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最近,新四军挺进纵队二、三支队司令部旧址抢救保护修缮工程正式启动。此前,省文物保护局公布了一批江苏抗战文物抢救保护项目,位于江都大桥镇“刘家大院”的新四军挺进纵队二、三支队司令部旧址上榜。 “刘家大院”建于清末民初,为刘厚之宅第,规模大、院落重、巷道深,有“一屋跨两街”之说。“刘家大院”由当时大桥最有名的“彭氏营造厂”建造,一改江淮地域“前院(园)后宅”的建筑格局,将花园建在宅后,暗寓“锦上添花...
长兴县新四军苏浙军区旧址群共计18处革命旧址,其中15处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零星分布于长兴煤山镇方圆80平方公里范围内的7个行政村,文保单位周边住户密集。 为加强对国保单位的管理,提高周边住户的文保意识,日前纪念馆为每一处国保单位统一制作安装了文保标识说明碑,均详细介绍了旧址的基本情况、抗战时期旧址的重要历史地位,同时将旧址的保护范围、建设控制地带以及联系电话和文物执法电话进行公布。在方便公...
9月9日,长兴县新四军苏浙军区纪念馆《浙西丰碑》主题陈列展、县国防教育主题公园开展开园仪式在新四军苏浙军区纪念馆、江南红村隆重举行。 为迎接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的到来,2014年9月,新四军苏浙军区纪念馆启动了自开馆以来的首次闭馆维修改陈工程,维修工程已经顺利结束并通过验收。展厅改陈是在1976年、1984年、2001年三次改陈基础上的再次提升。内容上充实了国防教育、党...
9月1日上午,为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长兴县煤山中学组织优秀学生代表50余人在新四军苏浙军区纪念馆开展了一场以“开学第一课——走进新四军苏浙军区纪念馆”为主题的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活动,这是纪念馆维修布展完成,重新对外开放后迎来的第一批观众。 纪念馆维修布展工程历时一年,再对纪念馆进行整体维修后并对展陈进行了改版设计。新改版的展陈是在1976年、1984年、200...
长兴新四军苏浙军区司令部旧址 “吱呀”一声,推开长兴县煤山镇仰峰村的沈家大院大门,历史的厚重感扑面而来。 70多年前,这里迎来一批身穿军装的特殊客人,他们的名字叫新四军。这批客人的到来,也给沈家大院留下了一个新的名字并传念至今——新四军苏浙军区司令部旧址。 这里拥有江南抗战时期保存最完整、规模最大的一处革命旧址群,被誉为“江南小延安”。 追忆烽火抗战事 跟随讲解员,缓步踏入三进的房屋,大...
为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近期启动整理并在官网上陆续公布了抗日战争时期《八路军新四军抗战档案》。 据了解,这批珍贵档案以时间为脉络,共分30集,系首次公布,不仅充分展现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中所发挥的中流砥柱作用,也披露了国共合作抗战时期一些鲜为人知的史实。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所藏八路军、新四军抗战档案,主要内容包括八路军、新四军向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
茅山新四军纪念馆地处国家5A级茅山景区内,该馆于1985年9月建成并对外开放,是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全国国防教育示范基地、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国家5A级景区。 纪念馆占地面积为16.3万平方米,分“纪念馆展览区”和“纪念碑瞻仰区”。“展览区”拥有“苏南新四军抗日斗争基本陈列”、“苏南新四军将帅陈列”、“新四军廉政建设史实展”、“茅山新四军英烈馆”、“新四军先遣支队暨韦岗战斗历史陈列”等1...
8月4日,德清县一处抗战遗迹——洛舍新四军标语抢救性保护工程顺利通过验收。该标语内容为“毛泽东领导抗战,新四军是老百姓的武装——特二中”。 抗日战争期间,以共产党为骨干的浙江省战时政治工作队进驻洛舍,1945年3月,新四军第2,第8两支队挺进洛舍,先后建立起中共武德县委会,中共洛舍区委会、洛舍区抗日民主政府,洛舍镇抗日民主政府等机构。为扩大宣传力度,当时曾在许多民宅墙上书写抗日标语。新四军标语朗...
6月25日-26日,长兴县年轻干部培训班的第一批学员们来到新四军苏浙军区纪念馆,他们统一身着新四军军服,在粟裕墓碑前庄严得献上花圈,随后开始了一系列红色体验:参观“红色历程”、重走“红军小道”、聆听“红色故事”、观看“红色电影”、学唱“红色歌曲”、推石磨、打草鞋、推独轮车、烧竹筒饭、模拟新四军抬担架运送伤病员…… 今年以来,长兴新四军苏浙军区纪念馆挖掘和利用红色资源优势,依托新四军苏浙军区革命旧...
抗战期间,战斗在日伪心脏地带的新四军苏浙军区享有“江南小延安”之称。记者从浙江省长兴县有关部门获悉,新四军苏浙军区纪念馆(一纵队司令部旧址)维修工程已经竣工,预计于今年抗战胜利纪念日前对外开放。 新四军苏浙军区纪念馆设于长兴县新槐村,是当时苏浙军区第一纵队司令部所在地,原系一处建于清末咸丰年间的民宅。整组建筑占地1276.69平方米,维修工程于2014年9月启动。 长兴县位于苏浙皖三省交界,地...
日前,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新四军苏浙军区一纵队司令部旧址维修工程顺利通过验收。 新四军苏浙军区旧址一纵队司令部旧址(纪念馆),始建于清末咸丰年间,系王氏大户民宅。砖木结构楼房,正屋设一门楼,为前堂后寝的传统格局,按中轴线及东西两路纵深两进排列,整组建筑坐北朝南,沿纵向中轴线方向依次分布为门楼、天井、前厅、天井、后楼(宣誓厅),占地面积1276.69平方米,总建筑面积约1446平方米。 旧址维修...
6月13日,是我国第十个文化遗产日。浙江省文物局联合钱江晚报组织杭州10组家庭在长兴县新四军苏浙军区革命旧址进行寻找抗战记忆亲子体验活动。 活动首先参观了“江南小延安”基本陈列展、“历史印迹”陈列展。随后,换上新四军服装,在新四军苏浙军区司令部旧址内,开展了由纪念馆专人指导,小朋友、家长参与的打草鞋、推石磨特色体验活动。最后徒步行至深山中进行竹筒饭烧制、扔“手榴弹”等趣味活动。整个活动丰富多彩、...
众所周知,新四军在中国革命史中具有不可磨灭的伟大历史贡献;众所周知,新四军是中国共产党坚守在国民党统治区的红色火种,同时,也是在白区建立的抗日战争根据地,并使日本侵略者尝到了新四军的苦头;众所周知,由于新四军根据地的不断扩大和巩固,蒋介石为了扼杀中国共产党在白色统治区的红色火种,制造了震惊中外的皖南事变血案;众所周知,以新四军为主要组成部分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在淮海战役中,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做出了巨...
江苏省抗战文物抢救保护工程立项项目近日公布。记者4月9日从扬州市文物局获悉,24个抢救保护项目中,扬州有三个,分别为:江都区大桥镇新四军挺进纵队二、三支队司令部旧址修缮工程、郭村镇新四军苏北指挥部旧址(江都县抗日救亡民主政府)修缮工程、宝应县《苏中报》报社旧址修缮保护工程。 1 江都区于氏姊妹楼 郭村保卫战、东进抗日历史见证 江都区郭村镇上有一座远近闻名的于氏花园,...
12日从武汉地铁集团获悉,我市第4条穿越长江的轨道交通8号线进入隧道施工阶段。为保护地面历史建筑,该隧道将采用单洞双线技术,这在我市地铁建设史上属首次。 在武昌团结路上的8号线一期工程建设工地,中铁十四局3标项目部越江盾构工区总工程师路开道介绍,单洞双线是指只需要一台盾构机,一次性将双侧地铁列车隧道打通。之前2号线越江采用的是双洞双线,需要2台盾构机分头从长江两岸打通隧道。 此次越江...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