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白族绕三灵介绍 人民网 薛丹 摄 大理非物质文化遗产博物馆是云南省首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专题博物馆,是在原“蒋公祠”基础上改扩建而成。共设5个主题馆,分别展示大理白族本主、刺绣、剪纸、甲马、绕三灵、霸王鞭、洞经古乐、扎染、传统节庆、下关沱茶技艺等多种大理非物质文化遗产。 据介绍,目前大理州已列入国家、省、州、县4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项目共有266项,其中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16项,国家级...
惟妙惟肖的仕女绢塑作品、生动的“毛猴”展示、精巧别致的葫芦烙画……昨天上午,本市首家校园内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博物馆“北京绢塑——非物质文化遗产校园博物馆”在北京十二中洋桥学校正式揭牌,现场丰台区教委遴选出的教育系统内校园达人也与老师和学生进行了现场展示和交流。 北京十二中洋桥学校校长李伟告诉北青报记者,北京绢塑——非物质文化遗产校园博物馆是在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的倡导下和北京市优质教育资源...
昨日,长江非遗博物馆开馆,涵盖湖北、四川、湖南、浙江等15个省、市的150多个非遗项目、约1500件展品对公众开放。 该馆位于武汉园博园汉口里小镇。其中,“中华长江人文山水国画”长卷和木雕船模“中华巨龙”堪称镇馆之宝。长卷由湖北长江文化研究院长江人文山水书画中心创作,630米的长度为当前全球最长,表现了长江流域的名山名水、名村名镇和民族风情,由130位画家历时3年创作而成。“中华巨龙”由非遗传人...
27日,长江非遗博物馆开馆,涵盖湖北、四川、湖南、浙江等15个省、市的150多个非遗项目、约1500件展品对公众开放。 该馆位于武汉园博园汉口里小镇。其中,“中华长江人文山水国画”长卷和木雕船模“中华巨龙”堪称镇馆之宝。长卷由湖北长江文化研究院长江人文山水书画中心创作,630米的长度为当前全球最长,表现了长江流域的名山名水、名村名镇和民族风情,由130位画家历时3年创作而成。“中华巨龙”由非...
非遗保护的“新生事物” 6月12日,北京市东城区第二文化馆非物质文化遗产博物馆开馆第三天,一位市民拎着一个大袋子寻找这里的负责人,保安指向了站在馆门口的郭漾漾。“我有件东西想申报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说着,这位市民从随身携带的袋子里掏出一个四四方方的大盒子,打开盒子里面有几只形状不一的鸽哨。“非物质文化遗产申报有三个硬性条件,一是项目传承需满一百年,二要求传承够三代,三呢要求传承谱系一定要清楚。...
北京首家以非物质文化遗产为主题的博物馆——东城区非遗博物馆10日正式开馆,包括象牙雕刻、景泰蓝制作技艺、花丝镶嵌技艺等数十个非遗项目的180余件展品在此展出。 记者在现场看到,展厅中都是难得一见的非遗珍品。中国工艺美术大师殷秀云的雕漆圆盘作品《文殊菩萨》将起源于唐代的雕漆技艺表现得淋漓尽致。市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崔洁制作的北京补花作品《清明上河图》,由挑花、补花、刺绣三种工艺组成,细致到人物的面容...
北京市首家以非物质文化遗产为主题的博物馆“东城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博物馆”,今天在东城区第二文化馆四层正式开馆,从今天开始一直到本周六,市民可以在非遗大师的指导下,亲手制作属于自己的非遗品。 由450公斤俄罗斯碧玉雕琢而成的菊花花熏,全部由真丝制作而成的中国五大名菊之一“十丈珠帘”,充满童年回忆的“绒鸟”、“绒花”,正在微缩的四合院里大办喜宴的“毛猴”……在建筑面积950平方米的非遗博物馆内,共...
武汉市首家非遗博物馆8日亮相硚口江城壹号文化创意产业园,观众可免费参观16项国家、省、市和区级重点非遗项目。 该馆面积1480平方米。运用声光电等现代科技手段,让观众立体感知,是这里的一大特色。在舵落口传说、汉口码头号子等项目前,只要站在制定区域,系统就会自动感应,观众马上能听到舵落口的传说,或是汉口码头工人引吭高歌的声声号子。 该馆还设有武汉木雕船模、苏恒泰油纸伞和叶画等3个大师工作...
近日,荆州市文旅局组织我市参加年审培训的导游考察了荆州市荆楚非物质文化遗产博物馆,并进行推介活动。荆楚非遗博物馆即将作为我市新景点对外开放。 据了解,荆州市荆楚非遗博物馆也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楚式漆器髹饰技艺生产性保护基地,是湖北省首座民办综合非遗博物馆。该博物馆将楚式漆器髹饰技艺、铅锡刻镂技艺、磨鹰风筝、楚绣、汉绣、葫芦烙画等十多位非遗传承人请进博物馆带薪授徒。在非遗传承上的这一“...
日前,市文旅局组织我市参加年审培训的导游考察了荆州市荆楚非物质文化遗产博物馆,并进行推介活动。荆楚非遗博物馆即将作为我市新景点对外开放。 据了解,荆州市荆楚非遗博物馆也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楚式漆器髹饰技艺生产性保护基地,是湖北省首座民办综合非遗博物馆。该博物馆将楚式漆器髹饰技艺、铅锡刻镂技艺、磨鹰风筝、楚绣、汉绣、葫芦烙画等10多位非遗传承人请进博物馆带薪授徒。在非遗传承上的这一“荆...
垂花朱红门、门墩老石阶,正在修建的东城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博物馆透露着浓浓的老北京味道。在东城区第二文化馆四层,880平方米的展示区域,将集中展示该区民间文学、传统医药、传统技艺、民俗等9大类136个非遗项目,春节过后将开门迎客。 昨天,记者来到了正在装修的东城非遗博物馆。推开入口处的描金彩绘垂花门,走进非遗博物馆展厅,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大师级别的作品,正式开馆后就将在这里展出,目前该馆正处于...
在展厅的进行劳作纺织展示的妇女。 据了解,“苗妹非遗博物馆”由凯里一家从事服饰、刺绣等生产加工的企业投资3000多万元打造,占地980平方米,共有四层楼,分为民族服饰展厅、古民居用品展厅、手工艺品展示区及银饰文化展厅。展厅中,收藏了黔东南境内的100余件自明、清以来的苗、侗等民族服装和手工刺绣品,其中一些服饰上的绣法在民间早已失传,成为存世孤品;收藏了76件民间古家居用品和152件老银饰品...
日前, 铁树斜街93号院博物馆在京落成,并举行了隆重的揭牌仪式。与此同时,93号院博物馆线上旗舰店——撷英斋,也在琉璃厂古玩艺术品交易网正式上线营业。 撷英一词出自《花城》1981年:“对传统艺术的成就,能够兼收并蓄,对东西的画法,作到撷英取长。”撷英斋取其深意,所售藏品包罗万象,包括:京味儿毛猴、泥人儿张、室内盘旋风筝、骨雕工艺品等,全部藏品均为非遗大师亲手制作,极具艺术与收藏价值。 ...
9月11日、12日两天,由浙江省政协科教委常务副主任、省社科联名誉主席胡祖光率领的省政协社会界、新闻出版界委员一行10余人来宁波考察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工作。在先后考察了朱金漆木雕艺术馆、金银彩绣艺术馆和紫林坊艺术馆,并听取了宁波市文广新闻出版局关于宁波市非遗保护和传承情况的汇报后,委员们对宁波市非遗保护和传承工作所取得的成绩给予充分肯定,同时也提出了建设性的意见、建议。 宁波市非遗保护工作...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