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元青花的纹饰中融入了不少伊斯兰元素,受到穆斯林传统审美观的影响。作为青花主色调的蓝色,很容易让人联想起天空、海洋、远山、湖泊和冰雪。伊斯兰文化圈中的波斯和中东等地,有相当一部分位于内陆高原和炎热的沙漠中,自然环境恶劣,水是非常珍贵的资源。蓝色会引起人们美好的遐想。与此同时,蓝色又是崇高、深邃、纯洁、透明的象征,蓝色的所在往往是人类知之甚少的领域,如宇宙和深海,散发着神秘、渺茫和静穆,与伊斯兰教所宣...
自从元青花鬼谷子下山图罐拍出了上亿元的价格后, 元青花瓷器更加受到欢迎,成为艺术品市场上受热捧的宠儿。为什么元青花瓷器这么珍贵?它真的有那么值钱吗?我们应该怎样收藏元青花呢? 青花瓷是釉下彩绘瓷,是世界上最著名和瓷器史上生产数量最大的品种。 元朝时期,米纳依彩绘陶器使用含钴的氧化物绘制烧成釉下蓝彩的技术,传到了我国内地,为景德镇制瓷艺人掌握,烧出了纯深蓝色的霁蓝釉和闻名世界的精美的...
本人收藏了一件秋香壬申青花罐,初步认定是件唐代原始青花瓷器。该罐高14.5厘米,口径6.7厘米,底径6.5厘米,是一件较有唐代特点的小罐。据分析,很可能是河南巩县窑的青花瓷制品。河南巩县窑是唐皇家族的官窑,生产的陶瓷器工艺精细,品种繁多。 从此罐的胎质来看,胎质黄中带灰,有很多黑小点和火红色胎斑,胎身很薄,圈足浅脚,凸底无釉。胎质粗而坚硬,声音清脆明亮,与许多唐代青瓷瓶一样,是经1200℃...
元代景德镇青花瓷已经走向成熟的时期,制瓷原料已由传统的瓷石“一元配方”改变采用瓷土加高岭土的“二元配方”法。并在青花烧制上有了新的突破,在胎体上用钴料描绘纹样,然后施透明釉,在高温1200℃左右一次烧成。元青花瓷的存世珍贵,以它独特的制作工艺和精美的纹饰风格,更是受到了世人的收藏兴趣。 器形与胎质:短颈圆口,上腹外鼓至底微内敛,器身颈部附贴塑狮首、象首各一对。此瓶采用分段制作,胎内壁颈部有...
青花,瓷器釉下彩的一种,又名“釉下蓝”、“釉里青”、“白釉蓝花”。先在瓷坯上用钻料描绘纹饰,再上无色透明釉,置于1200℃以上高温还原焰烧而成。呈色稳定,纹饰清澈、明丽、幽雅、永不褪脱。古代所用青花料有珠明料、浙料、石子青和国外“苏泥勃青”、“回青”等。相传创始于唐,宋时加以继承,成熟于元,兴盛于明。在我国瓷器史上沿袭时间最长,产量最大,具有独特的民族风格。 长江中游的景德镇,在隋朝大业年...
英国古陶瓷收藏家和研究哈里·加纳爵士(Sir Harry Garner)在他的代表作《东方的青花瓷器》一书中使用的“早期青花瓷”的概念在青花瓷史研究中是可取的,但他赋予这一概念的时间含义却很矛盾。他在书中列举了元代后期(十四世纪中叶前后)的几件青花器后指出:“把它们看作是早期青花瓷器发展终结的标志是合乎情理的”。本来,这样将元代后期作为早期青花瓷的时间下限是确当的,因为青花瓷正是在此时从不成熟最终...
明朝立国之初,即在已有良好烧造基础的景德镇建立了官窑,专门烧造供皇家欣赏、使用的瓷器。青花瓷器便是其中—个品种。 众所周知,青花瓷器是—种白地蓝花瓷器,是釉下彩,以氧化钴为呈色剂,经高温烧造,白地蓝花的特点应该是白色釉地、蓝色花纹,如果不经细看,几乎所有的青花都是这同一色泽,但历代烧造的青花瓷的蓝色出入颇大,几乎每一个时代都有变化。概括起来,明代的青花瓷器大体上历经了以下几个发展阶段。 ...
旧时对元代青化瓷器研究甚少,人们受清代和民国时期收藏界和古玩行,谈及青花瓷首推永宣,次即成弘。即使在建国以后对全国古代窑址进行科学考古挖掘后编写的《中国陶瓷史》一书,对元代清花瓷器的研究也仅限于初始阶段。 上个世纪五十年代后,美国的波谱博士对元代青花瓷的深入研究,使世人进元青花的多彩世界。而在世间沉睡了七百多年的元代至正十一年款青花龙纹像耳瓶重新被发现和认识,为人们在探索元代青花瓷的道路上...
在中国瓷杂艺术品市场上,青花瓷长期占据着主导地位,元、明以及“清三代”的青花瓷精品在拍卖场上常常能拍出几百万、几千万甚至上亿元的天价。 在古玩市场上,品相好的青花瓷也常常是买家追捧的对象,明清青花瓷身价近来更是成倍上涨,行情可谓始终不衰。如在2001年,上海敬华拍卖公司曾以880万元的价格拍出一件“明永乐青花折枝花卉八方烛台”,4年后,当该烛台出现在北京翰海春拍中时,被藏家以2035万...
江苏省古陶瓷研究会编辑出版的《中国青花瓷纹饰图典》是国内资料最完备的一部青花瓷图典。图典共分人物卷、花鸟卷(上下)、山水卷、铭文款识卷等五卷。图片是从百多名瓷友所藏数十万瓷片中筛选出来的五千幅,经过分类断代解读精编而成。是收藏家、研究家的工具书;也是中国美术史的教科书。人物卷本报已有过介绍,现将花鸟卷上下分批向读者推介。 从青花瓷装饰的发展来看,始终保持着中华民族喜闻乐见的传统风格。青...
我们从青花瓷的胎、釉,以及历代的器形了解了青花瓷的相关演变历史。今天我们主要来讲一下如何从纹饰与绘画风格来鉴定青花瓷。青花瓷器的纹饰与绘画风格,是一部浓缩的绘画史,并具有鲜明的时代风格;研究青花瓷器的纹饰题材和绘画技法,是一专门的学科。掌握其发展演变的规律,对于辨别青花瓷器的真伪,衡量价值的高低,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唐代青花 唐代青花瓷器的主要纹饰为三种类型: ...
“天青色等烟雨,而我在等你,月色被打捞起,云开了结局,如传世的青花瓷,自顾自美丽。”这是周杰伦那脍炙人口的《青花瓷》,短短几句就道出了青花瓷那无尽的韵味。而如今收藏青花瓷也成为了收藏界的一大热门。鉴定青花瓷器应从胎、釉、造型、纹饰、绘画风格、青料的呈色、工艺以及书写款识等几方面入手,分析、了解它的时代特征和发展趋势,从中找出规律性的东西。如果您能懂得怎样鉴定青花瓷器便能从收藏中获得极大的乐趣,也能...
清康熙青花加彩花鸟纹碗,底书“大清康熙年制”楷书款 明万历青花鱼藻纹蒜头瓶,口部书写“大明万历年制”六字横款 明隆庆青花团龙纹提梁壶,底书楷体“大明隆庆年造”款 清乾隆青花八宝纹双耳宝月瓶,足底篆书“大清乾隆年制”款 元“至正十一年四月”青花云龙纹象耳瓶 款识是书写在青花瓷器上的文字资料。记载着器物的制作时代、地点、作者姓名或作坊牌号、定制者的姓名、堂名...
御窑厂烧造的青花瓷器,在中国陶瓷发展史上具有很重要的地位。宣德青花和永乐青花一样,是中国古代青花瓷的高峰,史称青花的“黄金时代”。宣德青花瓷所使用的青花料是进口的苏麻离青。 宣德青花瓷,是明代宣德(公元1426—1435年,明宣宗朱瞻基年号)年间景德镇 宣德青花瓷,是明代宣德(公元1426—1435年,明宣宗朱瞻基年号)年间景德镇御窑厂烧造的青花瓷器,在中国陶瓷发展史上具有很重要的地位...
元代(公元1271~1368年)是中国青花瓷器烧造工艺发展历史上的重要时期。这一时期在前代“釉下彩”等工艺的基础上逐步确立、完善了青花瓷器的烧造技术,并形成了自身的独特风格。到明清时期(公元1368~1911年),青花瓷器已经发展成为中国瓷器中的主要产品。 元代青花瓷器在造型方面具有胎骨厚重,形制巨大的特点。常见的器形有大瓶、大罐、大碗、大盘等,这种造型继承了唐宋(公元7~14世纪)以...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