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看到莫高窟,我想哭,鼻子发酸,眼泪含而不落。我不知道这究竟是为什么,但肯定被什么击中了。莫高窟之上,荒山如锥,粗砂覆顶,一眼眼洞窟似一张张排列无序的嘴巴,向着对面浩瀚戈壁,以及戈壁之上的深蓝天空,面不改色地询问和张望。临近河道是干涸经年,一股腐烂了的水停泊在最低的水沟里,像一瓢绿色鲜血。过桥,是一座陈年的门楼,正中高悬的蓝底牌匾,上书苍迈字迹,似乎一张沉默的脸,一个个游人仰面穿过,一粒粒阳光,从莫...
美国著名艺术收藏和展览机构盖蒂中心15日宣布,为期近4个月的“敦煌莫高窟:中国丝绸之路上的佛教艺术”展览将于明年5月在该中心举办。 据介绍,这一大型综合展览由盖蒂保护研究所、敦煌研究院、敦煌基金会和华美银行等联合举办,旨在通过莫高窟精美绝伦的壁画和雕塑艺术,向美国民众展现古代丝绸之路及其沿线各国贸易、宗教、艺术和文化的频繁交流。 敦煌研究院院长王旭东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从1989年...
这座九层高的寺庙(96 号洞窟)内存放着一座大约 33 米高的巨大唐代佛像 中国文物网7月16日编译报道:2016 年 5 月,盖蒂博物馆将向参观者介绍雄伟壮丽的敦煌莫高窟,这是一个可追溯到 4 世纪到 14 世纪的古代丝绸之路文化遗产。参观者可以探索来自这一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的多元化艺术和手工艺品的重要意义,了解其保护所面临的挑战。展览对将近 500 个目前仍保存完好的石窟寺庙中的三个进...
《纽约时报》Edward Wong 6月16日报道称,甘肃政府正规划将佛教艺术瑰宝莫高窟和一处观光乐园连起来,在中间建起假寺庙、民俗村和纪念品商店。学者担心项目将吸引更多游客到来,令本已不堪重负的洞窟面临崩溃。详细内容如下: 工作人员查看洞窟里的佛教壁画 千年艺术品近代遭遇多方威胁 李凌志(音译)站在98号窟阴凉的暗处,看着身穿蓝色工装的工作人员查看洞窟里的佛教壁画,这些在戈壁滩崖洞里的...
澳门金沙国际拍卖有限公司——张大千款敦煌莫高窟初唐大士立轴 张大千是二十世纪中国画坛最具传奇色彩的国画大师,无论是绘画、书法、篆刻、诗词都无所不通。早期专心研习古人书画,特别在山水画方面卓有成就。后旅居海外,画风工写结合,重彩、水墨融为一体,尤其是泼墨与泼彩,开创了新的艺术风格。 < 澳门金沙国际拍卖有限公司——张大千款敦煌莫高窟初唐大士立轴 记载,张大千先生在敦煌共临摹壁画27...
来自美国盖蒂保护的首席主管阿根纽先生 敦煌研究院樊锦诗院长 正在修复中的壁画 灌注泥浆 敦煌莫高窟迄今已有1600多年的历史。它南北长约1600米。已经开发的石窟共有492个。这492个洞窟中有大约45000平米的壁画群。 累计开放过的100多个洞窟和492个洞窟这个总数相比虽然已经不少了,但游客们有 机会看到的只是从各个朝代的石窟中挑选出的有代表意义的8到10个洞窟...
中国书画的传承是一个继承和发展的过程,在发展过程中有兴盛也有衰落,它是受每个历史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和人民对书画认识及对其不同表现的观念而影响的。中国书画艺术的继承发展和变革创新首先离不开对本民族传统书画的学习和研究,作为中国人只有我们很好的继承中国书画传统中最优秀东西,才能更好的去创新发展民族的书画艺术。为了更好的研究中国书画的传承,我们将研究敦煌莫高窟壁画飞天形象历史改变来探索中国书画传承...
现代剧中,离婚大多是不愉快的,有时候甚至要闹上法庭。可在唐朝,离婚却是浪漫而煽情的!看看离婚证书就知道了。 1900年,敦煌莫高窟出土一批唐代文献,里边保存着不少唐人的"放妻书"(离婚证书),基本内容如下: 盖说夫妻之缘,伉俪情深,恩深义重。论谈共被之因,幽怀合卺之欢。 凡为夫妻之因,前世三生结缘,始配今生夫妇。夫妻相对,恰似鸳鸯,双飞并膝,花颜共坐;两德之美,恩爱极重,二...
11 月12 日,浙江省杭州市,浙江大学文化遗产研究院科技考古中心在演示如何利用数字照相系统拍摄敦煌莫高窟的壁画。 近日,中国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古代石窟之一敦煌莫高窟,在浙江大学文化遗产研究院科技考古中心的努力下,采用数字技术成功实现仿真重建。
由国家文物局指导,中国古迹遗址保护协会等单位主办的首届(2013年度)“全国十佳文物保护工程”评选结果5日在京揭晓。曲阜孔庙建筑群、西藏扎什伦布寺、甘肃敦煌莫高窟等项目榜上有名。 获“全国十佳文物保护工程”的是:山西高平市二郎庙保护修缮工程、辽宁北镇庙古建筑群维修工程、上海市北京东路2号房屋修缮工程、福建泉州天后宫正殿维修工程、山东曲阜尼山孔庙建筑群维修工程、广东佛山祖庙修缮工程、西藏扎什...
经过敦煌研究院长达数十年的抢救性保护,集珍贵性和脆弱性于一身的世界文化遗产莫高窟的保护由“抢救”转入“预防”。这一“主动性”保护措施可实现对莫高窟遗产地气象、微环境、本体、载体、游客承载量等“无微不至”的监测。 敦煌研究院党委书记、常务副院长王旭东9日接受中新网记者采访时表示,预防性保护是在莫高窟收归国家保护管理70年经几代人不懈努力的基础上逐渐实现的。在今年敦煌研究院成立70周年之际,莫...
经过敦煌研究院长达数十年的抢救性保护,集珍贵性和脆弱性于一身的世界文化遗产莫高窟的保护由“抢救”转入“预防”。这一“主动性”保护措施可实现对莫高窟遗产地气象、微环境、本体、载体、游客承载量等“无微不至”的监测。 敦煌研究院党委书记、常务副院长王旭东9日接受中新网记者采访时表示,预防性保护是在莫高窟收归国家保护管理70年经几代人不懈努力的基础上逐渐实现的。在今年敦煌研究院成立70周年之际,莫高窟保...
8月21日,由敦煌研究院、兰州大学、国际生物腐蚀与生物降解学会(IBBS)、国家古代壁画与土遗址保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办,敦煌研究院保护研究所、兰州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承办的“文物的生物退化与防护国际学术研讨会”在敦煌莫高窟召开。来自美国、意大利、日本和中国大陆、香港及台湾地区的60余名专家参加研讨会。敦煌研究院党委书记、常务副院长王旭东,国际生物腐蚀(退化)与生物降解期刊副主编顾继东,兰州大学副校长...
莫高窟第254窟 南壁前部中层 降魔变 北魏 段文杰先生曾写过《敦煌壁画中的衣冠服饰》与《莫高窟唐代艺术中的服饰》两篇文章,对敦煌石窟中所出现的服饰做了一个总的概括,其中提到了佛教人物服饰。杨鸿先生《试论南北朝前期佛像服饰的主要变化》一文,对南北朝佛像衣着的变化进行了分析,但主要还是针对造像的衣纹、风格进行分析,具体到佛陀衣着的形制并没有非常具体的说明。阎文儒先生在写到关于云冈石窟的研究时...
记者9日从敦煌研究院获悉,敦煌莫高窟预约参观制自8月1日起已实行一周,预约参观游客量稳步提升。这标志着莫高窟预约系统管理运行通畅,使更多游客体验到预约参观莫高窟的新模式。 据统计,莫高窟单日预约的游客人数从8月1日的3016人提高到8月7日的4202人,其中8月6日预约的游客达5280人,为一周内最多。 敦煌研究院表示,由于莫高窟预约参观制实行伊始,很多游客对预约流程有个适应过程。莫高窟数字展...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