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新华网石家庄7月28日电(记者骆学峰 曹国厂)河北省考古人员在对位于河北省内丘县的邢窑遗址发掘中,首次发现了底部刻有“上”字和“高”字款的邢窑瓷器,具有很高的研究价值。 据河北省文物研究所邢窑遗址考古队队长王会民介绍,在以往出土的邢窑瓷器中,曾发现底部刻有“盈”“官”“翰林”等字款的瓷器,此次考古人员在一个类似井的深坑中首次发现了刻有“上”字款和“高”字款的瓷器。 王会民说,目前虽然解释不...
大型镂空熏炉盖,制作精细,高达30厘米,北宋时期遗物,为广州首次发掘。 实习生林宏贤南都记者冯宙锋摄 南都讯 记者石静莹 经过长达5个月的发掘,在东风中路和仓边路交界的停车场内,深达5米的考古土层,从下到上展示了这一地区2000余年的变迁。宽达5米的汉代木构水渠、宋以前的高规格建筑、近40眼水井和400件可修复的文物,都见证了这一地区的历史变迁。 该考古工地南边100米为上个世纪发掘的宋代城墙...
万年仙人洞发掘的陶器。 昨日,记者从省考古研究所获悉,北京大学(微博)考古文博学院吴小红教授和同事张弛教授等日前在美国Science杂志上发表关于文章《中国仙人洞遗址两万年陶器》,证实万年仙人洞陶器出现的时间为2万年,这是目前世界已发现陶器的最早年代。“该研究是由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联合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万年县文物部门,与美国哈佛大学、波士顿大学考...
出土的青铜古物 近日,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和云南省考古研究所组成的考古工作队,对陆良县马街镇薛官堡村委会发现的青铜时代古墓群进行第一次正式的考古发掘。记者从陆良文管所有关负责人处了解到,目前考古队还在薛官堡进行挖掘,预计相关的发掘工作将持续到8月份。 考古发掘青铜时代遗址 据介绍,薛官堡古墓群自上世纪70年代至今,当地村民进行建房、耕作、打井等日常生产活动时,曾陆续出土过一些文物,一连...
记者日前从陕西省文物局获悉,陕西省考古研究院的工作人员通过半年多的发掘工作,从去年9月在西安市高陵县泾河工业园建设工地发现的明代家族墓 葬群中,已经清理了16座墓葬中的5座,发现明代瓷器与锡器20多件,并从提取的3座漆木棺上发现了令人惊叹的精美漆画和描金图案。 ...
记者日前从陕西省文物局获悉,陕西省考古研究院的工作人员通过半年多的发掘工作,从去年9月在西安市高陵县泾河工业园建设工地发现的明代家族墓葬群中,已经清理了16座墓葬中的5座,发现明代瓷器与锡器20多件,并从提取的3座漆木棺上发现了令人惊叹的精美漆画和描金图案。 据悉,这3座棺椁是考古人员从墓葬中打包提取出来的,棺椁的主人就是墓主人秦藩王知印张栋的长子张麟趾。据专家介绍,明代漆画出土相当少,而且多...
7月26日,考古人员在对古桥进行考古挖掘 经初步考古勘探表明,考古专家确认在西安市北郊新发现的秦始皇时期的大型桥梁,应属于迄今为止发现的两千年前世界上最高大的木桥。它主要由众多巨型木头和部分石块构筑而成,最初作用是用于联系跨渭河建设的秦都咸阳的南北两岸,是秦始皇居住的咸阳宫和位于渭河南岸的兴乐宫的重要交通枢纽。这座长约300米、宽达20米的巨型木桥...
备受关注的鄂国贵族古墓,不断出土珍贵文物。近日,南阳市委常委、宣传部长姚进忠赶到南阳新区新店乡夏饷铺村,现场察看指导文物发掘保护工作。 今年4月,夏饷铺村北1公里处的南水北调干渠中惊现一座春秋早期鄂国贵族古墓,文物部门随后在此勘探出属于西周至春秋早期的古墓葬22座,陪葬坑1座。目前已发掘墓葬20座,出土了青铜器、玉器、漆木器等200多件(套)珍贵文物,其中青铜器100多件。1号墓出土的9件青铜器...
去年9月,西安市高陵县泾河工业园建设工地发现明代家族墓葬群。省考古研究院的工作人员通过半年多的发掘工作,已经清理了16座墓葬中的5座,发现明代瓷器与锡器20多件,提取三座漆木棺。现已将文物转入室内做二次清理和保护工作。令人惊喜的是,三座漆木棺上的精美漆画和描金清晰可见。 这三座棺椁是考古人员刚刚从墓葬中打包提取出来的,正在清理保护的这个棺椁的主人 就是墓主人秦藩王知印张栋的长子张麟趾。现在两侧...
近日,因供奉六世达赖喇嘛仓央嘉措的灵塔而闻名的内蒙古自治区阿拉善盟广宗寺内一座古塔因雨水浸泡而坍塌,考古人员在其废墟中挖掘出土多尊泥制佛像。 记者日前了解到,6月27日,内蒙古西部最著名的藏传佛教寺院广宗寺的“尊胜塔”在一场突如其来的大雨中轰然倒塌。这座高约20米的佛塔具体建筑年代目前还不详,但广宗寺始建于1756年。 在随后的一段时间内,当地文物考古人员对“...
记者今天从内蒙古自治区文化厅文物处了解到,近日在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敖汉旗出土的一尊红山文化时期整身陶塑人像(见图),距今5300年,其考古价值巨大。 文物处处长王大方介绍,这尊陶塑人像是在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内蒙古第一工作队队长刘国祥的带领下发现、挖掘、修复的。这尊陶人通高55厘米,其中头长20.7厘米,身高33.08厘米,底部直径21厘米。整身、盘坐、口呼状,是中国目前发现的最为完整、最大...
1978年2月,江苏镇江地区溧阳县竹箦公社中梅大队发现两座砖室墓,出土了一套琉璃陶建筑模型和造型生动的四神、神像等釉陶雕塑,甚为罕见。根据其中一座墓的墓志得知,墓主李彬,卒于北宋元祐六年(1091年),另一座为其妻潘氏墓。现将两墓出土的建筑模型和釉陶雕塑作一介绍。 琉璃陶楼 琉璃陶楼 高46厘米、宽41厘米、深28.8厘米。 上下两层,重檐歇山式顶,正脊两端为鸱尾,岔脊上有3个上翘的尖角。...
据新华社消息近日,因供奉六世达赖喇嘛仓央嘉措的灵塔而闻名的内蒙古自治区阿拉善盟广宗寺内一座古塔因雨水浸泡而坍塌,考古人员在其废墟中挖掘出土多尊泥制佛像。 记者日前了解到,6月27日,内蒙古西部最著名的藏传佛教寺院广宗寺的“尊胜塔”在一场突如其来的大雨中轰然倒塌。这座高约20米的佛塔具体建筑年代目前还不详,但广宗寺始建于1756年。 在随后的一段时间内,当地文物考古人员对“尊胜塔”废墟进行挖...
近日,石嘴山市文物管理所接到平罗县文物管理部门报告,平罗县境内出土了一批文物。接到报告后,市文物管理所及时赶赴现场,会同平罗县文物管理部门与当地人民政府、公安机关成立保护工作组,对文物保护工作进行了安排部署。 工作组首先对文物埋藏地进行现场保护,防止围观群众对文物点进行破坏;同时,向当地群众了解了历史文化情况。据当地群众回忆,该地段原为民国成兴合布庄地段,发现的文物应为该布庄所藏。鉴于现场围观群...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