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唐代的雕塑、清朝的花瓶……在兰州“80后”小伙郭治辰的私人博物馆里,这些“穿越”几百年甚至上千年的老物件,是他珍爱的宝贝。“每天不来看上几遍,你就总觉得缺少点什么。”郭治辰说道。 近日,记者走访了郭治辰位于黄河岸边的私人博物馆。三百余平方米的面积,从选址到装修到古董的收集,郭治辰亲力亲为,只为亲手替自己从少年时期就喜爱并几近痴迷的古玩器物打造一个“家”。 “之前在国外留学的时候看展览,...
1月10日上午,由兰州市博物馆和西北师大博物馆联合举办的“陇右遗墨——兰州市博物馆馆藏书画地方名家展”在该校博物馆开展。西北师大副校长李朝东和甘肃省文物局、兰州市文旅局、兰州市博物馆相关领导及我校师生代表及社会书画爱好者参加开幕式。 画展现场 金城兰州是丝绸之路上的灿烂明珠,至明肃王驻藩以来,诸多名家名流,于此临池挥毫,咏诗作画,书画艺术取得了令人注目的成就。兰州市博物...
10日上午,由兰州市文旅局、西北师范大学主办,兰州市博物馆、西北师大博物馆承办的“陇右遗墨——兰州市博物馆馆藏书画地方名家展”在西北师大博物馆正式开展。出自朱克敏、唐琏、王岱、王光晟、刘尔炘等20余位清末、民国时期甘肃地方书画名家之手的110余幅真迹带着厚重悠远的墨香集中亮相。本次展览将持续到20日结束。
郭治辰的私人博物馆。李辉摄 1月8日记者获悉,目前随着兰州古玩城进入试营业阶段,80后私人博物馆馆主郭治辰的“触古”情怀,格外引人注目。 位于南滨河路的依河园小区,郭治辰看中了推窗即是河景的惬意,索性买下整层楼并打通了来做他的藏物展示。从2014年开始设计、筹备到次年施工完毕,他没有以“博物馆”字样来命名这个工程,而是取了一个中西合璧的名字“兰州溯麓斋空间”。他说,这个空间,营...
12月30日,由敦煌研究院主办的“艺海存真·敦煌”展览在兰州启幕。包括实体复制洞窟展示、“梦幻莫高”多维节目展演等9个板块的展览内容打破时空限制,融合多媒体手段,通过“动静结合”的陈展形式与观众“亲密接触”。 在1300平方米的展区内,汇集了高清彩塑艺术摄影展示、彩塑3D打印及三维全息展示平台、分层壁画立体再现、全景虚拟漫游体验区、触摸屏专题展示及拼图游戏等各具特色体验形式,令参与“互动”的...
12月8日,兰州晨报记者从兰州新区获悉,日前,兰州新区明确了五处明代长城遗址保护范围及建设控制地带划定范围,这五处明代长城遗址分别是位于兰州新区西岔镇内的许家庄子烽火台、李深沟烽火台、秦家沟烽火台、大墩沟烽火台、尖尖墩烽火台。根据规定,这五处长城遗址保护范围为以台体底部外缘为基线,四周各向外扩50米;建设控制地带划定范围为以保护范围四周边界各向外扩500米。
图为观众驻足欣赏异域的面具艺术品。杨艳敏摄 11月25日,中非珍稀面具艺术展在甘肃省博物馆启幕。包括119件精美的古刚果面具、17套曾经在仪式中使用过的服装和14件来自中部非洲的乐器,第一次系统全面地呈现在西北观众面前,通过实物讲述中国和非洲之间的交流历程。 此次展览的策展人、香港民族艺术文化有限公司负责人汪佑霖向记者透露,119件面具制作精美,风格多变,其中一些从未公诸于众,一些则在...
位于兰州市七里河区马滩的一处保存完好的原生态清代祠堂,在历经上百年风雨后,近期因城市道路规划又将面临异地迁建。杨艳敏摄 位于兰州市七里河区马滩的一处保存完好的原生态清代祠堂,在历经上百年风雨后,近期因城市道路规划又将面临异地迁建。 初冬清晨,占地一亩四分地的刘氏宗祠在一片散落着砖块的工地里显得格外醒目,而不远处便是日渐逼近的林立高楼。 刘氏宗祠始建于清嘉庆四年(1799年),因遭...
位于兰州市七里河区马滩的一处保存完好的原生态清代祠堂,在历经上百年风雨后,近期因城市道路规划又将面临异地迁建。 初冬清晨,占地一亩四分地的刘氏宗祠在一片散落着砖块的工地里显得格外醒目,而不远处便是日渐逼近的林立高楼。 刘氏宗祠始建于清嘉庆四年(1799年),因遭遇火灾在光绪七年(1881年)重建,保留至今的风格样式为当时兰州建筑的典型代表。该宗祠由三面房屋加前门合围成四合院,分为正殿三...
秦腔是中国西北最古老的戏剧之一,流行于中国西北的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等地。秦腔一直以来以粗犷、豪放著称,“八百里秦川尘土飞扬,三千万儿女齐吼秦腔。”充分体现出秦腔的粗犷、豪放。10月10日,2016“一带一路”网络媒体主题采访团一行抵达甘肃兰州,走访兰州秦腔博物馆,探寻秦腔在丝路上的传播与发展。 兰州秦腔博物馆作为全国第一家秦腔博物馆,展示了目前征集到的珍贵秦腔实物资料。从最早的...
八路军驻兰州办事处1937年5月设立,1943年11月撤回延安,历时六年。是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时期为实现全民族抗战而发动后方的重要基地之一。被周恩来同志誉为“革命的接待站,战斗的指挥所”。 9月19日上午,网络媒体“走转改”大型主题采访活动采访组一行参观八路军驻兰州办事处纪念馆。
9月7日,参观者在甘肃省博物馆拍摄展出的文物。 近日,甘肃省博物馆联合山东、浙江、福建、广东、广西和海南等七省区的40余家博物馆(院)共同主办“丝路帆远—海上丝绸之路精品展七省联展”,共展出包括陶石、青铜、金银、丝绸、纸木、玻璃、宝石、瓷器等各种材质的精品文物238件组。新华社记者范培珅 摄 9月7日,参观者在甘肃省博物馆欣赏展出的文物。 近日,甘肃省博物馆联合山东、浙江...
8月17日至18日,首届丝绸之路(敦煌)国际文化博览会系列活动——简牍学国际学术研讨会在兰州召开,来自日本、韩国、中国台湾地区及大陆相关高校、科研院所、文博单位的110余位专家学者参加会议。甘肃省副省长夏红民出席开幕式并讲话,会前与参加会议的专家代表进行了会谈交流。 此次研讨会由甘肃省文物局主办,甘肃简牍博物馆、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中国社会科学院简帛研究中心、中国文化遗产院出土文献研究...
22日下午,由《光明日报》、市委宣传部联合主办的大河之光·黄河彩陶文化峰会在兰召开,市委副书记李森洙、省文物局局长马玉萍等领导以及省内外专家、学者出席了峰会。来自国内各研究领域的相关专家以黄河上游流域彩陶文化为主线,围绕中国文明起源和史前丝绸之路的重大文化命题发表了精彩演讲。 “彩陶文化是华夏文明之源,是中国传统文化发展之根。”李森洙在致辞中说:“兰州是彩陶文化集中分布的地方,素有‘彩陶...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