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日前,湖北省文物局组织专家赴湖北大冶铜绿山四方塘遗址,对其2014年度的考古成果进行验收并进行学术讨论。专家们一致认为,四方塘遗址发现的冶炼遗迹、墓葬等,是铜绿山考古发掘41年来乃至整个中国矿冶考古史上的一次重大发现,在许多方面填补了中国矿冶考古的空白。 四方塘遗址是2012年专家在对铜绿山古铜矿遗址博物馆新馆建设选址时发现的。它的东、南、西三面被山冈环抱,中部为冶炼遗址区,东南为墓葬区,...
省局领导发言 为规范湖北省文物保护项目管理,提高文物保护项目申报、审批和实施工作质量,2月3日湖北省文物局在武昌举办了全省文物保护项目管理培训班。各市、州、直管市及神农架林区文化(物)局、省直文博单位、辖区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县(市、区)、具备可移动文物修复资质和考古发掘资质单位的分管领导和负责相关工作的同志,以及省文物局机关各处室代表共200余人参加了培训,作为国保单位“霸王坟墓群”...
29日,记者从湖北省第十二届人大三次会议上了解到,来自湖北恩施的代表提出要在2015年积极开展恩施咸丰唐崖土司城文化保护工作,保护少数民族特色文化,打造生态旅游、红色旅游、民俗旅游、养生度假四位一体的旅游扶贫示范区。 “唐崖土司城的保护和建设,对于湖北打造文化高端品牌、填补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文化元素空缺,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据介绍,唐崖土司城遗址位于咸丰县尖山乡唐崖河畔,是湘鄂渝黔地区城...
1月21日至23日,湖北省首届民办博物馆馆长培训班在武汉举办。国家文物局博物馆与社会文物司司长段勇,湖北省文化厅党组成员、省文物局局长黎朝斌,省文物局副局长赵令珍等出席开班仪式。全省42家登记备案的民办博物馆馆长及业务骨干共60余人参加培训。 黎朝斌在开班仪式上指出,全省民办博物馆发展迅速,成为博物馆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要加强博物馆运行管理、着力博物馆功能发挥,促进全省民办博物馆朝规范化、...
湖北宜昌现清代古墓群 湖北宜昌现清代古墓群 湖北宜昌现清代古墓群 1月22日,湖北宜昌点军区相关部门对在当地发现的清代古墓群进行研究。日前,宜昌点军区在打通土城乡连接联棚乡道路的过程中,由于开山修路,发现了一处清代古墓群。 湖北宜昌现清代古墓群 湖北宜昌现清代古墓群 该古墓群位于土城乡安梓溪村的一处山坡,共有7处墓葬和7块石碑,其中2块石碑周身布满青苔,字迹...
记者18日从湖北荆州望山桥一号楚墓考古现场获悉,在楚墓东墓室和西墓室出土的两柄青铜剑完好无损,其中一柄青铜剑剑格处镶嵌有绿松石。专家分析,两柄青铜剑的考证工作,将为探索吴越兵器出自楚国之谜提供新线索。 为了确保文物安全稳妥,目前出土的两柄青铜剑尚未出鞘。至于出土的两柄青铜剑是否为越王剑,以及青铜剑为何时所铸,何人所用,有无铭文等疑问,有待下一步研究考证。 目前,从墓室发现了一枚有依...
经过近3个月的考古发掘,湖北荆州望山桥一号楚墓的田野发掘工作已基本完成。累计发掘出土文物600余件(套),包括大量漆木器、玉器、青铜剑以及竹简等。这些文物距今已有2000多年历史。 望山桥一号楚墓考古队领队、荆州博物馆副馆长贾汉清19日介绍,2014年10月中旬,在荆州望山桥一号楚墓考古发掘及文物保护领导小组的组织下,考古发掘工作正式开始。经过近3个月的努力,2015年1月7日,墓坑填土清...
记者从湖北省襄阳市获悉,日前,当地考古人员在清理一处古墓时发现了5颗五彩舍利子。据专家介绍,目前国内古墓中出土五彩舍利子还属罕见,极具研究价值,目前出土文物已存放于博物馆。 襄阳市考古所所长陈千万告诉记者,考古人员在清理当地岘山脚下的一处墓葬时,在古墓墓顶上意外发现了一个绘有图案的八角形佛龛。佛龛中装有5颗大小不一且形状各异的晶体颗粒,这些晶体颗粒外形像绿豆,最大一颗直径约30毫米,在灯光...
1月12日,湖北宜城警方宣布,经蹲点守候、围追堵截, 打掉 “2014.12.10”盗掘 古墓葬 流窜盗掘 古墓葬 团伙 ,抓获正在实施盗掘 古墓葬 的辽宁省籍犯罪嫌疑人王某等3人,收缴作案车辆、探灯、洛阳铲、绳索、排水通风设备、运土设备等大量作案工具。 2014年12月10日,宜城警方获悉,宜城郑集一带有人盗窃古墓,警方高度重视,立即安排警力部署落实。 远在春秋战国时期,宜城郑集...
舍利子(韩旭摄) 舍利子在佛教中受到至高的尊敬和供奉。半个月前,市考古队员在清理岘山脚下的安乐窝墓葬时,发现了5颗五彩舍利子,目前已存放于市博物馆。 昨日,市考古所所长陈千万介绍,半个月前,他们在清理岘山脚下的安乐窝墓葬时,在墓顶上意外发现了一个绘有图案的八角形盒。盒中,装有5颗大小不一且形状各异的晶体颗粒和一枚刻有“金玉满堂”字样的钱币(如图)。去年12月25日,“第二届襄阳道安论坛”迎来百...
2015年1月5日,湖北省考古所发布最新考古成果,在枣阳市郭家庙墓地曹门湾墓区,发现西周晚期至春秋早期墓葬群,其中一号墓为早期曾侯墓。经抢救性发掘,出土了我国最早的瑟和编钟架等大型乐舞遗存,填补了西周至战国早期500年间大型乐舞发展史空白,进一步证明曾国是周代礼乐文明的正统代表。记者昨日在现场看到,郭家庙墓地位于枣阳市吴店镇东赵湖村一、二组,总长1500米,东西宽800米,分为郭家庙墓区和曹门湾墓...
截至昨日下午4时,郭家庙墓地曹门湾墓区一号墓已出土了20多枚玉质海贝。考古专家胡刚博士说,通过仔细观察,可发现这些小巧玲珑的玉质海贝上还有精美的雕纹。同时,在海贝中心线上多见小孔,推测可能是作为佩戴所用,目前发现20余枚。 据介绍,玉质海贝从新石器时代开始,到夏、商、周三代,就作为珍宝出现在各地遗址、墓葬里。海贝由于其形体较小,便于携带,所以在当时也常被当作等价的媒介物,穿系成“朋”用于商...
(2005年11月26日湖北省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八次会议通过 2005年11月26日湖北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告第54号公布 自2006年2月1日起施行) 第一条 为了加强对文物的保护、利用和管理,促进我省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和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省行政区域内属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第二条规定...
湖北省博展厅内仍在展出的部分梁庄王墓文物,部分金凤簪的位置已空出胡冬冬摄 大英博物馆明代特展展厅一角王纪潮摄 元旦期间,去湖北省博物馆参观的游客发现,三楼的常设展厅“梁庄王墓——郑和时代的瑰宝”里,部分展柜展品空缺。记者采访获悉,这部分明朝早期文物精品,外借到大英博物馆,正参加该馆举办的“明:盛世皇朝50年”大型中国特展。特展当地时间5日结束,文物将于近期归国。 特展20...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