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青花瓷是景德镇传统四大名瓷之一,与粉彩,玲珑,颜色釉并列为四大名瓷,素有“永不凋谢的青花之称”,被誉为“瓷国明珠”。青花瓷艺术与中国传统的国画艺术非常接近,绘画创作时都是在单一的色彩中追求浓淡,阴阳,虚实,远近的变化和丰富的艺术效果。其较久的是笔法、意境和气韵,追求笔势飞扬,线条流畅,落笔生根达到了淋漓尽致的效果,使青花形成一种幽静,雅致的艺术风格。中国画艺术与陶瓷艺术是密不可分的,只有拥有深厚国...
宣德款的外边装饰特征 釉显肥润,器底釉色泛青,框圈与字有朦胧感。 宣德年号款的青花框或圈,其青花粗细浓淡约显不一。单圈、双圈均有首尾笔锋搭界,青花笔触有色重线叠痕迹。圈中六字双行若以中心线上下左右分割,大明德年四字相比宣制两字挤在上半部,字迹下留圈内空白比上半部多,显得上紧凑下舒展。“年款”字极少靠框圈书写,并且框圈也不倚器足为靠而画。更不见成化朝才有的那种常见环书于高足杯、碗足内...
关于明清时期青花瓷的断代,在许多陶瓷著作中都有相应的叙述,但大多侧重于各朝的具体特征,而对于断代的依据却很少涉及。这些从理论上总结的各朝民窑青花瓷的特征,大体都是正确的,但对于具体器物的断代则需要更明确、更细化的标准。 明清时期民窑青花瓷的断代,特别是对于明代民窑青花瓷的断代,目前处于混乱状态。相同或相似的器物,有时在不同的著作中所断年代早晚差异较大,甚至在同一著作中,有时断代结论也不一样...
在中国陶瓷发展史上,青花瓷器是继青瓷、黑瓷、青白瓷和彩瓷之后,被公认为瓷器艺术的一朵奇葩。从古至今为皇室贵族、达官贵人所青睐。而唐宋青花瓷更被陶瓷界大多数学者所接受,其胎体、釉质、彩色均为上乘,但较完整的上品瓷器却难得一见。近日,笔者有幸拜见了唐宋青花瓷民间收藏家王俊选先生,听他讲述了20多年来研究唐宋青花瓷发展史,饱览了他收藏的唐宋以来的青花瓷珍品,令人耳目一新。 青花瓷起源之辩 ...
早期青花使用浙料,呈色灰蓝,个别发色较灰暗,与顺治青花特点相近。中期青花使用云南省的“珠明料”,这种青花色料提炼精纯,呈色鲜蓝青翠,明净艳丽,清朗不浑,艳而不俗,有的呈宝石蓝色,鲜蓝而不火气,它与明嘉靖青花蓝中泛紫的特征有很大的区别。康熙青花有五个层次的色阶,有“头浓、正浓、二浓、正淡、影淡”之分。这也是康熙青花备受世人推崇的重要原因之一。晚期青花,呈色趋于淡雅,有的泛晕散。康熙朝除了烧造传统的白...
弘治一朝共18年,从史料记载看,官窑的烧造活动并不多,传世实物也较少。从青花瓷器的特征看,弘治青花与成化青花诸多相似,界线不鲜明,如果没有年款,二者较难分辨,古陶瓷界历来有“成弘不分”之说,弘治青花瓷器的特征,只是与成化青花相比较而言,粗看不易察觉。 弘治青花瓷 胎釉:洁白细腻、纯净轻薄。到弘治后期,渐趋厚实,已向正德时期厚胎过渡。釉也为肥厚滋润型,色泽白中泛青(有人又细分为灰青类、...
或淡如碧空,或深如瀚海,虽同为蓝色,却在素白的陶器上幻化出千百种蓝;或线如刀削,或晕如墨染,千百种蓝色构成了一幅幅精妙绝伦的图案。源自荷兰能工巧匠300多年前对中国青瓷的模仿,“代尔夫特蓝陶”如今已经成为荷兰国宝。人们在赏玩之间,依然能感受到这一别样青花透露出的相似韵味。 日前,记者驱车前往因出产蓝陶而被誉为“欧洲瓷都”的代尔夫特,拜访了荷兰最为著名的皇家代尔夫特蓝陶工厂。 据该厂...
青花瓷是瓷器大家庭中的一个品种。所谓“青花”,青者,乃青色之意,而花者,则为花纹。这些瓷器或单色,或三彩,品种繁多,釉色丰富。 在我国源远流长的陶瓷文化中,汇聚着千姿百态的陶瓷器,而其中的瓷器更是“独领风骚千百年”。这些瓷器或单色,或三彩,品种繁多,釉色丰富。特别是傲立于世界陶瓷艺术之林的青花瓷,更以其独特的风韵受到人们的青睐。 回眸历史青花瓷是瓷器大家庭中的一个品种。所谓“青花”...
元青花瓷的胎由于采用了“瓷石+高岭土”的二元配方,使胎中的Al2O3含量增高,烧成温度提高,焙烧过程中的变形率减少。多数器物的胎体也因此厚重,造型厚实饱满。胎色略带灰、黄,胎质疏松。底釉分青白和卵白两种,乳浊感强。其使用的青料包括国产料和进口料两种:国产料为高锰低铁型青料,呈色青蓝偏灰黑;进口料为低锰高铁型青料,呈色青翠浓艳,有铁锈斑痕。在部分器物上,也有国产料和进口料并用的情况。器型主要有日用器...
我国古代青花瓷绘画装饰清秀素雅,瓷器底部的文字,图案款识种类繁多,有山水人物、龙凤花鸟、鱼虫走兽、诗文、博古等。各个时期的图案、款识均有鲜明的时代特征。下面就以几个青花整器和瓷片来解读青花瓷的画意。 春夜宴桃李园 一件康熙年的青花笔筒(图1、图2)和一件康熙年的青花棒槌瓶(图3、图4),画的是同一个题材: “春夜宴桃李园”。这是著名散文《春夜宴桃李园序》的画意,作者为大诗人李白,此序大约作于...
艺术品收藏市场盛况空前,瓷器板块独领风骚。从著名的价值2.283亿元人民币元青花鬼谷子下山图罐;到世界仅有4个的珐琅彩瓷瓶;价值2.07亿的清干隆粉彩“万寿连延”葫芦瓶。几年前,央视节目“走进科学”以《天价瓷片》为题,随后刮起一阵瓷片风。业界中常说,收藏瓷器需从瓷片入手,当高级瓷器求之而不得时,瓷片也成了珍贵的收藏品。北宋五大窑的瓷片、明清官窑瓷器的瓷片,还有大名鼎鼎的“元青花”瓷器的瓷片。 ...
中国瓷杂艺术品收藏市场中,青花瓷一直比较突出,随着身价的沉淀,更是成倍上涨。在今年的某春季拍卖会上,一件“元青花釉里红螭虎耳方口扁瓶”最终以6325万港元成交,成为此次拍卖成交价最高的拍品。不难发现,元明清时期的青花瓷精品经常能够拍出几百万、几千万甚至上亿元的高价。 对此,相关专家表示,元明清时期的青花瓷目前市场依旧行情火热,且极具升值潜力,尤其是文房四宝、瓶件等适合书房摆设的瓷器,倍受藏...
近年来青花瓷一直是各大拍卖行的“座上宾”。屡拍天价的背后也吸引了众多藏家入市。专家提醒,虽然目前青花瓷收藏仍是热点,但藏家切勿盲目投资,对于鉴定意见也不可轻信。 民间鉴定多靠传统“眼学”,但每个人的文物修养及知识储备不尽相同,因而对文物真伪的鉴定往往没有定论,再加上各种赝品流入私人博物馆的情况也比较常见。国内尚无“毫无争议”的文物鉴定方法,因而一般藏家更不能轻信青花瓷鉴定的结果。鉴定队伍混...
元青花大罐(藏于天津博物馆) 近30年来,随着国内外研究、收藏元代青花瓷器热潮的不断升温,其市场价位已今非昔比,动辄就要千万元之巨。与此同时,当代景德镇瓷器制造业对仿制元青花的热情也与日俱增,各种元青花的仿制品不断问世,并由当初的低档产品逐步向高档仿品发展。那些高仿品,其价格少则数万元,多则数十万元,乃至上百万元。可以讲,他们制作的“高仿品”无一不是用来打行家、专家之“眼”的。在现今古玩市...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