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故宫博物院29日公布该院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阶段成果。截至2015年年底,故宫博物院已先后上报6批普查数据,涉及陶瓷、文献、法书、绘画、织绣、工艺、铭刻、珍宝、古建藏品等诸多门类,共计文物170余万件、文物影像47万余张。 同时,故宫博物院结合工作和藏品实际情况,在第五次藏品清理的基础上,按照全国普查工作的时间节点,制定了2014—2016年度的“三年藏品清理计划”,并为此成立了专项领导小组...
老照片模糊、霉变等问题成为影像档案保护的难题。陕西师范大学历史文化遗产保护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主任李玉虎,带领课题组经过多年研究,在“感光影像档案修复保护关键技术研究”方面取得重大突破。日前,该项目通过国家档案局组织的鉴定,认为研究成果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照片、照相底片、电影胶片等以感光材料为科技内涵的影像档案,自问世170多年来,为全人类的历史记录、文化艺术展示、传播交流等做出巨大的贡献,形成了...
台北故宫博物院与北京故宫博物院合作策划的“百年回眸——故宫禁城及文物播迁影像特展”2月1日起将在台北故宫正馆展出。 台北故宫30日晚间发布的新闻稿介绍,透过借自北京故宫博物院与知名摄影家庄灵的400余幅历史影像,以及院藏相关史料旧照,观展者可一睹慈禧个人照、末代帝后溥仪和婉容等皇室人物生活照、宫殿建筑的恢宏景观、新旧社会的众生百态,以及清末新政的气象,并深入了解宫禁秘藏蜕变为博物院,又于抗战期间...
《国家记忆·兰州站》18日在甘肃兰州开展,展出美国国家档案馆馆藏的二战期间中美盟军在中缅印战场共同抗战的影像记录,记录中美友谊。 “国家记忆”影像是从1943年至1945年的缅北滇西战役期间,美国通信兵团164照相兵连在中缅印战区拍摄的数万张抗战照片中筛选而出的,内容涵盖战斗冲锋、训练集会、医疗救助、军事装备等战场景象,也涵盖市井民生、居家建设、工厂作业、田间劳动等生活场景。 总策展人晏欢18...
当今社会,摄影、摄像、电影、电视、数码影像、电脑排版印刷、计算机图形设计等新型影像技术正在传统的绘画形象世界之外又建立了一个更为庞大的形象世界。而这一世界也不断的侵入传统世界。说到影像对绘画的影响就不得不提德国画家格哈特·李希特(Gerhard Richter)。他那经典的照片绘画给看过的人们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象。他的画明确告诉大家:我画的就是照片。这是一种完全不同与以照片为参考的创作方式和创作理...
1952年12月的伦敦,有5天的时间人们都喘不过气来。毒雾笼罩着这个英国首都,太阳失色,城市瘫痪。据估计,60多年前的这场大雾至少夺走了4000伦敦人的生命,今天就让我们再回首,看看这场英国历史上最糟糕的空气污染灾害。 1952年12月5日清晨的伦敦,天空还是晴朗的。一场罕见的寒流已经席卷伦敦几周了,伦敦人一起床就开始不断的往壁炉里加煤来驱逐寒意。然而天有不测风云,一阵雾光开始笼罩大本钟、圣...
“中国国家画院大型美术文献系列影像纪录工程《岁月丹青》60集(上部)音像出版新闻发布会”于2015年12月2日上午十点在金龙潭大饭店举行。参加会议的有文化部外联局副局长陈发奋,文化部艺术司文化处副处长张百成,中国国家画院原院长刘勃舒,中国国家画院院长杨晓阳,中央电视台副台长、中国纪录片工作委员会会长高峰,中国国家画院常务副院长卢禹舜,中国国家画院张江舟副院长,中央新闻纪录电影制片厂(集团)文创中心...
11月7日,大型公益项目“佳能影像发现丝路之美”甘肃站影像展在甘肃省博物馆拉开帷幕。本次影展展示了我省丝路沿线丰厚的文化积淀,并以此让这些文化遗产更加鲜活地“走出去”。据了解,本次发现丝路之美项目成果画册将捐赠给甘肃省委宣传部、省文化厅、省旅游局以及省博物馆等机构,用于后续的文化保护性研究和传播。影展将持续至11月15日。
87岁的朱瑶宝老人独坐在老宅的门口(7月23日摄)。这座古宅传到他手中已是第五代。他曾和几兄弟一起住在这座大宅院里长大,如今兄弟们都已经搬出去居住。老人的一儿两女也都已在县城里安家。老人和老伴一直坚守着祖上传下来的老宅不肯搬出去住,但在拍摄这张照片的前几天,朱瑶宝的老伴离世,只剩老人独守空宅。老人担心,自己的儿女不放心他一个人住在空荡荡的古村里,会把他接到城里住,祖上传下来的宅子将成为一座空宅。 ...
由丽水市委、市政府主办的《丽水市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影像图片展 》开展仪式9月1日上午在市摄影博物馆举行,黄志平市长主持,王永康书记致辞并宣布开展。 丽水在抗战时期是中共浙江省委领导全省抗日救亡运动的中心,是红军挺进师与国民党当局成功举行抗日和谈结束三年南方游击战争之地,曾是浙江省的临时省会,也是曾被日军多次空袭和地面入侵之地。浙西南地区既是浙江抗战的大后方,也是烽...
记者从有关部门获悉,9月1日起,“英雄不老——浙西南抗日战争人物影像(文物史料)档案展”即将在市摄影博物馆一楼开展。展出时间为一个月,届时欢迎广大市民前往参观。 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70多年前,为了抵抗侵略、保卫家园,全国军民英勇抗战,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浙西南地区既是浙江抗战的大后方,也是烽火前线。如今,参加过当年抗战的老兵大多已经离世,留下来的老人也都已年过耄耋。本次展览共...
“我们希望借展览表达对逝去者的追思,并唤起对当下健在老兵的感恩与尊敬!”13日,《国家记忆——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中缅印战场影像展》在福建博物院展出,揭开了中美军民在中缅印战场携手抗击日军的共同记忆。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中缅印战场既是中国抗日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美英联合反抗日本法西斯战争的国际战场。本次展览从美国国家档案馆藏的中国抗战影像资料中,精心挑选出70幅照片,生动记录了美中两国军民...
开幕式现场 7月24日,由武汉美术馆和巴黎大象艺术共同主办的《Home–Nid–巢——跨国文化装置雕塑作品展》在武汉美术馆展出,此次四位参展艺术家分别是德国艺术家沃尔夫冈·斯蒂勒、法国艺术家佛雷德里克·雷塞佛、中国艺术家李洪波和留法青年摄影师田原。 武汉美术馆副馆长刘宇在开幕式上讲话 《巢》是一个跨国界、跨媒材、跨文化的展览,具有述事性、体验性特点。策展人刘婷,出生于武汉。华中师范大学...
罗勇将珍藏多年的2万多张侵华日军时期日军拍摄的战争影像向社会公布。 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之际,中国影像收藏家罗勇将珍藏多年的2万多张侵华日军时期日军拍摄的战争影像向社 会公布。这些资料反映了从十九世纪初日本在东北移民开始起,到1937年“七七事变”、至1945年8月15日日本投降期间,侵华日军的战事、军官的生 活、社交活动等影像、画册资料,很多都是罕见的孤本。这些曾经是日军侵华炫耀...
loana-Maria Mischie正为土楼居民拍摄影日常生活。曾雍维摄 “土楼是个神奇的地方,保留着很多中国古老的生活方式,我们将通过影像的形式再现土楼的历史与现状。”在结束了为期4天的南靖土楼拍摄之旅后,来自罗马尼亚的loana-MariaMischie,表达了对闽南传统建筑艺术的惊叹。 16日,2015年“看中国·外国青年影像计划(厦门行)”走进南靖土楼,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文化国际传播研...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