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5月14日,2016年佛山市文化遗产保护宣传月正式启动。从启动当日至6月11日“文化遗产日”,佛山五区将举办文博讲座、展览、非遗展演等42场活动,让市民共享文化遗产保护的成果。 本次活动紧扣热点,邀请专家为佛山市民解密江西海昏侯墓的发掘过程。今年适逢陶艺大家刘传诞辰100周年,佛山借此特别举办“百年刘传”陶艺珍品回顾展、纪念刘传诞辰100周年研讨会等纪念活动。与往年相比,今年的佛山文化遗...
昨日,我市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正式通过专家组审核验收,综合得分94.61分(总分95分),位居全省前列,在普查的3万余件文物中,珍贵文物数量居全省第二位。 自2013年8月部署启动普查工作以来,我市第一次可移动文物普查历时两年多时间,至今年4月底,全市共普查、登录、上报玉器、陶器、铜器等27类30160件套,珍贵文物数量居全省第二位。其中,佛山市博物馆书法、绘画收藏数量较多,从宋元到...
彩灯,佛山民间称作灯色。扎作,是以人物、动植物、亭台楼阁等为对象进行立体造型制作,佛山民间艺术研究社设计制作的灯色是中国传统灯色艺术的一支主要流派,具有江南彩灯精巧秀丽的特色,传统上称“佛山灯色”,明清时期的史志早有详细记载。 佛山灯色扎作主要以竹篾、铁线等材料手工扎作成型后粘贴上各色丝绸布料、花边、彩穗,配衬上佛山特有的“佛山剪纸”图案,或在丝绸上绘画各种图案而成。佛山灯色扎作艺术在传统基...
3月2日,佛山市住建局发布了《关于首批13个特色古村落活化升级考评验收的通报》,对百村升级行动做出阶段性的总结。记者了解到,自2014年11月佛山吹响百村升级行动的号角至今,佛山市首批古村落的活化升级已初见成效,共有13个特色古村落完成活化升级工作,而第二批17个古村落活化升级工作已全面启动。 长岐古村将进行旅游开发 经统计,首批13个古村落2015年计划完成项目212个,计划投资38907万...
石湾窑的发展、繁荣阶段 元代承传宋制,石湾窑仍以生产日用品为主,釉色较单纯。从出土与传世器物看,釉色仅见青釉、黑釉、酱黄釉及窑变釉,窑变釉数量极少,可能是仿钧釉的萌芽阶段⑹。明清时期,石湾窑进入了空前繁荣的发展阶段,表现在: 1. 窑灶的革新,为石湾窑产量和质量的提高提供了技术保证。 明代承袭宋元的龙窑,但在窑的结构、装窑和煅烧等方面进行了探索改革。明正德年间(1506-1522年)...
广东省佛山市,祖庙博物馆是一座集明清古建筑艺术和佛山传统文化的民俗类博物馆,馆藏文物以道教及佛山地方民俗文物为主。佛山市祖庙博物馆是广东十个文明旅游景区示范点之一,每年吸引一百多万的海内外游客前来参观。然而,在佛山市祖庙博物馆里,不少游客往铜像身上、手臂上掷币,面值从一角到十元不等的人民币,有些还被卷成小圆筒,多尊用玻璃罩起来的铜像四周被游客抛撒下去的钱币仍然堆积成山,其中以面值一元的居多。 ...
南风古灶五百年来窑火不绝程景伟摄 游客体验陶艺程景伟摄 2015广东国际旅游文化节将于10月31日至11月1日在佛山市举行,佛山市旅游局副局长谢建华日前向到访的媒体采风团透露,佛山武术将集体申请纳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记者随团走访了佛山祖庙、岭南天地、南风古灶、松塘古村等多个知名景区景点,领略了佛山武术、狮艺、陶艺、粤曲、明清建筑物等颇具岭南特色文化的魅力,以及佛山作为中国制...
热闹非凡的千佛山“九九”重阳山会16日就要启幕啦!本届山会有杂技表演、戏曲专场,民俗手工艺展示、农副产品、工艺百货、名优小吃售卖等精彩版块,不容错过。 传统特色 千佛山风景秀丽,是济南三大名胜之一及佛教圣地。深秋季节,满山红叶流丹,黄花撒金,松柏泄翠,景色宜人,游客在山顶的“赏菊阁”可以欣赏著名景观“佛山赏菊”。过去,每年“九九”重阳节,便有大批文人骚客,携茱萸酒,拎菊花糕来登山赏菊。后来,千...
前日,佛山10大精彩传统村落评选活动之走读传统村落活动走进高明,探访荷城阮埇村、榴村陆家和明城深水村。30多名市民观察员和市民代表在村民讲解带领下,在村落保护、研究和开发上展开探讨和交流。 走访村落 在三百岁古榕下话家常 “村名叫‘阮埇’,是因为村里的地形就像乐器‘阮’吗?”“有这么一层意思,因为阮埇四面环水”。——当日上午,阮埇村七旬村民区汝彬带领走访团参观,参与探访的市民纷纷询问起阮埇村...
广东佛山警察历史博物馆9月1日开馆,建筑面积980平方米,展出2000多件历史物品以及大量的珍贵图片、历史文献,包括清末灭火铜枪、“百年水车”等镇馆级实物藏品。 该馆是由佛山市警察协会建设的公益性展览馆,主要分为序厅、解放前警政、解放后公安工作、改革开放后公安工作、警用物品等展区。进入馆内,民众首先见到的是博物馆的主题浮雕造型,浮雕宽8米、高2.8米。在展厅内,模特身上不同时期、不同颜色的警服,...
金佛山喀斯特景观。(南川宣传部供图) 6月24日,记者从南川区“金佛山喀斯特世界自然遗产一周年”座谈会上获悉,今年5月下旬,新西兰核子研究所与美国普度大学在金佛山喀斯特洞穴联合探测出距今570万年的卵砾石层,据初步推算,该石层约形成于中新纪,石层所在的高海拔洞穴系统是目前我国乃至亚洲地区具有实际测年结果的最古老洞穴。 据了解,该洞穴长12公里,高10-40米,对研究长江三峡地区地貌演化乃至中国...
佛山禅城莲升片区汾宁古道近半古建筑4月底被不法拆除事件引发社会关注。昨日下午,禅城区政府召开新闻发布会通报事件处理情况。根据通报,擅自拆除的开发商被处以480万元违约金处罚,并责成复建方案审批通过后2年内完成复建。(5月30日《广州日报》) 世上无难事,最怕有心人。此话一点都不假,似乎到哪都通用,特别是近期各地屡曝文物建筑被毁事件,让民众的心揪得很疼,但又感觉气不打一处来,为何?无论是北京...
佛山博物馆日,五区博物馆举办了诸多文博藏品展示以及现代艺术展,小编从中整理了部分文博展览,供藏友、市民前往欣赏。 三水博物馆:老收音机展览 从5月18日开始,由广东省流动博物馆、三水博物馆主办的“中国收音机博物馆藏品展”在三水博物馆开展。60台老旧收音机让市民感受收音机的历史文化,展览持续到8月25日,观众可以免费入场观看。 收音机的诞生已近百年,它曾是人们获取资讯的重要工具,...
2015年5月9日,从高空俯瞰整条汾宁路,除了首尾两端留了几栋房子外,汾宁路中心两侧古建筑已全部成为废墟。 上周五,《南方都市报》报道了莲升片区汾宁古道近半古建筑坍塌的消息,这条在旧城改造中停工多时的禅城老街再次成为焦点。当天下午,禅城区召开通气会正式回应此事,称暂未统计有多少古建坍塌,暴雨或是坍塌原因,是否涉及开发商“人为拆除”仍要调查。 回应:房子年久失修,改造仅修缮门面 从记者的航拍照...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