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青年传承人正在刻制年画的木版。钟升摄 年关将至,15日,苏州工艺美术职业技术学院的桃花坞木刻年画社内,5人的青年传承人团队正埋首于年画的制作中。今年开始,他们将登上传承的“主舞台”。 苏州桃花坞木刻年画起源于明朝,至今已有350多年的历史,是中国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过去每逢春节,苏州家家户户都会贴上一幅桃花坞的年画。 桃花坞木刻年画的传承已交到新生代的手中。钟升 摄...
记者近日从湖州市文保所获悉, 2018年度浙江考古重要发现TOP10揭晓,德清中初鸣良渚文化制玉作坊群遗址、湖州毘山遗址考古项目上榜。 德清中初鸣良渚文化制玉作坊群遗址,是迄今为止长江下游地区发现的良渚时期规模最大的制玉作坊群遗址,为国家文物局“考古中国”子项目。 2018年对遗址西北部进行发掘,揭露良渚文化土台1处,清理墓葬3座、灰坑11个、灰沟2条、井2个,出土陶器、石器、玉器(包括玉料...
北京大学日前发布三项重大项目,以服务国家“一带一路”建设。记者从北大获悉,这些项目涵盖国际人才培养、丝绸之路历史和文化研究以及考古发掘等三大领域。 其中,“未来领导者”国际双学位本科项目是依托北大光华管理学院学科优势,与全球顶尖院校构建高水平教育合作联盟而共同打造的学位项目,旨在培养“扎根中国、融通中外、立足时代、面向未来”的国际领导者。 北大光华管理学院院长刘俏介绍,目前,该项目已与...
1月10日,陕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西安肉夹馍进驻美国141所高校食堂签约仪式在西安举行。 据了解,2017年4月,陕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西安肉夹馍“走出去”正式启动。与美国、英国、新西兰及加拿大四国合作代表签约,在海外发展西安肉夹馍。2018年2月和7月,西安肉夹馍分别落地英国和美国。西安肉夹馍进驻美国高校,使当地学子能方便地品尝到蜚声中外的陕西特色美食西安肉夹馍。此举也是让陕菜走遍全国...
8日记者获悉,浙江台州“玉环玉城前塘垟宋代盐业遗址”与德清中初鸣良渚文化制玉作坊群遗址、江山山崖尾遗址、湖州毘山遗址、衢州庙山尖土墩墓、永嘉瓯北丁山汉六朝墓群、宁波奉化鄞县故城、临安区吴越国光孝明因寺(宋净土禅寺)遗址、宋六陵一号陵园遗址、宁波余姚巍星路窖藏等10项考古项目,入选2018年度浙江考古重要发现。 2018年8月至11月,为配合玉环市城关中心小学分校区工程建设,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
1月6日,在浙江省考古学会主办的2018年度浙江重要考古发现汇报会现场,来自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杭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宁波市文物考古研究所、温州市文物保护考古所四家单位选送的16个提名考古项目一一亮相。经过报告人答辩、专家点评、理事评议等环节,最终10个考古项目脱颖而出,获评2018年度浙江十大重要考古发现。 由温州市文物保护考古所选送的两个项目:《永嘉瓯北丁山汉六朝墓群发掘》和《玉环玉城...
2018年12月25日,四川省人民政府公布了第五批四川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共计89项。其中新增项目52项,第一、二、三、四批扩展项目37项。这89项非遗项目,涵盖了民间文学,传统音乐,传统舞蹈,传统戏剧,曲艺,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传统美术,传统技艺,传统医药,民俗十大类别,涉及全省21个市州和省级单位。至此,四川省省级非遗代表性项目由522项增加至611项。 “天府之国”的四川...
2018年12月下旬,历时近一年的舟山市第一批摩崖石刻(嵊泗境内)传拓项目拓片成果经专家审核验收,达到预期效果,较好反映石刻本体面貌,具有良好的展示效果,标志着嵊泗摩崖石刻传拓项目的顺利完成。 为及时保护风化、盐化严重的海岛地区石质文物,本项目于2018年1月中旬进行前期调查,7月24日正式开始实施野外传拓,11月1日结束,其后进入室内补拓和托裱阶段。共对分布在嵊泗县五个岛礁上的八处十六个点...
各有关单位: 为宣传推广优秀古迹遗址保护项目的典型做法和经验,充分发挥文化遗产保护成果惠及社会的积极作用,从2014年起已连续开展四届全国优秀古迹遗址保护项目评选推介活动。在系统总结、评估既往评选活动和借鉴国际成熟评选活动经验的基础上,受国家文物局委托,2018年由中国古迹遗址保护协会组织开展全国优秀古迹遗址保护项目评选推介活动。 本届评选推介活动,旨在通过评选推介优秀古迹遗址保护项...
日前,国家文物局公布了2018年度“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展览推介项目名录,72个展览项目获得国家文物局推介,其中中宣部等有关部门在中国国家博物馆举办的“伟大的变革——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型展览”获得特别推介,中国科学技术馆主办的“创新决胜未来”科普展等10个展览为重点推介。 为充分发挥博物馆陈列展览在坚定文化自信、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中的重要作用,自201...
近日,邹城市郭里镇庙西村“郭里土陶开发”项目建设工程全面启动。该项目由邹城市文化部门驻庙西村“第一书记”引入的土陶技艺研发公司具体实施,一期投资1000万元。 土陶制作是一种历史悠久的传统手工技艺,始于大汶口文化时期。但随着经济快速发展,庙西村传统土陶制作技艺几近失传。为保护优秀的历史文化遗产,推动乡村文化振兴,邹城市文化部门驻庙西村“第一书记”通过多方调研,引入了“郭里土陶开发”项目。 ...
12月27日,由财政部、国家文物局委托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开展的公益项目“价值研究与传播计划”总结推广会在京召开。国家文物局党组副书记、副局长顾玉才,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理事长励小捷出席并致辞,湖南、杭州、天水、沈阳、潮州、太原等项目实施地相关负责人参加并进行了现场经验分享和成果展示。 顾玉才对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实施的“价值研究与传播计划”项目取得的成果给予充分肯定。他指出, 2...
近日,第五届湖北省大学生文化创意设计大赛圆满结束。 在获奖作品颁奖暨成果转化签约仪式上,共有58个项目获奖,10个项目与企业完成签约。 湖北省大学生文化创意设计大赛自2014年举办首届以来,先后吸引了近200所高校的3万余名学生参加,报名参赛的作品超过2万件,一大批优秀文化创意作品和人才通过大赛脱颖而出。 一件衣服、一条武昌鱼、一张明信片,能够融入多少荆楚文化元素? 据了解...
日前,由贵州省文化和旅游厅主办、贵州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和传统工艺贵州工作站承办的贵州省第五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申报工作培训班在贵阳开班,来自全省各市(州)、县(区)的130余名非遗保护工作者参加为期5天的培训。培训内容包括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现状、问题与对策,第五批省级非遗项目申报的意义及要求,国家级非遗项目申报的路径方法等。 据了解,近年来,贵州非遗保护工作开展得有声有色...
为积极响应中宣部、中央文明办等7个部门精神要求,积极落实推进利用公共文化设施开展好“流动巡讲、多彩云南”学雷锋志愿服务项目,云南省博物馆工作人员及志愿者一行20余人,于12月11日满载博物馆流动展板和拳拳热心,向云南省地州进发,把“滇军60军抗战纪念展”“人之由来”“百大发明”三个展览以及传拓、剪纸等手工艺术带到丽江、大理的部分地区,让优秀文化为更多人共享。 第一站:云南省文化和旅游厅扶贫挂...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