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内容摘要]非物质文化遗产根植于民俗,为此应充分发挥民族传统节庆的文化传承功能,组织丰富多样、健康有益的民俗文化活动。 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闽南地区的文化遗产及其生存环境受到严重威胁,一些历史文化村镇、古建筑、古遗址的整体风貌遭到破坏,一些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处于濒危状态。故建设闽南文化生态保护区,对于保护、传承和发展闽南文化具有重要意义。 昨日,记者获悉,省政府办公厅发布《关于印发...
昙石山遗址出土的“神灯” 灯,作为一种照明工具在我国由来已久,但其究竟起源于何时至今却尚无定论。《楚辞·招魂》载:“兰膏明烛,华镫(灯)错些”,这是目前我国古文献中关于“灯”字的最早记载,说明在战国时灯具已经出现,且已被大量的考古发现所证实。但是,战国时灯的结构已相当完善,而且造型也很优美,显然,在其之前灯的发明和演变应该已经有了一个相当时期,只是暂时还未找到确切的考古证据。那么,我国最早的灯具...
“丝路帆远——海上丝绸之路文物精品7省联展”是福建博物院历时3年多,集山东、江苏、浙江、福建、广东、广西、海南7省博物馆,并特邀上海中国航海博物馆、江西省博物馆在内的45家专业博物馆,精心策划的一项大型临时陈列。它以波澜壮阔的气势,回望中国跨越千年的海上丝绸之路,将这条承载商贸、文明与和平之路全景式地展现于世人眼前。本次“丝路帆远”展汇集如此众多与海上丝绸之路相关的精品文物,携手如此众多的各级专业...
昨天,在福建博物院举行的2013年考古工作汇报会上,该院的文物考古研究所(省考古所)作了我省去年明溪南山遗址、邵光高速公路沿线、屏山地铁考古等六大考古遗址发掘报告。 去年完成22个考古项目 福建省文物局副局长、福建博物院院长吴志跃介绍,去年,省考古所完成田野考古调查、勘探与发掘项目15项,主要项目包括邵(武)光(泽)高速公路抢救性考古发掘;完成闽清南木墩商周遗址抢救性考古发掘;配合漳州核电厂项...
福建土楼以土、木、石、竹为主要建筑材料,利用将未经烧焙的按一定比例的沙质黏土和黏质沙土拌合而成,用夹墙板夯筑而成的两层以上的房屋,是中原汉民即客家先民沿黄河、长江、汀江等流域历经多次辗转迁徙后,将远古的生土建筑艺术发扬光大并推向极致的特殊产物,福建土楼以分布广、数量多、品类丰富、保存完好而著称。分布范围以福建西南地区尤为集中,总数达30000多座,因其大多数为福建客家人所建,福建土楼是客家文化的象...
耳边是小时候听过的畲族“山哈”歌,眼前却是只在电视里看过的藏族“博巴”舞,仿佛时空交错。没回老家的林先生近日带着孩子到福州三坊七巷闲逛时,被眼前精彩的场景所吸引。这一幕是“藏畲少数民族非遗交流展”的一个场景——“米林扎绕森嘎嘎巴”歌舞表演和福建畲族民歌演出。 该活动是由福建省文化厅、西藏林芝地区行政公署主办,福建省艺术馆、福建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等单位承办的“情系八闽走基层”2014春节“...
昨日,福建省政府法制办发布关于《福建省地名管理办法(草案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的通知。根据该草案,我省将对历史悠久、文化内涵深、具有纪念意义或者属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地名予以保护,其他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命名、更名。 草案规定,地名命名、更名应当体现和尊重当地历史、文化和地理特征,保持地名的相对稳定。同时,地名命名、更名应当符合地名不得重名、同(谐)音,驻地名称应当与所在街巷名称相一致,地...
1月13日,福建平潭边防支队发布消息称,经过为期近3个月的缜密侦查,该支队成功破获一起特大倒卖国家文物案件,查获元代青花云龙纹八菱小罐、清代康熙青花牡丹凤纹军执等各类国家文物共2945件,抓获10名涉案嫌疑人。 平潭边防支队介绍,2005年6月底,福建省平潭屿头岛碗礁海域,发现一艘海底沉船,大量瓷器深埋海底,这个消息立即吸引了大量盗捞者和收购人员前来,近年来,边防官兵对盗捞和贩卖文物行为始终...
1月13日,福建平潭边防支队发布消息称,经过为期近3个月的缜密侦查,该支队成功破获一起特大倒卖国家文物案件,查获元代青花云龙纹八菱小罐、清代康熙青花牡丹凤纹军执等各类国家文物共2945件,抓获10名涉案嫌疑人。 平潭边防支队介绍,2005年6月底,福建省平潭屿头岛碗礁海域,发现一艘海底沉船,大量瓷器深埋海底,这个消息立即吸引了大量盗捞者和收购人员前来。 今年1月3日,福建边防部门70余名警力在...
在西安一古墓发掘出的一个铜质渣斗内,考古工作者竟然发现了来自福建的极品白茶! 据央视国际频道在2月21日的报道中称,2009年,陕西省考古工作者在曾经创建了西安碑林博物馆的吕氏家族墓的发掘中,发现了距今一千多年前的茶叶。 更让大家惊奇的是,这些千年以前的茶叶还是茶叶中少之又少的极品白茶。经考古工作者初步考证,这种白茶产自福建,业内人士则认为,这种白茶极品应该就是来自福鼎的“白毫银针”。
在西安一古墓发掘出的一个铜质渣斗内,考古工作者竟然发现了来自福建的极品白茶! 据央视国际频道在2月21日的报道中称,2009年,陕西省考古工作者在曾经创建了西安碑林博物馆的吕氏家族墓的发掘中,发现了距今一千多年前的茶叶。 更让大家惊奇的是,这些千年以前的茶叶还是茶叶中少之又少的极品白茶。经考古工作者初步考证,这种白茶产自福建,业内人士则认为,这种白茶极品应该就是来自福鼎的“白毫银针&...
漳浦民间剪纸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浓烈的原始趣味和稚拙美感,在中国民间艺术中占有一个重要的位置。早在1993年就被国家文化部授予“中国民间艺术(剪纸)之乡”的称号,成为福建省惟一获此殊荣者。漳浦民间剪纸艺术源远流长,早在唐宋时期就非常活跃,据漳浦县县志记载:“宋代剪纸为花,备极工巧。”解放以来,漳浦县委政府高度重视剪纸这一民间艺术瑰宝的保护,文化部门对...
古田镇位于福建省上杭县东北部、梅花山南麓,地外新罗、上杭、连城三县(区)结合部。全镇方圆227平方公里,辖21个行政村,4934户,19594人。91年全镇工农业总产值突破亿元,率先成为全国革命老区第一个亿元镇。入选2003年建设部和文物局评选的中国历史文化名镇(第一批)名单。 镇政府所在地为古田镇八甲村,全镇总面积227平方公里,共有耕地2.3万亩,山林面积26.7万亩。现辖21个行政村(其...
首届闽台道教文化交流会6日在福建漳州举行,来自海峡两岸的70多位道教人士和专家学者相聚此间,共商两岸道教文化交流,探求两岸道教界在新时期继续开展友好交往的途径与方法。 漳州市副市长洪仕建在开幕式上表示,道教是两岸共同的宗教信仰之一,是两岸人同祖、神同源的重要体现。希望通过闽台道教文化交流,进一步扩宽闽台交流的领域。 “台湾许多宗教、所祀奉的神火都来源于大陆,道教的根是在大陆。”台湾道教总会荣誉...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