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h1 { FONT-WEIGHT: bold; TEXT-JUSTIFY: inter-ideograph; FONT-SIZE: 22pt; MARGIN: 17pt 0cm 16.5pt; LINE-HEIGHT: 240%; TEXT-ALIGN: justify } .h2 { FONT-WEIGHT: bold; TEXT-JUSTIFY: inter-ideograph; FON...
赶赴非洲肯尼亚打捞600年前郑和沉船的中国首支跨国考古队前日传来好消息。考古专家秦大树表示,自6日正式开始陆上考古工作后,短短几天内就发现了包括明朝“永乐通宝”在内的中国物品。 “永乐通宝”是明成祖铸造的年号钱币,史料记载郑和下西洋时就携带了大量的“永乐通宝”钱币。这一发现意义重大,是中国在数百年前与非洲有过贸易交易的有力证据。 由北京大学文博考古学院与中国国家博物馆考古专家组成的...
核心提示:赶赴非洲肯尼亚打捞600年前郑和沉船的中国首支跨国考古队前日传来好消息。考古专家秦大树表示,自6日正式开始陆上考古工作后,短短几天内就发现了包括明朝“永乐通宝”在内的中国物品。“永乐通宝”是明成祖铸造的年号钱币,史料记载郑和下西洋时就携带了大量的“永乐通宝”钱币。这一发现意义重大,是中国在数百年前与非洲有过贸易交易的...
赶赴非洲肯尼亚打捞600年前郑和沉船的中国首支跨国考古队前日传来好消息。考古专家秦大树表示,自6日正式开始陆上考古工作后,短短几天内就发现了包括明朝“永乐通宝”在内的中国物品。 “永乐通宝”是明成祖铸造的年号钱币,史料记载郑和下西洋时就携带了大量的“永乐通宝”钱币。这一发现意义重大,是中国在数百年前与非洲有过贸易交易的有力证...
中国考古学家将开始搜寻一艘中国船只的残骸,据信这艘船600年前沉没于肯尼亚沿海海域。船只残骸可为中国与非洲东部的第一次接触提供证据。 这个考古项目为期3年,工作人员将搜寻肯尼亚北部沿海的拉姆岛和马林迪港。该项目由中国和肯尼亚联合开展,此前当地发现了来自中国明朝的瓷器。11位专家先期发掘陆上关键遗址,之后海上发掘队伍将于8月份抵达。 据信,这艘船是在明朝时期航行至此的,它属于郑和的舰队。郑和于1...
中国与非洲密切的经济联系世人皆知。据英国《卫报》7月25日文章报道,中国与肯尼亚组成联合考古队,通过搜寻沉船及其它遗迹,有望将中非的经济来往追溯到600年前的明朝。 11位中国考古学家26日将抵达肯尼亚,开始搜寻一艘古代沉船和其它考古活动。这一耗资200万英镑、历时三年的联合项目将以马林迪和拉穆这两个旅游小镇为中心,意欲清楚呈现出两个国家不为人知的交往历史。 此次考察的主要对象是一艘沉船。它是...
水清沙幼的海滩和极具特色的渔家风情一向都是粤东南澳岛的旅游热点,这个夏天,一艘400多年前的古沉船为海岛带来了新的旅游亮点,也带来了更多慕名而来的游客。 自“南澳Ⅰ号”古沉船开始发掘以来,媒体铺天盖地的报道使这个小渔岛声名远播。旅行社都把“南澳Ⅰ号”当成推介海岛游的新招牌,很多游客们到南澳的第一站便是到海边远眺打捞船“南天顺”...
水清沙幼的海滩和极具特色的渔家风情一向都是粤东南澳岛的旅游热点,这个夏天,一艘400多年前的古沉船为海岛带来了新的旅游亮点,也带来了更多慕名而来的游客。自“南澳Ⅰ号”古沉船开始发掘以来,媒体铺天盖地的报道使这个小渔岛声名远播。旅行社都把“南澳Ⅰ号”当成推介海岛游的新招牌,很多游客们到南澳的第一站便是到海边远眺打捞船“南天顺”号...
从海底打捞上来的二战炸弹 正在铺设的天然气管道 波罗的海水下发现的沉船 据德国《明镜》7月19日报道,近日,在修建波罗的海天然气管道过程中,考古学家们意外发现了海底宝藏,包括数十艘沉船和一些文物。 20世纪40年代,纳粹德国的工程师们曾进行过一系列试验,包括利用亨舍尔滑翔机向波罗的海投炸弹。70多年过去了,一颗重达1000多公斤的炸弹被发现,它正处于1220公里长的俄德北溪天然...
- 新闻缘起 7月12日,记者从“南澳一号”水下考古队获悉,“南澳一号”水下考古工作近日取得新进展,考古人员陆续发现了沉船东西两侧船舷板、桅座等船体结构,同时清理出一个装载有铜钱的船舱,目前已出水铜钱11300余枚。 据“南澳一号”水下考古队队长崔勇介绍,6月18日至7月9日,南澳海域天气情况良好,“南澳一号&...
从“南澳一号”沉船打捞出水的精美瓷器。新华社/发 被列为国家水下文化遗产保护中心2010年“一号工程”的“南澳一号”水下考古正在紧锣密鼓地进行,已有3000多件文物浮出水面,它是继“南海一号”之后广东又一特大水下博物馆。 “南澳一号”是走私船还是商船?所载的青花瓷是景德...
被列为国家水下文化遗产保护中心2010年“一号工程”的“南澳一号”水下考古正在紧锣密鼓地进行,已有3000多件文物浮出水面,它是继“南海一号”之后广东又一特大水下博物馆。“南澳一号”是走私船还是商船?所载的青花瓷是景德镇官窑还是潮州民窑?船上文物有何历史价值?日前,本报记者采访了深圳博物馆副馆长郭学雷、...
从“南澳一号”沉船打捞出水的精美瓷器。新华社/发 考古工作人员在广东汕头“三点金”海域“南澳一号”沉船打捞现场清理打捞出水的文物。新华社/发 “南澳一号”出水青花大罐等一批文物。新华社 卢汉欣/摄 被列为国家水下文化遗产保护中心2010年“一号工程”的̶...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