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图为西医解剖学传入中国后,清宫收藏的人体解剖模型。 图为清代宫廷所藏显微镜。 图为末代皇帝溥仪和皇后婉容骑过的英国三枪牌自行车。 故宫博物院副院长宋纪蓉介绍说,康熙皇帝热衷天文和数学知识,还请比利时传教士南怀仁担任科学老师,开启了清代中西科技交流盛事,目前展出的110多件文物涵盖天文仪器、数学用具、度量衡、医学用具、武备器械、钟表、生活用具等七大部分,展现了近代中西交流在科技方面的...
11月28日,《许伯夷和他的世界》展览在山东博物馆开展。 这一展览由山东省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山东省文化厅、山东省文物局主办,山东博物馆、台湾伯夷艺术馆、昆山科技大学承办。全国政协常务委员、民革中央副主席郑建邦,山东省政协副主席孙继业出席开幕式。省委宣传部、省台办、省文化厅、省文物局、伯夷艺术馆有关领导和专家学者参加开幕式。此次展览将持续至2016年2月29日。 许伯夷是台湾著名企业家、慈...
展品:铜镀金象驮四面表 据山东博物馆官微消息,《皇帝眼中的西洋科技》展将于12月1日在山东博物馆开幕,此次展览将展出故宫博物院所收藏的清宫各类西洋科学仪器,其中包括天文、数学、度量衡、医学、武备、钟表、生活用品等八个方面120余件文物,通过天文仪器、数学用具、度量衡、医学用具、武备器械、生活用具、钟表、科技相关绘画与书籍八大部分让大家更加直观的了解清代宫廷科技发展的水平。展览自12月1日起将持续...
走进山东博物馆竹简普查现场,像是走进了一个现代化的实验室。普查员正在为竹简拆封,从试管中小心翼翼地取出,然后放在蒸馏水中仔细地进行清理。这一场景是竹简普查的第一步,拆封。 正在普查的这批竹简是山东博物馆收藏的一批1972年发掘出土的山东临沂银雀山西汉墓竹简。“竹简出土后大部分都已断裂,每段残简都存放于配置有五氯酚钠和蒸馏水混合溶液的玻璃管中,管口用橡皮塞塞紧并用蜡密封。”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古文献...
罗振玉旧藏甲骨 普查登记现场 关于国内的甲骨收藏,已故甲骨文泰斗胡厚宣先生说:“当以北京图书馆为最,计三万余片,多为刘体智旧藏,刘氏则得自罗振玉及孟定生。故宫博物院次之,得自明义士等。明氏所藏,即《殷墟卜辞后编》原物,有两万余片。再下来,就属山东博物馆了。” 殷墟甲骨是山东博物馆的重要典藏之一,收藏数量达1.05万片,也是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的重点。山东博物馆以普查为契机,将全部甲骨...
8月22日,“甲午战争主题展”在山东博物馆开展。展览内容分为中国构筑近代海防、甲午战争爆发、黄海海战、鏖战辽东半岛、决战山东半岛和民族屈辱与探索救亡六部分,共展出历史图片300余张,珍贵文物200余件,真实还原了120年前的甲午战争历史,突出纪念在战争中壮烈殉国的民族英雄,弘扬甲午英烈舍生取义的崇高气节和中华民族英勇不屈、自强不息的伟大精神。展览由山东省文物局主办,山东博物馆、威海刘公岛管理委员会...
8月8日,由山东省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山东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山东省文物局主办,山东省文物保护与收藏协会、山东博物馆承办的“赤子心·故乡情——姜一涵书画作品捐赠暨姜一涵书画艺术展开幕仪式”在山东博物馆举行。 姜一涵先生是山东籍台湾著名学者、书画家,1926年出生于山东昌邑,1953年毕业于台湾师大中文系,曾被聘为香港珠海书院、东海大学、金门大学、山东大学客座教授。姜一涵先生的书画作品...
记者从山东博物馆获悉,为隆重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全面展现山东抗日战争的光辉历程,铭记山东人民艰苦卓绝的抗战历史,缅怀抗日英烈,彰显山东抗战在中国抗战历程中的重要地位和特色,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山东抗日战争主题展》已于2015年7月7日正式开展。 据了解,展览位于山东博物馆一楼四号、五号展厅,展览面积2000平方米,展线长度320米,展出历史...
台湾同胞捐赠抗战文物仪式18日上午在山东博物馆举行,台湾伯夷艺术馆馆长许伯夷和台湾山东日照同乡会理事长贺郁芬捐出有关抗战的图书、影印资料和地图等珍贵文物112件。 贺郁芬的父亲为民国时期“华北船王”贺仁庵,1937年8月日军集结在青岛外海,封锁了青岛外海所有的航道,他毅然将7艘商轮凿沉,堵塞胶州湾航道阻止日军进犯。贺郁芬此次捐赠了父亲贺仁庵1936至1937年所用《上海至青岛高角航海图》、...
今年5月18日是第39个“国际博物馆日”,今年的主题是“博物馆致力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作为传承齐鲁文明的重要阵地,山东博物馆将推出多项展览和公益活动,搭建起博物馆与公众沟通互动的平台,当好文化遗产的守护者和传播者。 在国际博物馆日当天,《“齐鲁瑰宝”精品陈列展》将开展,展出齐鲁大地上25家博物馆的镇馆之宝,涵盖陶器、甲骨、青铜、瓷器、玉器、金银器、书画、造像等多门类的上下几千年的齐鲁文物...
观众看展 日前,山东博物馆、内蒙古博物院共同主办《太阳契丹——大辽文明展》,据了解,本次展出从政治、军事、经济、文化、宗教等角度全面而立体的展示了大辽文明的盛况,展出了大量古代辽国的珍贵文物,包含马具马饰、金银器、陶瓷器、玻璃器、水晶、服装、饰品等,共计110余组、320余件,其中一级文物59件(组),包括列入“20世纪中国考古重大发现”的“辽陈国公主墓”,1992、2003年度分别入选“...
观众正在欣赏展出吴昌硕绘画作品。 吴昌硕艺术展吸引了大量的观众。王倩摄 一名观众正在欣赏展览。王倩摄 展出的吴昌硕绘画作品吸引了观众驻足。王倩摄 4月12日,“走进山东•中国书画大师精品系列展览”—《吴昌硕艺术展》在山东博物馆开幕。 本次展览是吴昌硕作品首次在山东大规模、全系列亮相,共展出吴昌硕先生的115组、共计137件珍贵作品,涵盖吴昌硕各个时期的书法、绘画及...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