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拍卖盛会,墨海腾欢。由安徽省文化艺术品交流协会主办、安徽盘龙企业拍卖集团有限公司承办的2014年秋季艺术品大型拍卖会于2014年11月30日下午6点30分在合肥稻香楼宾馆东楼一楼大会厅重槌落幕。 安徽盘龙企业拍卖集团有限公司历时近四个月,征集两千多件作品中甄选出中国书画、古董珍玩等940件,其中书画作品632幅,古董珍玩308件,这是安徽盘龙企业拍卖集团有限公司艺术品拍卖史上作品数量最多,...
近年来,宣城市高度重视文物保护工作,针对我市文物大市特点,应对城镇化进程加快和文物市场逐利行为对文物保护工作的全面挑战,做了大量工作,文物保护工作得到稳步推进。 全市各级文物行政部门利用免费开放博物馆、纪念馆等机构,举行公益鉴宝活动、组织编写文物普及读物等形式对公众开展文物知识宣传。同时通过各种媒体,结合利用国际博物馆日、文化遗产日和文化下乡等活动,配合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和打击文物犯罪等专...
《牡丹兰石图》 绢本,设色,纵112.5厘米,横57厘米。 这是一幅以牡丹为主体的花卉画。在唐代以前,并无“牡丹”之名,此类植物统称为芍药,唐时方将芍药类中的木芍药更名为“牡丹”。牡丹花拥有独特的魅力,深为人们喜爱。唐时,以长安(今陕西西安市)的牡丹最有名,唐诗中赞诵牡丹的诗歌比比皆是,如著名诗人刘禹锡的《赏牡丹》:“庭前芍药妖无格,池上英蕖净少情。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
《丁香花图》 纸本,设色,画面纵88.5厘米、横26.5厘米。 画面上两枝丁香如同一对姐妹般相依相伴,花朵清逸,绿叶倩秀。大部分叶子呈卵圆形,花则是淡紫色,给人以赏心悦目的春情和春意,让人体悟出陈淳浅色淡墨的画风,感觉到他崇尚朴素、明快、典雅、含蓄的意韵,不失为上品。 画上部题行草五言诗一首,诗曰: 春是花时节,红紫各自赋。 自无薄脂粉,适之表贞素。 ...
《秋葵图》 纸本,纵39厘米、横47厘米。 葵属菊科草木植物,有锦葵、蜀葵、秋葵等数种。稍观此画中之葵叶,可知此葵当属鸭脚葵。奇特的是此画面上,既无题画诗,又无落款,仅钤有“陈氏道复”白文印和“白阳山人”朱文印。用潘天寿《中国绘画史》所述“道复专精花卉,一花半叶,淡墨欹豪,疏斜不乱,咄咄逼真,倾动群类”的评说,来细观、揣摩此画意境是最恰当不过的了。从其简散粗犷的意境和笔法来看,此画...
【记者探馆】 尊贵的天外来客 27日的安徽省地质博物馆内,只有少数工作人员在忙碌。馆方介绍,博物馆内各区域已经准备妥当。 恐龙厅里巨大的恐龙化石 记者首先来到地球展厅,该厅主要是运用现代化的科技手段,以场景的形式模拟火山喷发、风化运动、冰山运动等地球的内外动力作用,并以多媒体结合图片及文字说明的形式重点介绍了安徽大别山的造山运动和中国地震带分布图。 ...
位于东至县境内的华龙洞古人类遗址日前结束第二次考古发掘。经过近两个月的野外作业,考古工作取得了重大发现。不仅再次发现人类化石,还发现并采集了一批动物化石及若干古人类加工使用过的石制品,发现了古人类生存活动的证据。 “安徽周口店”再发掘 东至华龙洞古人类遗址在我省乃至全国都广为关注,在2006年的考古发掘中,曾发掘出化石8万多件,并发现了两块疑似人类头盖骨碎片化石,以及一颗疑似人类前...
11月中旬,由省文化馆、青阳县文广新局、青阳县文联共同主办的“青阳县美术书法展”在安徽画廊展出。此次共展出来自青阳县70位作者的72幅书画作品,展示当地厚重的人文特色和艺术风采。青阳山水景观秀丽,古迹众多,人文景观十分丰富,素有“诗文之地”“书画之乡”“戏曲之乡”的美誉。
安徽的早期生命、巢湖鱼龙、模拟化石挖掘现场……安徽商报记者昨日获悉,在经过一系列调整后,省地质博物馆将于本月28日起正式免费对外开放。届时,市民将看到比以往更加新颖的布局、更加丰富的展品,并在互动娱乐中学习到丰富的地质知识。 记者核复 据了解,位于合肥市政务新区安徽文博园内的省地质博物馆总建筑面积26500平方米,展示部分面积16500平方米,是我省唯一的自然科学类博物馆,国内最大...
我省首家民办丝绸专题博物馆—华夏丝绸博物馆日前在阜阳建成。该馆是集丝绸博物馆、产品设计研发、丝绸终端产品展示等功能为一体的综合性体验馆。场馆面积6000平方米,展馆面积4710平方米,藏品600件,将免费向社会公众开放。
大湖名城的合肥,持续发力环巢湖旅游。记者了解到,多个古镇改造修复升级工作正在推进中,如果说三河古镇是“老树开新花”,那么长临河老街就是“旅游新贵”,而柘皋老街则是“待嫁闺秀”。 浆声灯影里的小南河 安徽商报记者从三河古镇旅游办了解到,三河大捷展览馆、小南河水上游项目,均将于今年年底全面建成迎客,同时,三河古渡码头预计明年5月份将全面投入使用。 据三河古镇旅游办相关负责人介绍...
国庆期间,安徽博物院举办了丰富的节庆活动。 10月1日至2日,安徽博物院小志愿者宣讲团在多媒体室连续开讲。二十多名小志愿者为广大市民宣讲了一系列历史人文和爱国主义题材的内容。这是该院小志愿者第一次以团队的形式对公众进行宣讲,小志愿者们通过宣讲传播了文化也加深了自己对历史文化的认知和理解,两天的宣讲活动受益观众达300余人次。 10月2日也是传统的重阳佳节,上午小志愿者宣讲活动结束后...
新发现的齐云山石刻 日前,记者从安徽省黄山市休宁县文物局了解到,当地文物部门近日在齐云山景区天桥岩附近发现了一处石刻。经专家考证,该石刻为中晚唐时期的作品,距今已有1183年历史,是齐云山景区迄今为止发现的最早石刻。 据休宁县文广新局局长程声长介绍,此次发现的唐代石刻主体为一位女性礼佛的岩刻画,宽60厘米,高80厘米。画中女子衣饰华贵,仪态虔诚,双手合十做拜佛状。旁边的文字刻痕模糊,...
时值“九一八事变”83周年,18日上午9时18分,合肥上空拉响了防空警报。同日,安徽博物馆首次展出安徽1937—1945抗日档案。 记者在现场看到,展览分成“日寇侵皖、滔天罪行、奋起抗战、抗战胜利”四大版块,展出了76幅日军侵略安徽各地、安徽军民反抗并取得胜利的历史图片。此次展览以原始的、铁的证据,公布日寇铁蹄践踏安徽,烧杀淫掠,在安徽犯下的累累血债。 安徽省档案馆副馆长程潜龙表示...
日前,国务院公布第一批国家级抗战纪念设施、遗址名录,其中我省大通万人坑教育观和新四军军部旧址纪念馆入列。值得一提的是,位于泾县的新四军军部旧址纪念馆不仅见证了中华儿女抗日的英勇事迹,也留下了日军穷兵黩武的罪证。 新四军旧址纪念馆位于皖南泾县云岭镇,是重要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如今已经免费对社会开放。记者昨日联系上新四军军部旧址纪念馆副馆长甘桐文,得知该馆刚刚入选第一批国家级抗战纪念设施,她十...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