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7月29日,位于广州市中心地带的遗迹。 广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近日对该市东风中路与仓边路交界处发现的古代遗迹进行抢救性发掘,一批陶器和建筑遗迹重见天日,最早可追溯至东汉时期。此次考古发掘表明,该区域东汉时已有人类居住生活;而明代以后,这里已成为广州城区范围,更是人类聚居区。
7月29日,位于广州市中心地带的遗迹 广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近日对该市东风中路与仓边路交界处发现的古代遗迹进行抢救性发掘,一批陶器和建筑遗迹重见天日,最早可追溯至东汉时期。此次考古发掘表明,该区域东汉时已有人类居住生活;而明代以后,这里已成为广州城区范围,更是人类聚居区。新华社发
□本报记者 钱欢青 闵子骞墓园如今已经免费开放,市民到墓园参观时,可以看到闵子骞祠堂和众多石刻。大家可以看到的是墓园地表的东西,而事实上,在如今的闵子骞祠堂东侧的地下,还埋藏着一个神秘的古墓。 在2000年重修闵子骞祠堂的工程中,一座在地下埋藏了近2000年的东汉大墓被唤醒。这座东汉贵族墓是当时济南市区内发掘的最大一座东汉墓,它的发掘,廓清了济南汉墓群的分布,对了解济南历史,具有重要的意义,而其中...
大型镂空熏炉盖,制作精细,高达30厘米,北宋时期遗物,为广州首次发掘。 实习生林宏贤南都记者冯宙锋摄 南都讯 记者石静莹 经过长达5个月的发掘,在东风中路和仓边路交界的停车场内,深达5米的考古土层,从下到上展示了这一地区2000余年的变迁。宽达5米的汉代木构水渠、宋以前的高规格建筑、近40眼水井和400件可修复的文物,都见证了这一地区的历史变迁。 该考古工地南边100米为上个世纪发掘的宋代城墙...
19日傍晚,在位于长山路桥东边的国购广场工地上出现一座汉墓,这对研究古相城城外墓葬的分布及汉代社会有一定的意义。 当天傍晚,记者赶往现场。在7号楼地基前,记者发现在一大片已经挖掘的工地上,横放着2块汉画像石,周围泥土里随处可见残缺的砖头和瓦片。在距离汉画像石大约5米的地方,零散地分布着一些汉砖,考古人员正在现场进行查看。 工地上的工作人员魏先生说,当天下午,工人是想在这里修一条便道,施工的时候...
12日下午,从山水锦城工地传来消息,在施工过程中,一座古代墓葬现天,据赶至现场的考古专家分析,这座古墓葬的年代很可能是东汉的,在我市尚不多见。 记者在位于西湖镇的这处工地看到,偌大的探方内,半圆形的砖石券顶耸立在眼前,墓葬的主体部分大半埋在土中,从外部来看,砖石墓呈柱体状,虽已历经千年,但砖体完整无缺,砌就的痕迹清晰可辨。 尽管如此,但考古专家通过现场勘测发现,墓葬曾遭盗掘,在现场并发现有一处...
6月10日晚,蚌埠市禹会区滨河西片区11号地块建设工地上,施工人员在土方开挖中发现了一处古代墓葬。经当地文物部门初步鉴定,此墓为东汉至南北朝时期的平民墓葬。蚌埠市文物部门从墓内清理出大小7件文物,其中有四件为越窑瓷器。对于外界质疑“周围可能有墓葬群,为何草草复工”一说,蚌埠市文物部门负责人表示,他们会安排人员进行现场监控。
近日,重庆郊区外长江边上的一座葡萄园成了人们关注的焦点,考古队员在这里发现了一座东汉到六朝时期的砖室墓葬,并随之出土了一口罕见的陶制棺材。 6月11日,记者来到位于重庆市大渡口区跳蹬镇石盘村的古墓所在地,看到已被考古人员清理干净的墓址现场散落摆放着几件陶器以及一口陶棺,墓室墙壁上,精致的雕刻清晰可见。据考古人员推断,该古墓为东汉到六朝时期的砖室墓葬,共发掘出约25件随葬品,包括陶、铜、铁等,以陶...
昨天,山水锦城四期工地施工现场发现一处砖室墓葬群。据市文物部门初步判断,该墓葬群年代为东汉时期,共有四座砖室墓,如此形制、数量的墓葬,在扬州考古史上极为罕见。 施工现场,两座砖室墓墓顶已露出地面,其中一座外露面积较大,可清晰地看到半圆形的砖石券顶,砖体完整无缺,堆砌痕迹清晰可辨。 据市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长束家平介绍,接到施工单位报告后,考古人员立即赶赴现场并进行勘探,发现该处墓葬群共有四座砖室墓...
57岁的台商谢克振从一堆破旧的锦盒里小心翼翼地端出他的“宝贝”,一件器形精美的东汉时期辟邪玉雕。这件18年前以50万元港币价码入手的藏品,现在已被专家估值到1000万元人民币。但令谢克振感到困惑的是,古玩的变现难度之大远超想象,专家建议民间藏家应通过正规渠道流通藏品,而且出手时机的选择也非常重要。 50万港币淘得“稀世珍宝” 在东莞桥头一栋外表普通的民宅内,库房内堆满了谢克振多年来收集的古...
大渡口区跳磴镇石盘村发掘出的东汉墓群。 记者 熊明 摄 保存完整的汉代陶棺。 本报讯 一处平淡无奇的江边葡萄园,竟然藏着我市主城区今年的两大考古发现。6月5日下午,市考古所和三峡博物馆的考古专家,专程来到大渡口区跳蹬镇石盘村七组,实地查看这个“神奇”的葡萄园。一个多月的时间内,该地段出土了旧石器时代精美手斧、东汉陶棺,如此多重量级的文物相继出土,在我市考古界并不多见...
精美的砖饰、丰富的陪葬品……昨日,在大渡口跳蹬镇石盘村新发掘的东汉墓里,一口长1.84米的陶棺吸引了考古者的注意,这是继2010年在涪陵平安村发现东汉陶棺后,我市又一重大发现。 墓室呈“凸”字形,占地约14平方米,分为墓室和甬道。其中,墓室长3.44米,宽2.3米,主要用于摆放棺材;甬道长1.6米,宽1.14米,堆放着各种陪葬品。市考古所工作人员朱...
图为淄博张店古墓群中所发掘出土的陶彩壶文物。 齐鲁网记者 于鹏 /摄 图为淄博张店古墓群发掘现场。 齐鲁网记者 于鹏 /摄 图为淄博张店古墓群发掘现场。 齐鲁网记者 于鹏 /摄 5月31日,淄博市张店古墓群挖掘工作又有新进展,考古人员在30多座东汉墓群中发掘出唯一一座早于东汉时期的高规格墓坑,墓坑里面惊现两件保存完好的陶彩壶,精致秀丽,实为该墓群罕见。 墓群惊现两个年代墓坑 5月...
内江市中区白马镇的一建筑工地上,施工爆破后发现大型墓穴。20日,内江市市中区文物管理所对3座墓穴进行了抢救性挖掘。 工地惊现大型古墓 据施工人员回忆,当天他们正在对工地实施爆破,没想到一炮下去,就出现了一个大坑,所有的泥土都往下掉,一间地下室就出现在眼前。 结果一看,墓室里的空间很大,墙壁上还有精美的花纹,大家才发现是古墓,于是拨打了文物保护单位的电话。 3座古墓距今千余年 工作人员对现...
图为呈“十”字形砖室券顶墓。由墓门、前室、左右耳室、后室(后室左侧附甬室)组成。通长约11、宽约7.2米。墓砖纹样主要有网纹、网钱纹、对角几何纹等,有的墓葬上压印阳文“宜子孙”吉祥语。王上海摄 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所16日向中新社记者透露,经过对江西一处东汉墓葬群进行的抢救性考古发掘,目前该墓葬群已出土了以陶器为主,青瓷器为辅,少量金银器等各类珍贵随...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