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原本准备今天上午打开的南京大报恩寺遗址地宫六百年铁函最终没有开启成功。“绝对是意料之外的事情。”南京市博物馆的考古专家对凤凰卫视直播记者说,本来以为打开顶盖就看见铁函里的东西,没想到还有第二层金属盖板。因为这层金属盖板,铁函最终没有开启成功。“第二层盖板估计是铁的。”考古专家用手触摸后表示,大约有3厘米厚。但因为开启铁函技术难度较高,故开启时间推后。...
发掘出的石碑写满神秘 金陵大报恩寺地宫其形制如“沉井式” 读者期待的金陵大报恩寺地宫“神秘铁函”,将于今天上午9点30分正式开启。本报曾于7月30日独家报道了本月6日将开启的消息,并请南京大学史学泰斗蒋赞初先生对铁函的历史渊源和铁函里的秘密作了两次揭秘。前天,记者又多方打听,得知北京和南京两地专家对铁函是否今天开启和如何开启,紧急开会论证至...
金陵大报恩寺遗址地宫出土的“神秘铁函”,读者十分关心其中究竟藏着什么。本报记者经过多方打听,得知有关专家于昨天进行了铁函外部的科学探测,由于铁函完全封闭没有缝隙,结果从北京空运来的先进光学探测仪,也无法看清铁函里究竟放置了什么宝物。为此,铁函明天能否按时开启,要等专家组最后做出决定。到记者昨晚发稿时,专家论证会尚在进行中。 使用最新探测仪也无法探清铁函结构 “...
发掘出的石碑写满神秘。 蒋赞初教授在家中接受记者采访。蔡 震 摄 “金陵大报恩寺遗址”考古震惊中外,原定于本月12日打开地宫的计划因故推迟至17日,在第一次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有关部门宣布发现了石函及钱币,18日凌晨,一块高约1米左右、宽60厘米的石碑被吊起,碑文上因有“金陵长干寺”等铭文,将原期望发掘的大报恩寺地宫改写成北宋重建的长干寺,...
昨日记者获悉,南京大报恩寺“谜中之谜”———地宫铁函在众多持枪武警的护卫下,于27日晚起吊出地宫,运回南京市博物馆。南京博物院文物保护专家奚三彩、中国考古学会理事长徐苹芳等国内专家已陆续到来,近期将集体对神秘铁函的开启制定出方案。 一位工作人员介绍,最令专家担心的是,铁函里如果有佛经、丝绸等物品,打开后最易受到损伤,“得采取一些特殊的处理办法,比如脱水干燥、进...
记者从太原市文物考古所了解到,龙泉寺出土的金棺出于保护文物等原因,至今仍未开启。 太原市晋源区太山景区龙泉寺发现地宫和其中的石函之后,考古工作者打开石函,发现了散落的木片、鎏金铜棺和一些饰品。据考证,木片是损坏的木函,木函内是鎏金铜棺。 来自中国社科院考古所、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的考古、文物保护方面的专家齐聚太原打开铜棺,发现了一个精致的银棺。银棺上面系着丝绸,颜色仍然鲜亮,表面毫无锈迹。当解开...
大报恩寺塔,这座神秘的“中世纪第七大奇迹”深藏无数历史秘密。昨日,大报恩寺塔地宫考古在悄无声息中吊运起了第一块青石板,南京一位文史爱好者偶然用手机记录下了这一历史性瞬间。 昨日,一位长期关注大报恩寺塔地宫的文史爱好者张先生在考古现场周围观看时,发现多位戴头盔的考古队员在大报恩寺塔地宫周围吊运一块青石板,兴奋之余,他在门缝外用手机拍下了这一场面。记者了解到,地宫在大报恩寺的...
王铎作品《草书诗卷》 在西泠印社2007年秋季艺术品拍卖会上,明末清初书法家王铎作品《草书诗卷》以1691万元的成交价,成为2007年国内拍卖成交价最高的书法作品。本报记者刘华摄 股市人气火暴,经济增长强劲的2007年,中国文物艺术品拍卖市场表现同样抢眼。在春秋两个拍卖旺季里,书画和瓷器两个重要品种的最高成交价位先后被突破,被推升至8000万元附近的新高。多年前国人不敢想象的亿元大关,似乎已经...
受股市、基金、黄金、外汇等投资火热影响,今年的艺术品拍卖市场一直不温不火,这倒让拍卖市场发生了微妙变化。10月24日,辽宁国拍信息部经理陈雁雁接受记者采访时介绍,秋拍大幕即将开启,与往年不同的是,低端的艺术品开始增多,这使得艺术品市场逐渐变成了大众消费的场所。 秋拍汇集千余种艺术精品 每年的秋季拍卖会均集中在10月下旬至11月上旬举行,今年也是一样。在此期间,沈阳拍卖市场针对高端人群设计了...
7月2日,考古专家对被国家文物局列为今年“1号”关注项目的靖安东周墓葬群47号主棺进行开启清理,在主棺中发现质地极好的玉龙形玉璜等珍贵文物,并在第8号棺木中发现保存完好的侧卧状的人骨。 2日开启的主棺位于墓室东南角一个单独小区内,主棺全长3.5米、宽1.1米,其墓穴单独挖建,建有棺床。主棺和其他46具棺木的下葬方式类似,也是在棺外涂上白膏泥后用黄土硬层包裹。由于主棺单体重...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