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中广网沈阳7月2日消息(记者 徐志强)不久前,一件绘有盘锦红海滩、绿苇荡、丹顶鹤、黑嘴鸥景致和行草书相结合的称为《盘锦之歌》的精美景德镇瓷器问世。 据了解,这件景德镇瓷器是中国工艺美术大师、景德镇市陶瓷研究所所长赖德全主创绘制的。赖德全大师去年夏天应邀来盘锦访问,他参观了红海滩、绿苇荡、丹顶鹤、黑嘴鸥后惊叹不已,决意要把这天下奇观绘制到景德镇瓷器上,让世人共享。但在绘制过程中遇到大红色的跳眼、...
本报记者 艾已晴 景德镇报道 景德镇气候湿润,温润中透着凉意,尤其是江南5月,繁华盛开,泥土沾染上花香和晨露,摸在手上很黏,这样的土质尤其适合做瓷器。 景德镇瓷器玉润透明驰名欧洲几百年,据说最繁荣时,围绕瓷器产业有近200万人,可是现在的景德镇与中国其他城市并无太大区别,到处是推土机和飞扬的尘土,景德镇昔日荣光已不复存在,只是从街上一些瓷器店铺,可以看到景德镇昔日辉煌。 拐过几个街道,...
国际在线艺术收藏报道:江西省景德镇,隐藏着一支女警花瓷乐队。该队由景德镇市公安局16名女民警组成,演奏所用乐器均为青花瓷乐器,包括瓷瓯、瓷笛、瓷箫、瓷编钟、瓷管钟、瓷编磬、瓷二胡等。这些乐器是采用优质瓷土,按专业乐器手工精制而成。瓷乐器清澈透亮,音质纯正优美,音域音量适中,音准校定后不受气温影响,演奏起来清新悦耳,美妙动听,是景德镇瓷器“声如磬”的集中体现。
全文阅读 原文发表在《南方文物》2011年第3期,作者:彭明瀚 ■ 返回
随着近年来古瓷越来越高不可攀,藏界的目光渐渐转移到当代名家瓷器的身上,推动当代名家瓷器近年来价格稳步上涨。当中涨势最明显的当属景德镇瓷器,价格平均年涨幅达30%,一些名家作品的价格甚至一年上涨了300%。在“珠山八友”之后,九位目前在景德镇泰斗级的大师组成“昌南九老”,他们的单件作品虽然目前已经属上几万元级别,但相比古瓷价格仍然差距十万八千里,市场人士普遍认为后市还将继续补涨。 瓷器界厚古薄今 ...
10月14日,江西景德镇陶瓷商会副会长、景德镇珠山书画院副院长、江西省高级工艺美术师熊晓华向中国民族博物馆捐赠了个人作品《清趣》。作品为青花斗彩瓶,综合了釉下彩、雕刻、绘画等艺术表现形式,器形硕大,造型生动,瓷器画面描绘的是在静静的荷塘中,荷花争奇斗艳,小虾在其间尽情地悠游、嬉戏,寓意中国各民族的平等团结、其乐融融。中国民族博物馆馆长顾群(图左)向熊晓华(图右)颁发了捐赠证书。据了解,这是中国民族...
10月21日,观众在德国首都柏林的中国文化中心观看景德镇瓷器展。中国景德镇瓷器展于10月13日至29日在柏林举行,吸引了众多瓷器爱好者前来观展。新华社记者罗欢欢摄
图为建国瓷《猫趣》9月19日,在徐东古玩城举行的景德镇市工艺美术大师珍品专题竞卖会上,一件建国初期瓷器作品《猫趣》拍出105万的最高价。这是景德镇珍品瓷器首次批量登陆江城,共有69件陶瓷艺术珍品参与竞拍,流拍作品8件,总拍卖金额高达700万元。《猫趣》作者为我国首批景德镇陶瓷美术大师章鉴,以陶瓷肖像艺术闻名遐迩,作品开创了独特的陶瓷写真艺术风格。记者在现场看到,80万元的起拍价被几位竞拍者多次追加...
景德镇瓷器将绘上成都的民俗文化图案。昨日,应四川省花秋茶叶有限公司之邀来蓉的景德镇九段烧窑主、瓷器大师段镇民先生在宽窄巷子购买了几本成都民俗文化画册——以创新瓷器样式与图案而闻名的九段烧今后将会把成都的民俗图案绘制上去,借瓷器这一中国文化艺术品为载体,进一步将成都的民俗文化传播到世界各地。 景德镇的瓷器以往一直只继承传统,图案拘泥于花草风景,样式也鲜有创新。段镇民创立九段烧后,打破了这一陈规,创...
《欧洲过时“陶艺游戏”玩晕追风陶瓷艺术家》一文由博雅栏目推出后,在艺术陶瓷界引起了强烈的反响,可谓一石激起千层浪。正在参加在岭南会展览馆举办的“景德镇陶瓷大师精品展”的中国美术工艺大师吴锦华一见到笔者,就铿锵有力地说:“从景德镇走出来的我和饶晓晴的观点是完全对立的!我认为景德镇现在不是没有传统,而是他们在祖荫的庇护下,舒畅地吃着传统饭,懒...
元朝以来,不少出色的瓷器都在景德镇的御窑出产,当中包括“青花瓷”。如今拥有超高瓷器制作技术的景德镇,却出产了大量仿真度极高的假古瓷,扰乱了全球的瓷器市场。 路透社报道,中国古董艺术品巿场畅旺,赝品制造者和商人近年均插手利润富厚的假瓷器交易,而且日益全球化。分析指,由于收藏者对拍卖的古董真伪缺乏信心,将危害整个行业。 中国著名瓷器重镇景德镇东边的寂静山腰,一队陶工在守...
景德镇瓷器造型优美、品种繁多、装饰丰富、风格独特。瓷质“白如玉、明如镜、薄如纸、声如磬”,青花、玲珑、粉彩、颜色釉,合称景德镇四大传统名瓷。薄胎瓷人称神奇珍品,雕塑瓷为我国传统工艺美术品。景德镇陶瓷艺术是中国文化宝库中的重要财富。 景德镇瓷雕制作可以追溯到一千四百多个前,远在隋代就有“狮”、“象”、大兽的制作。当代的景德镇...
发掘出的古代水井。 碎瓷器。 唐宋时期的广州人逛市中心,可能相当于逛“水城”。记者7日从广州市考古研究所获悉,近期在中山四路大塘街一工地发掘的古河堤,证明明代以前的仓边路一带是珠江支流。据测算,河道最宽处可达70米,足以行驶大型船只。 “到了明代,这段河道就被填埋,逐渐发展成为生活区。”专家介绍,河道遗址上清理出11眼明清时期的水井,...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