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大理学院学报》2014年09期 【摘要】云南祥云县红土坡石棺墓发掘出土了大量的铜器。这些铜器制作精美,类型丰富,堪称洱海区域青铜文化的典型代表。为进一步研究祥云红土坡石棺墓出土铜器的制作工艺,对20世纪80年代两次发掘祥云红土坡石棺墓所出土各类铜器(包括剑、矛、钺、斧、锄、动物模型、杖首)进行了成分分析,并对其制作工艺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祥云红土坡石棺墓出土的铜器材质主要是红铜或低...
《安徽文学(下半月)》2014年11期 【摘要】人兽母题是商周青铜纹饰中比较特殊的一类,数量虽不多,却分布广泛,形象特殊,内涵丰富。本文结合学界对人兽母题青铜器的已有研究,立足于图像,运用文化因素的分析方法,试图找出不同地域、不同族属出土的人兽母题的青铜器之间的关系,分析这一主题在不同时空的差异性及其社会文化功能。 【关键词】商周青铜器;人兽母题;文化功能
《考古与文物》2015年02期 【摘要】商周家族墓地所见复合族徽铜器墓葬分为三类,墓葬形制均为长方形或近似长方形的竖穴土坑,均以木棺或棺椁为葬具,随葬有1套或2套青铜礼器,墓葬分布主要见于殷墟地区,墓葬位置大多位于所在墓区或墓组边缘,墓葬排列常见为男女“异穴并葬”。这些情况说明,复合族徽很可能是族氏分化或族氏联姻关系的反映,而不是通常所理解的族组织。 【关键词】复合族徽铜器墓葬;葬...
来源:《长江大学学报(社科版)》2015年02期 【摘要】出土铜器铭文所记史实,曾国为姬姓诸侯国,其始封者当为南公。如果将南公与聃季载联系起来,则有许多新的发现,颇能解释曾国墓地出土日名铜器这一罕见现象。根据叶家山日名铜器使用规律和文献记载,不仅可发现曾国的始封君南公即为周文王第十子聃季载,聃季载当为父癸,周武王姬发当为父乙;还能发现叶家山曾国墓地中两位已知私名曾侯,一位未知私名曾侯和一位...
为庆祝第39届“国际博物馆日”,宝鸡青铜器博物院围绕“博物馆致力于可持续发展的社会”主题,通过举办展览、讲座和教育活动,不断创新活动形式,提高“博物馆日”的宣传力和影响力。 本次博物馆日系列活动,全部由宝鸡青铜器博物院主办。为了使宣传活动达到更好的效果,吸引广大民众踊跃参与,5月18日当天,青铜器博物院取消周一闭馆,照常免费开放,推出定时免费讲解,并引进秦晋之好——“山西出土周代文物精华展...
5月11日,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公布在宜川虫坪塬墓地的考古收获,陕北高原首现周代车马坑。 虫坪塬墓地位于延安市宜川县,处于县城西南10公里的丹州镇虫坪塬村,东距黄河约30公里。墓地分布在两条冲沟间的狭长黄土塬上,地势由西北向东南缓倾,面积约14万平方米。因被盗掘破坏,陕西省考古研究院经国家文物局批准,从2014年5月开始对该墓地进行考古勘探和抢救发掘,11月初田野工作结束。 根据墓葬分布及地势情况...
上世纪八十年代,深圳老板洪大超(化名)投资3500多万元收藏了一系列商周青铜器和元明青花瓷器,相隔20多年后的2012年,他开始着手筹建华夏文物博物馆。筹建博物馆的前提是鉴宝,于是,就有了—— 4月24日,周五。从武汉开往深圳的G1013次列车到站时间是下午5点,但洪大超和记者4点不到就来到深圳北站,等着国内知名青铜器修复专家方国荣的到来。 尽管记者事先说好接待队伍不要浩浩荡荡,但...
《秦晋之好—山西出土两周文物精华展》今日亮相宝鸡青铜器博物院。展览以山西出土的周代文物为主,共计展出珍品文物106件(组),展期两个月,市民可免费参观。 此次展览由宝鸡青铜器博物院和山西博物院、山西省考古研究所共同举办,是山西文物首次在陕西集中亮相,展出文物包括晋侯 壶、人首神兽纹玉戈、金铺首衔环等青铜器、玉器、金器三大类。展览将分为“华夏一脉”、“共图霸业”、“九州合一”三个单元,展示晋...
4月15日,由山西博物院和宝鸡青铜器博物院共同举办的《凤鸣岐山——周原青铜艺术展》在山西博物院一层临展厅亮相。 宝鸡,古称陈仓,位于八百里秦川西部,南临散关通巴蜀,北越阪陇接甘青。曾经创造了光耀史册的周秦文明,是誉满中外的“青铜器之乡”。20世纪50年代以来,宝鸡市周原一带出土了大量的西周青铜器。以周原为核心的整个宝鸡地区出土的青铜器,年代之久、范围之广、数量之大、种类之全、精品之多、铭文...
伯各卣 牛首斜枓 蒸锅 “小火锅” 匜 龙凤纹禁 有你好看 亲,看过山西博物院的“晋国霸业”展览吗?那里面的青铜器件件是精品,单独拎出来任何一件,绝对秒杀一切。但是,这回素有“青铜器之乡”的宝鸡市青铜器博物院带着132件绝世珍宝来了,这些代表着古代文明的物件,在历史的瓦砾中生成了一幅极具冲击力的印象派画卷,为啥这么说呢?因为这批青铜器有丰富的信息,你可...
伯各卣 有你好看 亲,看过山西博物院的“晋国霸业”展览吗?那里面的青铜器件件是精品,单独拎出来任何一件,绝对秒杀一切。但是,这回素有“青铜器之乡”的宝鸡市青铜器博物院带着132件绝世珍宝来了,这些代表着古代文明的物件,在历史的瓦砾中生成了一幅极具冲击力的印象派画卷,为啥这么说呢?因为这批青铜器有丰富的信息,你可以通过这些物件了解到3000多年前古人的生活,知道这些名字繁杂、形状各异...
图为国宝重器“何尊”。田进摄 宝鸡青铜器博物院馆藏青铜器田进摄 “丝路寻梦?人文陕西”采访活动走进宝鸡青铜器博物院。田进摄 8日,由陕西省委宣传部、陕西省委外宣办等组织的“丝路寻梦•人文陕西”采访活动正在宝鸡进行。活动过程中,记者探访了全国最大青铜器博物院宝鸡青铜器博物院,国宝重器“何尊”铭文里出现最早的“中国”两字。 陕西宝鸡是周秦文明的发祥地,自汉代以来,青铜器在宝...
一个铜锈斑斑所呈现的整体颜色和组构特征与中国古代青铜器“斧钺”外观极为相似的龙头凤尾青铜器,在新疆若羌县米兰遗址被发现,经若羌县文物局调查、研究、收集资料对比,初步命为“钺”, 这是若羌县地区近年来出土十分罕见的青铜器。 “钺”,钺是商周时代重要的礼器之一,也是一种兵器。据考证,这种器物是由石斧等工具演变而来的,在青铜器中更强调华丽、美观的特质,被当做权力象征、威严的礼仪用物,估称“权杖”...
若羌县米兰遗址出土的龙头凤尾青铜器(通讯员廖斌摄) 若羌县境内的米兰遗址,日前发现一件龙头凤尾的青铜器,初步确定其制造年代为汉代以前。 昨日,若羌县文物局相关负责人在电话中表示,该件从米兰遗址发现的青铜器中间带圆孔,直径2.6厘米,一头似扇形的斧,宽8.4厘米,上方有镂空的V字形花纹,另一头似锤,呈椭圆形,同样带有镂空花纹,整个青铜器呈龙头凤尾状,做工精细、保存完整,长15.2厘米,重量319...
近日,新疆米兰遗址的工作人员在文物巡视工作中偶然发现了一件潜藏于黄土之下、部分已裸露在外的龙头凤尾青铜器,现文物专家鉴定,是新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若羌县近年来出土的一件十分罕见的古文物。 据若羌县文物局相关负责人介绍,经文物局研究、比对资料,此物初步命为“钺”,制造年代应为汉代以前。目前,疆内及全国各地博物馆中,还没有类似米兰遗址出土的这种罕见青铜器,它的种类、制造年代和用途等,还需专家进一...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