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位于惠山区钱桥街道的赤墩遗址考古又有新发现。昨天,无锡日报记者从钱桥街道获悉,去年5月以来,市文化遗产保护和考古研究所对赤墩遗址进行了第二次挖掘,共发现崧泽时期墓葬31座,出土玉器、石器、陶器等器物190件,为研究太湖地区崧泽文化提供了新的材料。 2013年3月,钱桥街道在显山路延伸段施工过程中,发现了一处新石器时代晚期遗址。经国家文物局批准,市文化遗产保护和考古研究所对该遗址进行抢救性考古发掘...
日前,国家文物局网公布2014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初评结果,我省云浮郁南磨刀山旧石器遗址榜上有名,并以165票荣膺2014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榜首”。 该评选活动自2014年12月启动,经发掘单位申报、中国文物报及专家推荐、国家文物局审核,评选活动办公室从去年在我国境内进行发掘的合法考古项目中遴选出43个候选项目进入初评,由国家文物局考古专家组成员、中国考古学会理事、全国73家考古发掘资质...
近日,中国社会科学院主办的中国社会科学网考古学考古资料库发布发掘简报,确定建始县业州镇岩风洞遗址为旧石器时代晚期遗址。 岩风洞遗址位于业州镇罗家坝村七组,洞口海拔高度约为694米,洞口高约10米、宽约30米。2008年,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建始县文物管理所联合组成科学考察队对该洞进行了一次小规模试掘,获得了一些石制品和碎骨片,确定其文化面貌和该县高坪巨猿洞“建始人遗址”的面貌接近...
日前,缙云县新碧街道姓尚村村民虞春兴主动上交新石器文物,即石镞、石砍器残件31枚给缙云县博物馆。 石镞是石制箭头,使用中装配箭杆,是狩猎、渔猎和战争中使用的武器。石镞有窄翼、宽翼等不同造型,所用的石质颜色也各种各样, 缙云县新碧街道姓尚村古城墩旧址出土的石镞以窄翼造型,柳叶形为主,两面有脊,梃已损毁不见。石质颜色分别为青色、灰色和红色三种,但石镞都磨制的十分精细,有的石镞刃锋利明显。这31枚石镞...
记者27日从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获悉,该所已完成对辽宁省大连市鞍子山积石冢的首次考古发掘,出土近200件新石器时代文物,包括3件极为珍贵的玉璇玑。 积石冢是中国东北地区新石器时代盛行的埋葬形式,一般建在山丘顶部,砌出石棺墓再垒砌石块,有山陵之感,兼具祭祀功能。 据悉,从2014年9月开始,中科院考古研究所会同辽宁省考古研究所对鞍子山积石冢展开首次抢救性发掘,目前已基本结束。在6000平方米...
考古现场泥土沉积层中夹杂着许多贝壳,说明这附近曾经是海洋 考古结束后,考古队员用编织布将现场覆盖起来 考古现场挖掘出石器、陶器、贝壳等物品 日前,考古队员在福州市连江县透堡镇馆读村的黄岐屿发现了一处新石器时期人类生活遗址,文物专家从目前已经出土的石器、陶器、贝壳、蚶壳等物品初步判断,这些物品与闽侯昙石山遗址出土的文物属于同一时期,距今已经有5000多年历史,如果判断属实,连江县沿海地...
考古人员在黄鹅屿新石器时期人类生活遗址挖掘出陶器、贝壳、蚶壳等残片。 考古人员把遗址划分成一个个小方形地块,然后层层挖掘。 日前,考古人员对连江县透堡镇馆读村黄鹅屿新石器时期人类生活遗址进行了挖掘,初步判断遗址距今已有5000年。 考古人员把遗址划分成一个个小方形地块,然后层层挖掘。 省昙石山遗址博物馆馆长林恭务表示,从外部环境来看,这个小山包遗址过去是一座岛屿,周边都是它的滩涂,50...
备受关注的“2014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初评名单2月10日公布,在进入初评的43个项目中,我市沁水下川旧石器遗址入围。包括下川遗址在内,我省入围的考古项目共有4个。 下川遗址位于我市沁水县中村镇境内,距离沁水县城70公里,上世纪70年代,考古专家曾在此进行过两次局部试发掘,初步界定为一处距今上万年的旧石器时代晚期文化遗址。2014年7月份,由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教授杜水生担任领队,考古人员对...
2月初,临沂经济技术开发区朝阳街道养马庄村村民孙成扩向临沂市东夷文化博物馆无偿捐赠了朝阳街道辖区“青峰岭”遗址发现的22件石器时代遗存下来的石器。据悉,自1988年开始,游历临沂各大山川的孙成扩开始收集各类石器,43岁的他业余考古26年,先后向市博物馆、汉墓竹简博物馆等捐赠了60件石器历史遗物。 位于临沂经济开发区的青峰岭遗址,占地约57.5万平方米,属于典型的以石器文化为主要的史前居址。“我家...
收藏古代陶瓷30年,于兴利对陶瓷的热爱近乎痴狂。他可以一整个上午或下午什么都不做盯着一件陶瓷看,晚上手摸着心爱的古瓷器睡觉,睡醒了还要看一阵。家里堆满了装着陶瓷的各种各样的盒子,连下脚的地儿都没有。为收藏各种古瓷,于兴利几乎倾注了全部心血。不过让他欣慰的是,这些爱物终于能展示给人看了,“这些文物应该是全人类的,希望更多人看到”。 旧厂房改造的博物馆 在龙岗区嶂背桥头,由旧厂房改造而...
1月19日至26日,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与德清县博物馆在德清县联合进行了旧石器考古专题调查。 此次调查主要以县境中部的丘陵平原地区为主,兼顾平原西部边缘的低丘,涉及莫干山镇、筏头乡、武康镇、三合乡、乾元镇、洛舍镇等6个乡镇,位于平原的乡镇不在本次调查范围。经过8天的调查工作,共发现8个旧石器地点。 在西部的低山区,山势较陡,河谷狭窄,第四纪不容易保存。故西部低山区,出露的剖面大多为...
据台湾“中广新闻网”报道,台湾考古研究有重大发现,科学自然博物馆研究团队在澎湖水道海域,发现“澎湖原人”人骨化石,研究证实是旧石器时代最早期的人类“直立人”,也使台湾发现古人类化石的纪录,大幅往前推到距今至少19万年前的“更新世”中期。 科博馆指出,“直立人”是旧石器时代最早期的人类。科博馆地质学组主任张钧翔和海内外学者,耗时4年研究,证实在台湾海峡澎湖水道海底打捞的“澎湖原人”人骨化石,...
记者从自治区文化厅了解到,日前,在通辽市科尔沁左翼中旗哈民忙哈新石器时代遗址,考古人员获得一批植物遗存,其中包括大籽蒿等可食用的野菜籽标本。 据了解,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所、吉林大学边疆考古研究中心、赤峰学院的考古人员在哈民忙哈新石器时代遗址的一间房内,发现了大籽蒿植物种子,总数为815363粒,在《救荒本草》《野菜博录》等古代文献中都对大籽蒿植物的采集、食用方式进行了详细表述。 考...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