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出土的白色螺蚌壳,可确定是水煮过后的。王芳摄 湖南湘西州考古工作者近日在泸溪县浦市镇发现了一处“高庙文化”遗存。进行现场发掘指导的湖南省考古研究学会理事、副研究员龙京沙介绍,这一重要发现将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有考古学支撑的人类活动历史上推至8000年前。 此次发现的“高庙文化”遗存地处浦市镇下湾沅水河床边一台地。历经10多天的发掘后,考古工作人员发掘出土了一大批螺蚌壳、石器、骨器、陶片...
湖南湘西州考古工作者近日在泸溪县浦市镇发现了一处“高庙文化”遗存。进行现场发掘指导的湖南省考古研究学会理事、副研究员龙京沙介绍,这一重要发现将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有考古学支撑的人类活动历史上推至8000年前。 出土的白色螺蚌壳,可确定是水煮过后的。王芳摄出土的白色螺蚌壳,可确定是水煮过后的。 此次发现的“高庙文化”遗存地处浦市镇下湾沅水河床边一台地。历经10多天的发掘后,考古工作人员发...
湖南湘西州考古工作者近日在泸溪县浦市镇发现了一处“高庙文化”遗存。进行现场发掘指导的湖南省考古研究学会理事、副研究员龙京沙介绍,这一重要发现将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有考古学支撑的人类活动历史上推至8000年前。 此次发现的“高庙文化”遗存地处浦市镇下湾沅水河床边一台地。历经10多天的发掘后,考古工作人员发掘出土了一大批螺蚌壳、石器、骨器、陶片等。其中,螺蚌壳均钙化发白;石器为打制与磨制,有...
8月5日,据中国之声《央广新闻》报道,目前正才进行挖掘的河北沧州黄骅市海丰镇遗址中,有一处发现大量唐宋时期的陶片、瓷片和建筑遗址,这一发现为今后进一步研究海丰镇遗址历史变迁提供了重要的依据。 发现唐宋遗物的遗址点位于海丰镇遗址东南1.5公里处。据河北省文物研究所、海丰镇遗址发掘副领队马小飞介绍,新发掘的三处遗址点采集的遗物与正在进行发掘的海丰镇遗址基本类似。其中一处遗址点还发现了大量唐宋...
记者从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获悉,国际期刊《国际第四纪》近日发表《灵井许昌人遗址早期陶器与中国北方陶器起源》论文,首次披露了河南灵井“许昌人”遗址早期陶片的发现和研究成果,这是该遗址系统发掘以来取得的又一重大学术研究成果,也是中国北方早期陶器起源研究的新突破。 论文第一作者、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李占扬研究员与日本东京大学、日本奈良文化财研究所合作,对灵井“许昌人”遗址出土的58件陶片进行了...
近日,英国学者的一项新研究通过对挖掘出的陶器碎片进行分析,证实了14世纪在欧洲爆发的黑死病(Black Death)对英格兰东部人口数量影响巨大。 20世纪后半叶,一些历史学家开始怀疑人们夸大了黑死病的破坏力。他们认为,鲜有证据能证实黑死病的影响,英国人口减少的现象出现得较晚,难以证明是这场瘟疫所带来的直接后果。 英国林肯大学(University of Lincoln)历史与...
小彭在现场收集的碎陶片 前天上午,华中科技大学大二学生小彭收到了武汉市文化局工作人员的一条投诉反馈短信。得知自己反映的问题很快得到了调查处理,他十分开心。 从2014年10月至2016年4月,小彭先后10次来到位于洪山区花山镇联合村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许家墩遗址,见证了这一年半来,周边工程建设给该遗址带来的改变。看到施工车辆碾碎的大量陶片及裸露在外的文化层,小彭痛心不已,今年4月11日他通过微博...
3月23日,从保康县马良镇考古现场获悉,湖北省考古所专家在马良镇选择了紫阳、西坪、周公岭三个点进行田野调查后,先后发现东周文化遗址、西周文化遗址、新石器文化遗址,其中在马良镇西坪村余家岗老屋场挖掘出的古陶片,被专家初步认定为东周时期的,距今3000年左右。 据了解,从3月中旬开始,受省文物局委派,省考古所笪浩波等专家、教授深入保康,对该县已发现的文物遗址进行考古勘探,以弄清古代遗址基本情况。此前...
昨悉,省考古所专家本月中旬在保康县马良镇西坪村进行田野调查后,确定其为东周文化遗址。在马良镇西坪村余家岗老屋场,考古人员挖掘出了东周时期的古陶片,距今大约3000年。 专家学者一般都认为,保康马良镇重阳一带为楚国发源地“丹阳”。1976年,重阳曾出土楚国早期的三足鼎。此次保康县出土的东周时期陶片,佐证了重阳是古楚都丹阳。
近日,阜阳市太和县文物管理所工作人员在该县郭庙镇鲍楼村发现了西汉时期的陶母范,以及部分带有绳纹等的砖瓦片,从而进一步确定鲍楼遗址就是西汉时期的钱币铸造厂。 新出土陶母范的位置位于太和县鲍楼遗址旁,草河岸边,发现时间是1月9日。 据太和县文物管理所专家介绍,进入冬季以来,太和县对草河进行清淤疏浚,并对河道进行加宽。 草河紧邻鲍楼遗址,历史上曾出土过一些文物,因此,工程开始后太和县文物管理所工作...
河源连平油东村八字山发现战国时期人类活动遗址 山顶大量坑窝据猜测是古人类打树桩留下的 在河源市连平县油东村八字山山顶,广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专家近期发现了一处战国时期的古人类活动遗址。目前,该处遗址的抢救性考古挖掘工作仍在紧张进行中,现已出土了一大批战国时期古人类使用过的零碎陶片和部分石锛、石柱等石器。 遗址年几何? 初定为战国时期人类活动的古遗址 据连平县油溪镇文化站站长黄乐南介绍,今年上...
遗址出土的部分陶片 这些或是当地人生活中使用的陶片 河源连平油东村八字山发现战国时期人类活动遗址 山顶大量坑窝据猜测是古人类打树桩留下的 在河源市连平县油东村八字山山顶,广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专家近期发现了一处战国时期的古人类活动遗址。目前,该处遗址的抢救性考古挖掘工作仍在紧张进行中,现已出土了一大批战国时期古人类使用过的零碎陶片和部分石锛、石柱等石器。 遗址年几何? 初定为战国时期人...
小晏工作于甘肃博物馆,我和他是在扬州文物培训中心古陶瓷鉴定班认识的,一见如故。临别时,我送了他许多青花瓷片,他很感激,说扬州在新石器时期有人类活动的遗迹,也有一些原始陶器出土,但由于地域关系,基本不见彩陶的踪影,以后一定会在当地古玩市场买些彩陶标本送给我。事隔数年,我几乎忘了这件事。今年烟花三月,小晏托一位来扬州旅游的朋友,不远千里带给我一块彩陶标本,这位西北汉子果然不食前言。 在新石器时...
7月24日,柏乡县文保所所长耿晓宁展示发现的陶鬲陶片。 河北省邢台市文物管理处和柏乡县文保所组成的联合考古队自24日开始对柏乡县一处古村落遗址进行勘探调查,在这处遗址发现了大量商代典型的陶鬲陶片、灰坑、兽骨等。
石箭镞、石锛、陶纺轮……这是石器时代的人类生活工具。这些天,龙岩汀江流域上杭段就出土了不少这样的文化遗物。 昨日,为期二十来天的汀江流域考古项目结束。考古专家们在汀江流域新发现2处石器时代的遗址、1处商周时代的“文化城”。 古文化遗址 新发现三处 这次汀江流域的考古专题调查,是福建省重点考古项目。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东南考古研究基地的专家,对汀江流域上杭境内的十几个乡镇,进行...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