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中国文化部和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共同主办的“2016第八届中国西部文化产业博览会”于9月9日西安曲江举办,陕西省博物馆协会牵头,西安碑林博物馆组织协调陕西省四家博物馆及相关单位参加。 此次博览会展示了陕西文博各类文化产品及文化衍生品,让更多富有文化品位、传承文明的文化产品走进老百姓,满足公众“把博物馆带回家”的愿望,推动博物馆相关领域新技术产品的开发,促进文化产业更快更好发展。
京津冀文化产业园区(企业)联盟(下简称联盟)于2日在北京成立。该联盟将推动三地间文创产业加强交流合作、资源和要素对接,并开拓文创园区、企业、项目之间的合作渠道,以服务京津冀协同发展。 当日,来自京津冀三地的多家文化产业园区及企业派代表参加了成立仪式,他们代表着这一地区起步最早、最有特色的园区资源。未来,联盟将联合区域内文化产业园区,通过开展行业培训、宣传推广、调查研究、高峰论坛、实地参访...
7月31日,甘肃省文化重点工程建设推进会暨文化产业调度会在天水市召开。省委常委、宣传部部长梁言顺出席会议并讲话,副省长夏红民主持会议并就贯彻会议精神作了安排部署。省委宣传部副部长、省新闻出版广电局局长管钰年,省文化厅副厅长周奉真,省新闻出版广电局副局长拜真忠,省文物局局长马玉萍分别就全省文化产业、“乡村舞台”、“文化集市”、“历史再现”等工程建设情况进行了通报。天水市、兰州市、平凉市相关领导分别围...
亚洲最大铁路综合枢纽——南京南站进站厅最醒目处,“南京设计廊”开张半个月,展销30多名南京新锐设计师的500多种文化创意文创产品,其热度不输炎炎烈日。徐州小伙李汶浩边逛店,边发朋友圈,感叹“这里好文气”。 南京文化家底之殷实,令国内多数城市难望其项背。依托雄厚的文化资源、科教资源、人才资源,南京发力建设全国重要文化创意中心,1.7万家小微文创企业拔节生长,12大文创功能区列阵出发……当创...
7月21日,京津冀文化产业项目对接会暨中小微文化企业投融资项目路演河北站活动在承德举行。20余家投融资机构的代表前来找寻合作商机,40余家京津冀文化企业前来观摩,还有百余名京津冀三地文化部门从事文化产业工作的同志参加了活动。 该活动由文化部、深圳证券交易所、北京市文化局、天津市文化广播影视局、河北省文化厅、承德市政府共同主办。活动分为项目推介和投融资项目路演两个环节。 在项目推...
第12届文博会实际成交额2032亿元又创新高,6家新的文创园区得到认定,《深圳经济特区全民阅读促进条例》正式实施、放映公益电影8200余场……回顾2016上半年,深圳文化产业发展呈现出比去年更蓬勃发展的势头。 文化创意产业平稳快速发展 今年一季度,深圳文化创意产业增加值高速增长,增速达18%,超过了近年来年均增速15%左右的数字。 上半年,深圳文化科技产业保持快速健康发展,其中腾...
7月21日,京津冀文化产业项目对接会暨中小微文化企业投融资项目路演•河北站活动正式开始。活动分为项目推介和投融资项目路演2个环节。 在项目推介环节中,文化部文化产业司吴江波司长首先对京津冀文化产业的协同发展进行了展望,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推广部陈峰副总监代表资本市场对京津冀三地文化企业表达了浓厚兴趣,京津冀三地的主管文化部门领导分别对京津冀文化产业协同发展发表了各自建议,京津冀三地还征集了60...
“‘十三五’时期是实现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的决定性阶段。我们要把创新作为引领文化产业发展的第一动力,推动文化产业跨越发展、再上台阶。”近日在北京举行的2016年全国文化产业工作会议上,文化部部长雒树刚说。 “十二五”时期,我国文化产业蓬勃发展、成效显著,在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等方面做出积极贡献。有数字显示,5年间,我国文化产业增加值从2010年的11052亿元增长到2...
我国文化产业园的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即物业型的1.0版本产业园、服务型的2.0版本产业园和功能型的3.0版本产业园。北京市西城区作为全国文化中心建设的核心承载区,在文化产业园建设和发展理念上始终走在前列。功能型的3.0版本园区,正是西城区探索文化产业园转型升级的大胆尝试。 有机融合是3.0版本文化产业园的基本特征。资源整合能力将成为新型文化产业园的核心价值,功能型文化产业园将由企业集聚的...
日前,由江西省文化厅、江西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编制的《江西省文化产业发展“十三五”规划》(以下简称《规划》)出台。《规划》提出,到2020年,江西省文化产业主营业务收入力争达到5000亿元,比2015年翻一番,年均增速达到15%以上。全省文化产业增加值实现1500亿元,占全省GDP比重达到5%以上,文化产业成为全省国民经济中引导带动力强的支柱性产业。 “十三五”期间,江西省将力争上市文化企...
7月7日,省委常委、宣传部部长田向利就加快文化产业发展工作到廊坊市调研。她强调,要全面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紧紧抓住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机遇,主动对接京津,借势借力助推我省文化产业又好又快发展,为建设经济强省、美丽河北作出新的更大贡献。(7月8日《河北日报》) 文化产业是经济社会发展到一定水平而产生的新兴的产业形态,是经济转型期引领新经济发展、提升地区和城市综合竞争力的...
近日,秀洲区文产协会以“走企业、访会员、摸实情”为主题,对加入协会尚未进行走访的会员企业和新引进的企业(项目)开展集中走访调研活动,全面掌握秀洲区文化产业发展现状,了解新引进文化企业(项目)的进展情况。 文产协会一行首先来到嘉兴龙羲文化传播有限公司,该公司成立于2015年8月,是一家致力于传统文化宣传、教育培训的文化传播企业,主要负责“易数堪舆”、“儒学文化”等项目师资认证招生培训。 ...
在济宁这片土地上,孕育出众多优秀的传统文化,目前,济宁全市已经拥有了文化产业经营单位近两万家,从业人员16余万人,2015年文化产业增加值超过160亿元,占GDP的比重突破4%,位居全省前列。在今年的深圳文博会上,济宁市又新签约文化项目20个,投资规模达169亿元。 昨日,在文化旅游强市建设大会上,一份关于济宁文化产业领域三年行动计划鼓舞了全市上下文化从业者的士气。从运河畔的歌谣到小土山...
自京津冀协同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之后,围绕三地疏解城市功能、疏通区域交通、优化产业布局及生态环境建设等议题备受关注。文化产业作为京津冀地区共同大力扶持和发展的战略产业,由于其高附加值、高融合性和资源低消耗的产业属性,故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和促进区域产业升级转型、产业延伸转移及项目合作对接等方面能够发挥举足轻重的作用。 京津冀地缘相接、文化一脉,历史渊源深厚,是中国文化资源丰富、文化底蕴...
党的十八大指出,“发展文化产业必须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推动文化产业跨越式发展,为推动科学发展提供重要支撑”。在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大背景下,京津冀三地应着眼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站在时代发展大局的高度,着力推进京津冀文化产业一体化发展。 文化产业互补互促。一是巧对接。着力京津冀“历史文化互补对接”“城乡文化对接”“文化生产线布局对接”,建造京津冀地区脉络缜密、清...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