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李继辉摄 昨日,一件红色华服入藏首都博物馆,这不仅是该馆收藏的首件现代成衣,而且这件轻薄衣服的织法——缂丝制造技艺已经被列入第四批世界“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名录”。 以雍容典雅的牡丹为底,一只蓝色羽毛的孔雀点缀其间,整件衣服显得雍容华贵。这件衣服使用了目前世界仅存7种缂丝技艺,缂丝技艺始于宋元,一直是皇家御用织物之一,常用以织造帝后服饰、御容像等。因织造过程极其细...
织娘正在制作世博会元首夫人所穿旗袍的缂丝面料 现在距离上海世博会不到半年时间,在这个举世瞩目的盛会上,大部分国家元首将齐聚上海。这两天,除了上海紧锣密鼓地筹备大会外,在苏州新区东渚镇一个不起眼的工厂里,十多名织娘也在加班加点地工作,她们必须在明年3月之前赶制出60套缂丝面料,以便主办方制作成旗袍,作为赠送各国元首夫人的礼物。 小镇东渚传承千年缂丝技艺 东渚位于苏州城西15公里处,现有人口3....
有“织中之圣”和“一寸缂丝一寸金”美誉的54件(套)中国古代缂丝刺绣精品,近日在辽宁省博物馆展出。这批80年前日本人想以100万大洋买走的民族瑰宝,是在张学良、宋美龄等人的帮助下才逃过劫难,最终成为辽宁省博物馆藏品的。据专业人士介绍,此次展览是辽宁省博物馆近60年来第二次将缂丝刺绣精品请出库房。展览呈现3大看点:一是国宝级展品众多,包括北宋《紫鸾鹊谱...
织绣之宝 沈子蕃缂丝《梅鹊图》 沈子蕃缂丝《梅鹊图》轴为故宫织绣的代表作品。图轴纵104cm,宽36cm.中国古代缂丝被认为是丝织工艺中最为高贵的品种,古人以“一寸缂丝一寸金”言缂丝作品之珍贵。缂丝之高贵,首先因其耗费工时巨大,以万缕千丝成其工巧,“如妇人一衣,终岁方成”。其次,缂技易学难精,虽摹缂书画,并非简单的照葫芦画瓢,而需要纯熟的工艺技巧和...
缂丝属于织绣工艺的一类,是一种艺术性很强的丝织品,亦称之为“刻丝”。历史上,缂丝是用来制作皇帝龙袍、复制名贵书画或宫廷专用装饰艺术品,它素以制作精美、浑朴高雅、艳中且秀的特点而被誉为织中圣品,即所谓的“一寸缂丝一寸金”。 具有很高观赏性 缂丝艺术起源于隋唐,成熟于宋元,盛行于明清,尤其是在清雍乾期间,社会政治比较稳定,经济文化繁荣昌盛。当然,...
品名:缂丝唐卡 尺寸:66×70cm RMB: 60000元 介绍: 唐卡是西藏的卷轴画。据载,西藏在七、八世纪时就开始绘制唐卡,这种做法源于印度。绝大多数唐卡表现的是藏传佛教的主题。对于藏传佛教修行者而言,唐卡为修行所必不可少,供养礼拜唐卡可获积聚福报和功德,同时通过观看唐卡而能够成功的观想佛本尊像。 缂丝唐卡自古就有着一股与众不同的灵气,丝线的光泽,绚丽的丝线色彩和虔诚的...
香港佳士得2008春季拍卖将于5月22日至29日在香港会议展览中心举行。昨天,佳士得在北京索菲特大酒店举办预展,其中乾隆年间的御制缂丝《三星图颂》画轴广受关注,其精致的画、绣、缂丝技术令人叹为观止。据了解,该画轴估价为2500万港元。 昨天,佳士得在京举办发布会及精品预展,新设的中国总裁齐红儿出席了发布会。齐红儿介绍,这次北京预展为期两天,精选了229件精美拍品,预展将于27日、28日移师上海。...
记得上世纪90年代,国内艺术品市场上缂丝作品很少亮相,偶有露面价格一般。1995年北京翰海春季拍卖会上,曾推出过一件巨幅缂丝作品———《群仙祝寿图》,属清中期的,尺幅179×93cm,估价仅4.2万-5万元,当时,这幅作品并未引起人们的关注,只以3.5万元成交。 步入21世纪后,缂丝的价值开始被人们认识。2001年中贸圣佳从海外觅到一件缂丝姜晟书《乾隆御制八徵耄念之宝记》,该作品曾被编...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