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今年3月中旬,嘉峪关魏晋墓南墓区保护设施建设工程全面开工。 新城魏晋墓位于嘉峪关市区东约18公里的新城镇,在近13平方公里的地域内分布着魏晋时期的古墓葬一千余座,素有“地下画廊”之称,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近年来,新城镇一带农田开垦迫近魏晋墓南墓区,加之墓区西邻嘉东工业园区,东邻村庄、耕地,常年有车辆及行人穿梭于墓区之间,给魏晋墓文物保护带来了难度。为此,嘉峪关市启...
8月1日上午,由著名诗人贺敬之亲笔题写馆名的新疆新辉红色记忆博物馆在昌吉市二六工镇正式挂牌,曾担任毛主席警卫员的柏灵等几十位老一代革命工作者专程前往表示祝贺。 新疆新辉红色记忆博物馆由乌鲁木齐铁路运输法院立案庭庭长、民间红色藏品收藏家华新辉创建。该馆占地700平方米,目前已收藏各类图片、文献、实物等达13000余件,许多都是从各革命圣地直接搬来的实物,不少是先烈们当时实际使用过的物品,具有珍...
编者按:在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83周年即将来临之际,我们选择了一组解放军成长壮大历史上的一些见证物品,定格战火纷飞的年代,重温珍贵的历史记忆。 真实记录了自1946年7月至1949年6月 解放战争胜利的光辉历程—— “解放战争三年战绩” 精装画册 南昌是军旗冉冉升起的地方,瑞金是“八一”建军节诞生的地方。“...
在上海有一家独特的博物馆,这里没有多少价值连城的藏品,却凝结着几代人的留学记忆;这里没有戒备森严的警卫,而是很多人的“家”;这里不仅展出“物”,也会把“人”当做展览的一部分……这就是上海中国留学生博物馆。中国留学生博物馆的“镇馆之宝”——千年古树根,它似乎...
笔者自东城区文委获悉,该区利用各个街道自身的资源,已经建设和规划了8个百姓身边的社区博物馆。老百姓走进胡同,就能看自己身边的故事。 “好!”“加油!”……循着声,推开史家胡同24号的大门,一座古色古香的两进中式小院内,旁边的还在装修,一群年轻人就在院当中玩着“羊拐”。深棕色的木色窗门和老北京特色的...
日前在韩国光州召开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记忆工程国际咨询委员会第十一次会议上,我国申报的《西藏元代官方档案》和《侨批档案——海外华侨银信》成功入选《世界记忆名录》。就侨批档案为例,虽然申遗工作历时三年半,但侨批从民间保护上升到政府层面却经历了漫长的过程。申遗成功固然可喜,但文化坚守尤为可贵。 世界记忆工程是199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起的,是世界遗产目录保护项目的延伸,侧...
照相机如今早已不是什么稀罕东西了,就连专业单反相机也已经“走”进了普通人家。不过,要提起老相机,倒成了新鲜玩意儿。今年65岁的王凤海用20多年收藏了近百台老相机,留住了一个黑白色的世界。 这些老相机被分类成列在3个玻璃柜里,不仅有国外的哈苏、徕卡、蔡司等珍品,也有我国的东方、幸福、七一等孤品,几乎囊括了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国内外各大知名品牌的老相机。其中,有皮腔式相机,还有折...
1958年北京河湖规划图(护城河呈现完整的“品”字结构)。 1959年拓宽疏浚后的东护城河。 上世纪20年代的北护城河。 1922年的南护城河。 1913年西便门外护城河边钓鱼人。 19世纪东便门漕运码头。 “运河般宽阔的护城河,是这幅风景画的主体,岸坡下有幼童在芦苇中像青蛙一样玩耍,水面上浮游着群群白鸭,溅着水花,发出嘎嘎的声音...
5月19日,西安碑林博物馆开展了“走进碑林 追寻记忆”教育活动,来自户县小学的五十多名小学生参加了此次活动。孩子们兴致勃勃的走进西安碑林,了解了中国汉字的发展、碑石的演变以及书法的艺术魅力。参观中,他们不仅感慨碑林九百多年的历史变迁,更对书法文化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为了让孩子们真切的感受优秀传统文化,使他们能够在博物馆中感知中华历史,追寻文化记忆。讲解员以生动形象的表达方式,穿插知识问答、历史故事等...
在北京,大大小小的胡同纵横交错,织成了荟萃万千的北京城。胡同深深,胡同深处是无数温暖的家,这就是北京人对胡同有特殊感情的根本原因。因此,有人称古都文化为“胡同文化”,此话实不为过。胡同作为北京古老文化的载体,具有一种永恒的魅力。北京的胡同历经数百年的风雨沧桑,记载了历史的变迁、时代的风貌,它是老北京人生活的象征,更是北京古老文化的体现。趁着周末去北京的胡同里游逛下,感受下老...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