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这是4月20日拍摄的载人深潜器“深海勇士号”执行第一次下潜任务(资料照片)。 正在西沙群岛北礁海域进行的我国首次深海考古调查连日来进展顺利,在23日执行第四个潜次的过程中发现并带回本次调查的第一个文物标本——一个陶罐。新华社记者 施雨岑 摄
“数字丝路”国际科学计划世界遗产工作组4月19日在突尼斯首都突尼斯市宣布,来自中国、突尼斯、意大利和巴基斯坦的科学家在突尼斯南部发现10处古罗马时代遗址。这是中国科学家利用遥感技术在境外首次发现考古遗址。 中国科学院遥感与数字地球研究所研究员王心源说,这10处遗址分别位于丝绸之路西端突尼斯南部梅德宁、加夫萨和泰塔温地区,包括3段边墙、2处军事堡垒、3处水窖、一处农业灌溉系统和一处墓葬。 ...
“我问个外行的问题,郑韩故城遗址清理出了从春秋战国至明清时期带车辙的道路,这些车辙都一样宽吗?”听完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樊温泉领队的报告后,一名听众提出了这样的问题,原本严肃的气氛顿时轻松起来。 这是22日在河南博物院举办的2017年度河南考古新发现公众报告会现场。当天,共有三项重要考古发掘成果向公众发布介绍,分别是新郑郑韩故城遗址考古发现、二里头遗址宫殿区5号基址考古新发现和洛阳东汉帝...
这张拍摄于4月8日的照片显示的是在埃及南部阿斯旺发掘出的马可·奥勒留的头像。埃及文物部22日发表声明说,一支埃及考古队近日在埃及南部阿斯旺附近发掘出古罗马皇帝、哲学名著《沉思录》的作者马可·奥勒留的一尊大理石头像。此外,埃及文物部还宣布近期在卢克索出土了一座距今约2700年的古埃及神庙。新华社发(埃及文物部供图) 这张未注明拍摄日期的照片显示的是在埃及卢克索出土的一座神庙。埃及文物部...
当日的报告会现场,来自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樊温泉先生以“中原古都又现辉煌”为主标题,讲述了荣获2017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和“河南省五大考古新发现”的郑韩故城遗址考古发现。 据介绍,郑韩故城位于新郑市区及其周围一带,双洎河(古洧水)与黄水河(古溱水)交汇处,为“春秋十二诸侯”郑国和“战国七雄”韩国的都城。在其大墓中出土的车辆和马骨之多,车辆种类之全,在我国东周考古发现中名列前茅,为研究...
昨天,市文物局发布北京城市副中心考古工作最新进展。在北京城市副中心规划区域北部,距离2016年新发现的路县故城遗址约850米,通州区潞城镇棚户区改造土地开发项目D区D-04地块,目前正在开展全面考古勘探和发掘工作。该项目用地面积约63万平方米,已完成考古勘探32万平方米,探明各类古代遗迹370处,其中汉代至明清墓葬338座,汉代窑址32座。 出土各类文物300余件套 为了保证考古工作不...
记者从中科院遥感地球所获悉,我国科学家利用空间考古技术在丝绸之路西端突尼斯发现了10处古罗马时期的考古遗存。这是中国科学家利用遥感技术在中国境外首次发现考古遗址,这些遗存揭示了古罗马时期南线军事防御系统的布局与农业灌溉系统的结构。 19日,“数字丝路”国际科学计划世界遗产工作组在突尼斯首都突尼斯市举行“一带一路”遥感考古新闻发布会,宣布由中科院遥感地球所研究员王心源带领的空间考古研究团队...
刚刚获得2017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的彭山江口明末战场遗址,第二期发掘再度传出捷报。4月20日,江口明末战场遗址在眉山公开发布二期发掘成果:在近3个月内,出水文物多达12000余件,其中作为明藩王信物的金宝为全国首次发现。此次考古另一重要价值还在于首次发现了三眼火铳等兵器以及大量船钉,以实物确认了遗址作为战场遗址的性质。 出水文物12000余件 藩王金宝价值重大 金灿灿的蜀...
通州考古发现汉代至明清墓葬。 昨日,记者从北京市文物局获悉,在通州区潞城镇棚户区改造工程中,已完成考古勘探32万平方米,探明古代遗迹370处,其中汉代至明清墓葬338座,汉代窑址32座。 近年来,北京市不断加大城市副中心建设中文物的保护力度,并取得一系列考古新发现。从2018年初到现在,北京市配合各类建设工程开展的考古勘探、发掘工作已达47项,其中勘探40项,发掘7项。 ...
图为我国科学家利用遥感技术在突尼斯南部发现的10处古罗马时期遗存 记者从中国科学院遥感与数字地球研究所获悉,该所王心源研究员带领的空间考古研究团队,联合突尼斯、意大利、巴基斯坦的科学家利用空间考古技术与方法,在丝绸之路西端突尼斯发现10处古罗马时期考古遗存。这是中国科学家利用遥感技术在中国境外首次发现考古遗址,这些遗存揭示了古罗马时期南线军事防御系统的布局与农业灌溉系统的结构。 在19...
考古人员日前在河南省确山县朗陵故城冶铁遗址内,发现一处汉代冶铁废弃物处理场。 这一冶铁废弃物处理场位于朗陵故城冶铁遗址西北部。考古人员在发掘时清理出一层层汉代时期冶铁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堆积,最深处达6米多。 “这一处理场原为一条沟壁陡直的大深沟,经过人工修整后,专门用于处理冶炼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该考古项目负责人周润山介绍说,“废弃物堆积的层次十分明显、有序,从西南向...
近日,通州区潞城镇棚改工程中发现的汉代马蹄形窑址,烧制完成的青砖整齐排列在窑床上。 北京市文物局供图 通州区考古又有新发现。昨日,记者从北京市文物局获悉,随着北京城市副中心建设不断深入,在通州区潞城镇棚户区改造工程中,考古人员最近发现多座汉代至明清墓葬,其中,一座汉代马蹄形窑址较为罕见,证明了汉代砖室墓葬与窑址之间有着紧密的联系。 目前完成考古勘探面积还仅占整个地块面积的一半,考古队员...
记者19日从酒泉肃州区了解到,肃州区文物局在湿地景观大道施工现场,发现并清理了3座魏晋时期的古墓,截至目前古墓已全部清理完毕。清理过程中出土了大量的陶器、铜器、琥珀饰件等。 据文物工作人员介绍,3座墓葬均为砖室三室墓葬,其中有2座前室中镶嵌有壁画砖,据此分析,这些墓葬是魏晋时期的古墓。肃州区将根据发掘清理工作情况,研究制订保护方案,开展后续文物和墓室的保护工作。 肃州区果园镇和相邻的嘉...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