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作者简介】乔梁,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北京,100029 刚刚结束的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是一次对不可移动文物资源全面的调查登录工作,普查所覆盖的范围和获取信息、数据的精度均非以往的文物调查工作所能与之相比,因此普查所获的信息和数据为科学的保护、管理与进一步的研究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和广阔的平台。基于第三次文物普查的相关数据①,以下拟就汉晋时期考古遗存在黑龙江省域的空间分布状况及所反映的文化格局作...
【作者简介】马利清,女,郑州大学考古系博士研究生,副教授。郑州大学考古系,河南郑州450000 【内容提要】考古学上划分南、北匈奴文化以公元48年为准。中国新疆地区曾是匈奴活动地区之一。北匈奴西迁后仍保留较多匈奴游牧文化传统因素。从西迁匈奴人的葬俗仍可看到秦汉时匈奴的传统、礼仪和文化特质,但也有变异。 【关 键 词】北匈奴;西迁;考古学 [中图分类号]K874[文献标识码]...
【作者简介】王乐文,黑龙江大学历史文化旅游学院讲师。地址:哈尔滨市,邮编150080。 【内容提要】 本文从三江地区汉唐时期的考古学文化格局入手,探讨挹娄、勿吉、靺鞨三族之间的关系。当时的三江地区分为南、北两个大的区域,分属于挹娄和靺鞨文化系统。文献记载的“勿吉”早期指的是属于挹娄文化系统的勿吉文化居民,晚期则是来自北区的靺鞨文化系统的人群。文献把汉唐时期三江地区诸考古学文化的居民看成一个...
【作者简介】霍巍,四川大学中国藏学研究所,成都市610064 【内容提要】 Along with the archaeological investigations and discoveries of the early nomadic cultures in Xinjiang, Inner Mongolia, Gansu and Tibet, new tendencies are em...
【作者简介】蔡万进,首都师范大学历史学院教授(北京100048) 【内容提要】 秦汉考古学是中国考古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自近代西方考古学传入中国以来,秦汉考古就一直备受学界关注和重视,先后编撰出版了一系列秦汉考古教材,但由于理论构建与体系建设的滞后,阻碍了秦汉考古学的学科发展,重新构建秦汉考古学体系已刻不容缓。全球史从一种编纂世界历史的方法演变成为研究历史的一种新的视角,为从动态角度研究文化...
【作者简介】李孝迁,华东师范大学历史系副教授(上海200241)。 【内容提要】西方考古学“三期论”传入中国,始于19世纪下半叶,最初通过在华传教士的介绍而渐被国人所知,至20世纪初年已成为人人皆知的常识。以中文“考古学”对译英文Archaology,最先由日本人开始使用,嗣后国人沿用日人译名。“三期论”推动了进化论思想的传播,康有为、梁启超等人都从中获取了思想资源。同时,趋新学人利用此种...
【作者简介】沈颂金(1965—),男,安徽怀远人,北京师范大学史学研究所在读博士。北京师范大学史学研究所,北京100875 【内容提要】梁启超、梁思永父子对中国考古学的建立和发展做出了卓越贡献。梁启超在介绍西方考古学理论、总结传统金石学的成果方面具有开拓之功,并且关注田野发掘。梁思永则在理论和实践上对中国近代考古学的发展有推进作用,尤其在龙山文化、安阳殷墟发掘报告的撰写上卓有建树。梁氏父子...
【作者简介】沈颂金,北京师范大学史学研究所博士生中国北京100875 【内容提要】考古学在中国的建立和发展,是二十世纪中国学术界最为重要的成就之一。傅斯年对此做出了最重要的贡献:一、亲自主持了开创中国考古学新纪元的安阳殷墟发掘工作;二、创建并主持的历史语言研究所聚集了一大批卓有建树的考古精英;三、创立了科学的考古方法论,并贯穿于考古学的实践。 [中图分类号]K03/K871[文献标...
【作者简介】中国社会科学院北京100710 安志敏(1924年4月生),男,山东烟台人,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 【内容提要】 考古学是一门独立的科学,往往被历史学、人类学或古器物学所包括。事实上它以田野工作为基础,以遗迹、遗物的实证为前提,其方法论是其它学科所无法代替的。 【关 键 词】考古学;历史学;人类学 中图分类法K85文献标识码A 一 关...
【作者简介】陈洪波,南京大学 历史系,南京 210093 陈洪波,南京大学历史系博士后,广西师范大学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副教授。 【内容提要】 由于社会环境、历史传统、知识来源、个性特征等多方面因素的综合作用,近百年来的中国现代考古学史上存在多个学术流派,它们之间存在着密切的互动和嬗递关系。本文对各流派之间的源流关系及其历史动因进行了系统分析。民国时期中国考古学主要存在科学考古、传统考古和马...
中国考古界曾惊奇地发现,在河南南阳的山区里竟然有古代的“铁路网”。经专家鉴定,是2200多年前的大秦帝国遗存。当年的 “铁路”原理和现代铁路无异,还是复线。只是车子不是用蒸汽机车牵引,而是用马力拉动。专家披露了这个比兵马俑更惊人的庞大“铁路网”鲜为人知的秘密。 秦始皇的“铁路”是用木材铺设的。做轨道的木材质地坚硬,经过防腐处理,至今尚保存完好。不过枕木已腐朽不堪,显然没经防腐处理,材质也不...
曾昭燏(1909——1964),双峰县荷叶镇人。1933年中央大学国文系毕业,后留学英、德,习考古学与博物馆学。1938年回国,任中央博物院筹备处专门设计委员,参加云南大理苍洱古代遗址和日川南溪彭山东汉崖墓的发掘工作,设计举办远古石器展览和青铜器展览,抗战胜利后,参加战时文物清理委员会、战区文物保存委员会和敌伪文物统一分配委员会的工作。为联合国世界博物馆协会九个中国会员之一1950年任国立南京博物...
据德国媒体报道,因非法采集埃及金字塔样品,3名德国公民及6名埃及导游在埃及获刑5年。 2013年,来自德累斯顿的业余考古爱好者戈尔利茨带着两名德国助手前往埃及“考古”。在当地导游协助下,几人潜入对公众不开放的著名胡夫金字塔区域。他们在那里对一些石头采样,并从一个壁画碎片上刮下了样品。 戈尔利茨的一位德国助手对本国媒体称,在对金字塔遗址采样时,他们并没想到这是违法行为。在胡夫金字塔内...
肯尼亚出土的176万年前的阿舍利石器 长白山手斧刚发现时的状况(张福有摄) 近日,考古学家在中国东北长白山区发现了一件旧石器时代石制手斧。经权威专家鉴定,这件手斧距今约有5万年,而且制作工艺精湛,器形优美,是非常标准的手斧,可与西方典型的“阿舍利手斧”媲美。 这件手斧用近于米黄兼淡绿色的火山岩经两面打制修理加工而成,略有使用痕迹。双面与双边均匀对称,体形完整,线条优美。周身布...
意大利考古学家修复罗马斗兽场方案引发争议 本周一,意大利考古学家Daniele Manacorda提出修复罗马斗兽场方案,并引发巨大争议。 罗马斗兽场是公元80年修建的,原来场内铺有木质地板,地板上覆盖有沙子。在19世纪,人们将这些地板和沙子移走了。 今年7月份,考古学家Daniele Manacorda建议应该恢复斗兽场铺设地板的原状,这一建议受到了Dario Franc...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