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昨(19)日,记者跟随西南博物馆联盟一行来到重庆巫山县,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与巫山博物馆签订协议,巫山博物馆正式成为三峡博物馆的第一个分馆。作为重庆打造的“五大博物馆群”中历史博物馆群的龙头,三峡博物馆在探索总分馆模式上迈出了第一步。 据了解,根据相关规划,重庆要打造历史、抗战、革命、工业、自然“五大博物馆群”,其中,历史博物馆群是以三峡博物馆为龙头,以巴渝文化、长江三峡文化特色博物馆为支撑。 ...
9月29日,在三峡博物馆,观众正在欣赏“嘉陵江上——馆藏抗战时期美术作品展”。记者熊明摄 抗战时期的重庆,是中国美术的中心,在这里,一批中国现代美术史上辉煌的名篇巨制诞生,一批影响着美术发展方向的艺术大师出现了。今日,“嘉陵江上——馆藏抗战时期美术作品展”在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开展,其中徐悲鸿、张大千、傅抱石等大师真迹都尽数亮相。 此次展览共精选馆藏的91件(套)抗战时期美术作品。其中,...
为进一步丰富昌吉州各民族群众的节日文化生活,了解我国悠久的鼻烟壶文化,昌吉州博物馆和重庆三峡博物馆联合主办的“掌中珍玩——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藏鼻烟壶展”将于“国庆节”在昌吉州博物馆开展。 鼻烟壶是盛鼻烟的容器,小可手握,便于携带。其造型独特、种类繁多,材质上乘、精美细致的制作工艺受到上至皇亲国戚、下至平民百姓的钟爱。 此次昌吉州博物馆“掌中珍玩——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藏鼻烟壶展”共展出204件造...
8月21日,重庆市档案局(馆)、南京市档案局(馆)联合举办的“血与火浇铸的胜利——重庆南京抗战记忆展”在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开幕,展期为15天。 展览共展出297幅重庆和南京抗战的珍贵照片,其中“南京大屠杀”案市民请求救助和赔偿的呈文原稿、日军轰炸重庆绘制的地图、日军轰炸重庆私立巴蜀中学礼堂等10幅照片首次面世。展览分为南京保卫与国民政府西迁重庆、“南京大屠杀”与“重庆大轰炸”、团结御侮与共赴国难...
为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举办的《巴蜀的怒吼》文物资料展览,于昨天开幕。从现在到12月底,市民可以在三峡博物馆三楼,完整的追溯从1931年到1945年,重庆人民14年来的抗战记忆,以及对抗战作出的巨大贡献。 此次展览内容分为7个单元,以重庆三峡博物馆馆藏历史图片和文物作为基础,展出抗战历史照片320张,抗战文物300件。展览按照历史脉络的演进逻辑,从1931年的“民族危难救亡...
昨日,三峡博物馆,市民参观德化窑瓷器。 记者 邹飞 摄 商报记者 杜瑜 昨日,“千年不息德化窑:‘中国白’陶瓷及其艺术传承展”在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开幕,80件古今不同历史时期的德化窑精品佳作集中展示,展期截止10月9日。 德化制瓷可上溯到新石器时代,至今已有4000多年历史。相对于景德镇御窑,德化窑是民窑的代表,所产瓷器以“白”见长,尤其是明代白瓷独树一帜,不仅推动德化白瓷达到鼎盛,还成就了...
昨日,是我国第十个中国文化遗产日,国家文物局、重庆市人民政府主办,市文化委、市文物局、大足区人民政府、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承办的第十个中国文化遗产日主场城市活动也相继举行。作为承办方之一的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将举办“十二五全国文物保护成果”等系列展览、“2015年白鹤梁·内水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国际学术研讨会”、“国家文物保护装备产业基地(重庆)揭牌签约”、“博物馆之夜”等文化盛宴。
4月15日,三峡博物馆二楼临展厅,市民正在观赏画作。苏思摄 “快看,画中有两只若隐若现的孔雀!”市民赵鑫拿出手机对着油画《胭脂林》按下了手机快门。4月15日,“异彩三峡•魅力重庆”石齐画展暨新中国画画家重庆联展在三峡博物馆开展。 石齐是谁?提到石齐,很多重庆观众可能不熟悉。他是福建人,1976年成为北京画院专业画家,也是中国石齐艺术研究会会长。由于长期在北方生活、创作,形成了其独具...
3月24日,三峡博物馆,市民在观看欧洲肖像油画。邹飞摄 在重庆也能欣赏路易十五肖像画。昨日,《欧洲绘画三百年—16世纪至18世纪欧洲油画展》在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开展,法国国王路易十五肖像画等61件套来自意大利都灵萨包达美术馆的馆藏欧洲经典油画,首次来到重庆,展览将持续到6月21日,市民可免费参观。 看路易十五“指点”江山 据介绍,此次来重庆展览的61件套油画,题材涉及宗教、...
你家中珍藏有抗战时期的名家书画或文物吗?3月17日,记者从三峡博物馆获悉,三峡博物馆内的重庆市文物商店即日起面向公众征集抗战时期社会流散文物,被相中的“宝贝”有望参加相关抗战专题系列展览。 据介绍,今年是抗战胜利70周年,借此契机,重庆市文物商店发起了本次公开征集抗战文物活动。所征集文物包括抗战时期的各类实物,如抗战时期名人的书画、信札、手稿、照片,反映日军罪行的各类实物资料,抗战胜利纪念品、奖...
记者熊明摄影报道 2月8日,在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游客正在工作人员的指导下,使用手机享受语音导览服务。据了解,近日,三峡博物馆百兆宽带无线网络建成,各展厅及公共区域实现WiFi全覆盖,观众可通过扫描微信二维码,在现场参观时享受展览语音导览服务,随看随听,全面了解三峡博物馆最新展览资讯、重要藏品的图片文字及视频赏析,不受传统讲解的限制。该微智能导览系统的投用,有效地提升了公共服务能力。
塑衣式彩绘男俑熊明摄 你见过“mini(迷你)版”的兵马俑吗?知道冷兵器时代的新式武器长啥样,汉代的赌博游戏怎么玩吗?2月4日,“汉景帝的地下王国—陕西汉阳陵文物特展”在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开展,精选自陕西汉阳陵博物馆的120件(套)馆藏文物尽数亮相,包括各式出土人物陶俑、生活器具、车马器具、兵器等,为山城市民揭开2000多年前汉朝风貌的神秘“面纱”。 据悉,展览将持续至5月31日,...
近日,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携手巴黎中国文化中心主办的《自然的吟唱——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馆藏花鸟画精品展》,在位于法国塞纳河畔的巴黎中国文化中心开展。 据悉,作为国家一级博物馆,三峡博物馆拥有书画藏品1万余件,此次展览特别精选其中明清至近现代时期的花鸟画精品64件(套),展示了中国花鸟画之发展脉络。展出文宝中,传奇国画大师张大千的花卉真迹《工笔照殿红》,运用精笔工细、赋彩妍丽的画法,将重彩、水...
1月24,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无线网络建设项目经过综合调试,公共区域已实现WIFI全覆盖,观众在“城市客厅”欣赏展览的同时,不再受传统讲解的限制,也不再担心会花费手机流量,直接通过手机、IPAD、上网本等终端获得博物馆最新展览资讯、重要藏品的图片文字及视频赏析、重要讲座、文化产品展销会、社交活动等基本信息,这标志着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的公众服务人性化更加凸显,数字化博物馆建设已迈上新的台阶。
日前,英国驻重庆总领事馆与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项目合作座谈会在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会议室召开。 座谈会上,双方在陈列展览、人员培训、创意文化产品开发等方面达成了共识和初步合作的意向。总领事馆官员陈方夙介绍了英国驻重庆总领事馆关于创意产业、对英投资和大英博物馆、自然博物馆和威尔士博物馆的情况,并希望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加强与英国博物馆和相关企业在博物馆规划、展览设计、文博设施设备、人员培训等方面的...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