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六一”国际儿童节前夕,中国人民大学附属小学“中国梦·少年梦——纪念‘六一’国际儿童节暨师生美术作品展”,27日在中国国家博物馆开幕。这是国家博物馆首次为小学生举办美术展。 展览新闻发布会由人大附小学生主持,600位学生代表以现场同时表演书法形式,拉开展览帷幕。 展出3160件作品分4个板块:“梦之源”,通过儿童画、黑白线描画、版画、水彩画、丙烯画、剪纸、泥塑等艺术形式,展现了多彩...
《玛利亚·拉齐修女纪念碑样稿》 《弹鲁特琴的圣切奇莉亚》 《阿维拉的圣特雷萨脸像》 巴洛克艺术是17世纪欧洲广为流行的艺术风格,罗马作为巴洛克艺术的发源地也成为17世纪意大利和欧洲的艺术中心。 近日在国家博物馆开幕的“罗马与巴洛克艺术展”,呈现了50件(套)17世纪意大利的绘画、雕塑和工艺品。走进展厅,一幅幅经典画作在时空里敞开,一座座精美雕像在视线中定焦,观众...
据悉,中国国家博物馆为配合“博物馆藏品架起沟通的桥梁”这一“国际博物馆日”年度主题,国家博物馆将精心安排和推出多项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主题宣传活动。 在5月18日“国际博物馆日”当天,中国国家博物馆将启动“国博展厅专家讲解”公益活动,国博副研究员及以上职称的专家学者将走进展厅、走近观众,开展公益讲解活动。此举旨在充分发挥国博现有人才、馆藏和平台优势,加强与社会公众之间的沟通。 同时...
5月9日,水墨人物画一代宗师蒋兆和诞辰110周年新闻发布会在泸州举行,著名美术史论家刘曦林有关人员参加了会议。刘曦林在会上表示,今年11月中国国家博物馆将举办“蒋兆和艺术展”,向全世界征集蒋兆和的藏品。 据悉,泸州市将组织开展蒋兆和艺术专题讲座、座谈会、选送蒋兆和作品到北京参加展出。同时,蒋兆和故居将在7月底修缮完工,届时市民可免费参观。
由中国国家博物馆、意大利文化遗产活动和旅游部文化遗产开发司、罗马历史、艺术、民族人类遗产及博物馆联盟特署联合举办的“罗马与巴洛克艺术”展4月29日在国家博物馆揭幕。4月30日起开始接待观众参观,至2015年2月28日结束,展期近10个月。其间,2014年7月底进行一次展品更换,卡拉奇的《青年男子肖像》、卡拉瓦乔的《施洗约翰》、贝尼尼的《救世主半身像》将于7月底展出。 “罗马与巴洛克艺术”展...
“名馆、名家、名作——纪念中法建交五十周年特展”是由法国总统弗朗索瓦·奥朗德提议,由中国国家博物馆和法国博物馆联合会联合承办的一个重要的国际性交流展览。该展览囊括了卢浮宫博物馆、凡尔赛宫和特里亚农宫博物馆、奥赛博物馆、毕加索博物馆、蓬皮杜现代艺术中心这5家世界著名博物馆、8位享誉世界画家的精品力作,充分展现了从文艺复兴时期到二战后横跨500年历史的一次华美的艺术时空之旅。 展览开幕当天,习...
肉色花岗岩打制的方箱碑 女法老哈舍普苏特的宰相带着她的小公主的方箱碑 在观者如堵的埃及国家博物馆里,最冷清的展室莫过于碑铭馆了,它要比摆着莎草纸书的文献室还要寂寞,挡住观众脚步的不是那些精湛的雕刻艺术,而是那些冷漠死寂的文字。埃及最早的一块碑产生于5000年前的古王国时期,那时的文字已经成熟,由于所记录的多是神祗的谕示和法老的诏令,所以埃及人把他们的象形文字称为“神的文字”,而石碑就是...
最近,中国国家博物馆正式启用新版门票,票面尺寸由原来的230毫米×80毫米缩减为110毫米×60毫米。这种不起眼儿的变化,使制作经费由原来的每年150多万元降为50多万元,节省百余万元。 新版门票,比苹果手机还小一圈儿,里面含的门道儿却不少。国博介绍,门票由原来的铜版纸印刷改为使用再生热敏纸,更加节能环保,同时充分利用现有技术设备,且不改变工作流程,大幅度压缩了门票的印制成本。而且,新的...
波黑穆克联邦政府文化和体育部长萨尔米尔·卡普兰10日说,将向国家博物馆注入资金,使其年内重新对公众开放。 2012年10月,这家博物馆因为资金缺乏而被迫关闭。卡普兰当天告诉媒体记者,穆克联邦政府已筹集30万马克(约合21.3万美元),萨拉热窝州政府也将提供部分资金,以支付博物馆工作人员工资及博物馆日常管理、维护费用。他估计,如果一切顺利,博物馆最早可望在6月前后对公众开放。 他认为...
清明假期到来,虽然有高速公路免费优惠政策的吸引,但是碍于往年堵在路上的经验,不少市民还是选择在家门口来个“文化之旅”。国家博物馆,成了不少市民的上佳选择。 记者4月7日注意到,直到下午3点,从西门进入大厅接受安检的游客还是络绎不绝,而记者从北门的预约通道进入,一路畅通无阻。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大多数游客还是习惯于从西门进入,预约的游客不多。与西门排的长队相比,只要是提前预约,从北门通道进入,...
海关开箱查验、工作人员搬进展厅、法方检查画作……8日,正在布展的《名馆·名家·名作——纪念中法建交五十周年特展》中,雷诺阿的《煎饼磨坊的舞会》第一个在中国国家博物馆惊艳露面。 这个即将于本月11日开幕的展览,在庆祝中法建交50周年的背景下,云集了拉·图尔、弗拉戈纳尔、雷诺阿、毕加索、费尔南·莱热、苏拉热等8位大师的10幅极具代表性的法国绘画杰作。作品涵盖了法国从16至20世纪的重要艺术成就...
日前,记者从国家博物馆获悉,该馆今年将力推一系列重量级展览,其中包括毕加索、罗丹、列宾等多位艺术大师的作品,届时观众可一饱眼福。 据国家博物馆副馆长陈履生介绍,经过精心策划和筹备,国博今年将推出至少7个重量级外展,如将于4月11日至6月15日展出的“名馆·名家·名作——纪念中法建交50周年特展”,将有法国卢浮宫博物馆、凡尔赛宫博物馆等5家知名博物馆带来拉·图尔、弗拉戈纳尔、雷诺阿、毕加索等8位...
从四月起到年底,观众将在中国国家博物馆看到毕加索、梵高、雷诺阿、列宾的真迹以及列夫·托尔斯泰的手稿,罗丹的雕塑等等一系列来自海外的顶级艺术品。 首先登场的将是以中法建交50周年为背景的《名馆·名家·名作》特展,展品来自法国卢浮宫博物馆、凡尔赛宫博物馆、奥赛博物馆、蓬皮杜现代艺术中心、毕加索博物馆。毕加索的《斗牛士》、雷诺阿的《红磨坊的舞会》、亚力森·里戈的《着加冕服的路易十四像》等8位大师...
国家博物馆27日通报了2014年的展览计划。罗丹雕塑、托尔斯泰手稿、梵高的“向日葵”等珍贵文物,都将一一走出国门,与中国观众见面。 据了解,2014年,国家博物馆已敲定7大国际交流展,珍品来自法国、罗马、俄罗斯、日本、墨西哥等各个国家,不少作品从未出国展出,由此可见展览级别之高。以即将于4月11日开展的“名馆·名家·名作——纪念中法建交五十周年特展”为例,法国卢浮宫博物馆、凡尔赛宫博物馆、...
2014年,是世界第一张纸币交子诞生990年。24日记者获悉,本报曾报道的蜀锦《交子行市图》被国家博物馆永久收藏。《交子行市图》的项目负责人钟明告诉记者,蜀锦《交子行市图》人物多达500多个,全长6米,是目前国博收藏的最大的蜀锦作品。 于宋代诞生于成都的“交子”,是世界第一个官方纸币。蜀锦《交子行市图》以“交子”的制作、流通为主题,生动地呈现了宋代成都的繁华。成都宋代特有的散花楼、摩珂池、...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