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记者从山西省汾阳市文物旅游局获悉,我国现存最高的古砖塔“汾阳文峰塔”向东倾斜1.82米。目前,国家文物局已对文峰塔抢险加固工程立项,抢险加固方案正在审批中。 汾阳文峰塔建于明末清初,坐落在汾阳城东2公里处的“文湖广场”,塔高84.93米,是我国现存最高的古砖塔。 汾阳市文物旅游局局长李世立介绍说,1923年,汾阳市发生地震,文峰塔十一层之上的塔体半壁坍落。直到2000年,汾阳市对其进行了整体维...
2014年初,在河北磁县磁州镇西来村西北溢泉北路施工现场取土过程中发现一座宋代砖室墓葬,经考古发掘及相关考证确定该墓主人为北宋大将韩令坤。其中在甬道东壁发现一组精美壁画,长2.1米、高1.8米,共有男性人物七位,均为站立姿势,面朝南。壁画中的人物面部较为饱满、红润,均有胡须,表情较为严肃,手指较为纤细,着红色幞头、腰着白带、手持礼器。整幅画面格局新颖、线条流畅,是磁县难得一见的北宋初期墓葬壁画。 ...
2015 年12月23日,河北省文物局组织专家对张家口市桥西区明长城大境门段城台及东侧部分长城墙体加固保护工程进行省级技术验收。 验收组通过对现场进行考察,听取业主单位、设计单位、施工单位、监理单位汇报,查看竣工资料,一致认为,该工程能够遵守文物保护原则,符合设计方案要求,工程较规范,管理较到位,工程资料较齐全, 达到本次加固保护工程目的,原则同意通过省级技术验收。 大境门段长城位于河北省张家...
为全面加强和改善文物古建筑消防安全状况,12月1日下午,太原市消防支队阳曲大队、太原市设计院、青龙古镇管委会等人员联合组成检查组,深入辖区文物古建筑单位青龙镇进行了消防安全大检查。 检查中,检查组通过听取汇报、现场抽查的方式,详细检查了文物古建筑单位值班人员是否在岗在位、消防设施及器材是否完好、消防应急预案是否建立等情况。 通过检查发现,各文物古建筑单位消防安全总体状况良好,但仍有部分单位存在...
近日,西域都护府故地轮台县群巴克镇拉依苏烽火台前随处可见文物保护专家和工人们忙碌的身影。今年9月底,获国家文物局批准投资1040万元的长城资源保护项目之一的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境内33处烽火台遗址保护加固工程正式开工。 烽火台遗址保护加固工程监理施晓强说:“巴州现存的烽火台遗址是中国长城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些烽火台由于地处戈壁沙漠,年久失修,受自然侵蚀、人为破坏等原因多数已经坍塌破损,有的甚至面...
10月中旬,新疆吐鲁番市烽燧维修加固项目全面开工。此次计划加固维修42处遗址,烽燧36处、戍堡5处、驿站1处。主要对烽燧本体进行抢修加固,对无标志牌和围栏的遗址进行增设,采用表面防风化、悬空和坍塌区加固、裂隙加固等方式,本着修旧如旧,不改变原貌的原则,对本体出现病害部位进行处理,裂隙灌浆、空洞填补所用材料颜色,均与烽燧本体颜色保持一致,坍塌部位加固全用土坯砌补。 此次大规模的烽燧保护加固项目在吐...
昨天,记者从海盐县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获悉,海盐县将对抗战文物秦山葛山碉堡实施基础加固保护措施。 据了解,该碉堡所处的葛山因附近采石场早期的过度开采,大部分山体现已消失,碉堡西侧入口处基础部分的岩石也已缺失,造成约五分之一的堡体呈悬空状态,累及碉堡结构安全。 为防止堡体下残存的山体裸露岩石因进一步自然风化脱落,导致碉堡坍塌损毁,海盐县督促碉堡所在地文物管理机构,按照《文物法》相关要求,组织实施堡...
近日,由国家文物局批准的保护项目,巴州33处烽火台遗址保护加固工程在轮台县正式启动,工程总投资达上千万。 昨天,记者致电巴州文物局了解到,巴州烽火台遗址保护加固工程总投资1040万元,工期13个月,将对分布在轮台、且末、尉犁、若羌、焉耆、和静、和硕7个县的33处烽火台遗址进行维修加固,同时进行考古清理,树立保护标志、修筑部分参观通道等工程。
近日,海盐县文物保护部门协同秦山街道文化站、杨柳山村民委对抗战文物葛山碉堡进行现状勘察。 该碉堡所处的葛山因附近采石厂早期的过度开采,大部分山体现已消失,碉堡西侧入口处基础部分的岩石也已缺失,造成约五分之一的堡体呈悬空状态,累及碉堡结构安全。 为防止堡体下残存的山体祼露岩石因进一步的自然风化脱落,进而导致碉堡坍塌损毁。经现场勘察讨论,计划采用沿西侧石壁自下而上用块石堆垛镶砌的方法,承托住悬空部...
国家文物局近期下发《关于南京城墙九华山段抢险加固工程方案的批复》函件,原则同意江苏省文物局关于南京城墙九华山段抢险加固工程设计方案。函件同时要求相关部门加强现状勘察研究,补充墙体坍塌部位的基础勘察情况,做好南京城墙抢险加固段的基础资料收集、加工、整理工作,明确坍塌城墙段落的砌筑年代、使用材料和工艺做法、墙砖和粘结灰浆的强度、防水层的材料和做法等技术指标。在此基础上,查明城墙坍塌原因,进一步确定病害...
记者近日从有关部门了解到,阜城老北关的义仓、颍州卫、潘氏公馆等三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因年代久远,受损状况严重。在省、市文物部门和颍州区政府的高度重视下,修缮加固工作已于七月上旬全面启动。 近日,在颍州区文物管理所负责同志的带领下,记者来到建设街,寻找历史踪迹。建设街原名精忠街,因街中有一座岳飞庙而得名。时光荏苒,如今岳飞庙早已消失在历史的尘埃中,而这条老街,因为留有不少历史遗迹,还是显得那么与众...
近日,宁夏青铜峡黄河铁桥建成56年历史最大规模的修缮加固工程全面竣工,使这处自治区级文物保护单位得以永续利用,树立了宁夏开展工业文化遗产保护的里程碑。 青铜峡黄河铁桥是宁夏境内第一座黄河大桥,1959年7月1日竣工通车,主要是为青铜峡水利枢纽工程及黄河两岸运输物资而建。铁桥上部为美国、英国、加拿大制造的上承式钢桁架梁,下部桥墩采用木桩及铅丝笼块石结构,全长292米。2012年8月,青铜峡黄河铁桥...
化学渗透加固的概念对于国内文物保护研究而言,尚处起步阶段。在保护材料的研发过程中,环境试验的作用至关重要,它决定着保护措施的成败。环境试验始于1839年,目前已广泛地应用于各个行业,是评价材料和产品在自然环境条件下的环境适应性和可靠性的一种重要手段。相对于其他行业,文物保护行业环境试验研究开始较晚,因此借鉴他行业的相关研究成果就显得尤为重要。 环境试验的分类 环境试验可分为户外环境试验和试验室...
西夏陵(资料图片) 被誉为“东方金字塔”的西夏陵正积极申报“世界文化遗产”。近两年,中国各级政府加大投入力度,西夏陵遗址本体保护工程、遗产地安全技术防范系统工程等项目稳步推进,一个更真实、更完整的西夏陵有望亮相。 银川市西夏陵区管理处规划科科长周伟说,西夏陵的申遗工作于2011年11月启动,2012年被国家文物局列入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录。2013年到2014年期间,中央及地方政...
记者21日从陕西省文物部门获悉,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仰韶文化村落遗址——宝鸡北首岭遗址崖体保护加固工程日前正式启动。工程将主要对遗址内长期受雨水冲刷而面临坍塌的断崖部分进行加固性保护。 北首岭遗址位于陕西宝鸡市金台区金陵河西岸,遗址南北长300米,东西宽200米,中心面积6万平方米,文化层堆积4米以上,距今7100年至5600年,早于西安半坡遗址400多年。 由于遗址东临金陵河的...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