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本报讯 首席记者肖宇辉报道 北京春秋画院来昆拍卖受挫,成交率低下源于本土大众对外地书画家不够了解,收藏潜力不明朗。 近日,北京春秋画院在昆明国际会展中心拍卖书画艺术品。记者现场看到,拍卖师宣布起拍后竞买者寥寥,部分作品仅以数百元拍出,很多作品现场流拍。 据现场参加竞买的市民介绍,不敢贸然竞拍是因为对省外书画家的情况不清楚,虽然拍卖作品起价普遍较低,但是对于作品的收藏潜力不确信。本地书画家的作品...
江苏苏州市木渎春秋城址:为解决苏州市木渎盆地及其周边地区古城址、墓葬等遗址群的时代、布局、性质和人地关系等学术问题,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与苏州市考古研究所联合对苏州西部山区及周边地区先秦时期遗存进行了综合考古调查、发掘。 发掘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苏州市考古研究所 发掘领队:徐良高 木渎古城址位于苏州市西南部的山间盆地内,包括苏州市吴中区木渎镇、胥口镇和穹窿山风景区三个乡镇的部...
在市文物考古研究所专家的努力下,宁波历史上最早的城市句章故城的面貌正逐渐清晰:2009年6月,市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长、句章故城考古项目领队王结华曾站在江北慈城王家坝的田野上宣布:经过数年的考古调查和勘探,他们最终确认句章故城的具体方位就在他脚下的这片土地。 昨天,他再次在那里宣布,经过为期3个多月的野外勘探试掘,句章故城的始建年代正式确认为春秋战国时期。这一重大发现,使得宁波地域建城史因此也被前推...
方格米字纹硬陶罐 2011年2月中旬至6月上旬,宁波市文物考古研究所组织人员对句章故城进行勘探试掘时,在今江北区慈城镇王家坝村东南癞头山周边发现了春秋末叶至战国中晚期的城址文化堆积及城内相关遗迹,这是继2007年至2009年考古确认句章故城的具体方位后,句章故城考古再次获得的重要突破性进展。 干栏式木构建筑局部 句章故城是宁波历史上最早的城市。按《嘉靖宁波府志》等地方...
吴念亲:著名玉器鉴定专家、央视鉴宝栏目玉器专家、江苏省收藏家协会玉器收藏委员会副主任 公元前770年,西周灭亡,平王东迁,开启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东周。东周分春秋、战国两个阶段。春秋共计有294年的历史,这一时期是社会经济急剧变化,礼崩乐坏,政治局面错综复杂,军事斗争层出不穷,而学术上又是百家争鸣,文化异彩纷呈的一个变革时期。这一时期的玉器,不仅数量众多,用料精良,并且新创了不少优美器型,线条运...
曾屋岭墓地位于广东省博罗县福田镇联和村委会冲径村曾屋岭东麓,发现于2008年11月对从莞高速公路建设用地范围进行的调查勘探。2010年9月至2011年1月,广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联合惠州市博物馆、博罗县博物馆对墓地进行了发掘,揭露面积2300平方米,发现春秋时期长方形竖穴土坑墓85座,出土青铜鼎、剑、矛、戈、斧、刮刀三十多件以及陶瓷器一百多件,取得重要收获。 发掘分为南北两个工作区,北区发掘墓葬...
浮扶岭位于广东省增城市增江街白湖村,是珠江三角洲北部山地丘陵地带增江中游流域的一个小山冈,西南坡脚距增江东岸约1200米,由东西一大一小两丘陵相连组成,平面形状大致呈“凹”字形,海拔最高33.5米,四周都是平地农田。整个遗址面积近10万平方米。浮扶岭山坳脊部和南坡和东南坡为文化层堆积最为丰富、墓葬埋藏最为密集的区域。拟建设的增(城)—从(化)高速公路施工范围占据了除浮扶岭东南部的大片区域。 因...
工作背景 本项目是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与苏州市考古研究所为解决苏州市木渎盆地及其周边地区古城址、墓葬等遗址群的时代、布局、性质和人地关系等一系列学术问题,联合对苏州西部山区及周边地区先秦时期遗存进行的综合考古调查、发掘与研究。 工作区域位于苏州市的西南部,太湖的东北侧,包括苏州市吴中区木渎镇、胥口镇和穹窿山风景区三个乡镇的部分地区。由灵岩山、大焦山、天平山、天池山、五峰山、砚台山、穹窿...
紫砂壶在我国的历史上发展到清代达到历史的巅峰,一把精美的紫砂壶往往“价凝璆琳”,“供春小壶一具用之数十年则值金一笏”,正是当时紫砂壶热的真实写照。一款紫砂壶,凝聚了制壶人的心血,集文化与精神与一身,是真正意义上的一壶一春秋。 那些收藏级精品紫砂壶为我们展示了目前代表我国最高的制壶技术,壶身上的诗词书画、文学纂刻,已经不仅仅是装饰层次的提升,更是文化内涵的深蕴。 朱泥小石瓢壶 据博宝网的专家介...
因南京—安庆城际铁路和北京—福州高速铁路建设,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于2010年3~8月对铜陵师姑墩遗址进行了抢救性发掘。该遗址地处长江南岸冲积平原的边缘,北距长江干流约10公里,南面山区即为长江下游最大的铜矿带。遗址所在地三面环山,呈盆地状,盆地内共有4处时代相同、面积相近的遗址。遗址形态为江淮和沿江区域常见的台墩形遗址,墩呈椭圆形,高1-3米,现存面积约7500平方米。发掘面积近1300平方米,...
丁孟,现为故宫博物院研究员、古器物部副主任兼金石组组长,硕士生导师,中国钱币学会理事,中国青铜器专业委员会理事,中国考古学会会员,故宫博物院和国家博物馆文物鉴定委员。 青铜盉是古代盛酒或水的器皿,形状多样,一般是深腹、有盖、前有流、三足或四足。商周盉多后有执鋬,或在盉口下两侧置贯耳;而春秋战国时期盉上多设提梁,即所谓提粱盉。 二里头出土的一件铜盉,头部上大下小,顶有一桃形大口,口前立一筒形短流...
春秋文化遗存的发现 根据《史记》《左传》《国语》《吴越春秋》《越绝书》等文献记载,吴国晚期都城在今苏州一带。 《史记·吴太伯世家》中引《世本》载:诸樊徙吴。(唐)张守节正义:“吴,国号也。太伯居梅里,在常州无锡县东南六十里。至十九世孙寿梦居之,号句吴。寿梦卒,诸樊南徙吴。至二十一代孙光,使子胥筑阖闾城,都之,今苏州也。” 《吴越春秋·阖闾内传》载“子胥乃使相土尝水,象天法地,造筑大城,...
扬州网讯 300元买到一块玉,不是什么稀罕事,但是如果人家说这块玉是块“高古玉”(行话,春秋时期的玉),就太玄乎了。最近,扬州高古玉收藏和研究爱好者钱先生就自称捡了这么一次漏。 300元“捡了个漏”? 上周五,钱先生在红园花鸟市场闲逛时,被一件白色细长碟装的器物吸引住目光。 钱先生佯装随意打听价格:“这个几块钱(行内话,100元称1...
中国航海博物馆7日发布消息称,备受瞩目的纯金“春秋大翼战船”在该博物馆揭开璀璨面纱,与海内外观众见面。这艘金光闪闪的春秋战船,主体创意源于中国古代春秋时期的大翼战船,配属94个1至2公分的袖珍人物雕刻,有战船中的指挥官、将领,还有武士、钩矛斧者、划桨手等。这些金色的“袖珍人物”身着特色服饰,手持钩、弓、斧、矛等不同兵器,神态各异、形象逼真,就连盔甲上...
春秋时期的青铜盔帽(辽宁出土实物)。这个时期的盔帽,称兜鍪,又称胄、首铠、头鍪或盔,其形制各不相同,有用小小块甲片编缀成一顶圆帽的,有用青铜浇铸成各种形状的。在一些铜盔的顶端,还往往竖有一根铜管,以便在使用时插上鸟羚及缨饰等饰物。这种铜盔的表面,大多打磨得比较光滑,而里面却粗糙高低不平,由此推断,当时戴这种盔帽的武士,头都要裹头巾。 春秋时期的青铜盔帽 战国时期的武士服装(按照河南汲县山...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