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昨日,国务院公布了第二批100处国家级抗战纪念设施、遗址名录。浙江省有两处入选,鄞州区的樟村四明山烈士陵园是其中之一,另一处是位于杭州市富阳区银湖街道的侵浙日军投降仪式旧址和千人坑遗址。 在2014年8月24日公布的首批80处国家级抗战纪念设施、遗址名录中,浙江省有3处遗址入选,分别是杭州的大韩民国临时政府杭州旧址纪念馆、衢州的侵华日军细菌战衢州展览馆、金华的台湾义勇队纪念馆暨台湾义勇队成立旧址...
秦国第一大陵园秦西垂陵园近日经过再次发掘出土了20件西周晚期珍贵文物,这是继2006年“秦编钟”发现之后的又一重大发现。 7月14日,由国家文物局审批,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组织考古技术人员再次对甘肃礼县大堡子秦西垂陵园再次发掘,目前已出土了20件西周晚期陶器,为大堡子考古研究再添弥足珍贵的实物资料。 正在清理现场的甘肃省考古研究所工作人员裴建陇说:“时隔9年之后这里又进行了新一轮的发掘,今年我...
西安明秦王陵园变菜园 西安明秦王陵园变菜园 位于西安长安区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明秦王陵园,近年来因缺乏监管和保护,陵园重点保护区内的部分秦王墓前神道周围被当地村民开垦成菜地,种上了大葱、黄瓜和辣椒等农作物,使这座昔日的皇家陵园变成了菜园。 明秦王陵园为明13代秦藩王家族墓地,埋葬着明240年间镇守西安府的13位秦王,其墓葬前神道两旁至今保存有精美的华表、石蹲虎、石羊、石麒麟、石马、石人...
来源:《文物》2015年03期 【摘要】<正>2010年9月2011年1月,南京市江宁区祖堂山南唐陵园的考古勘探和试掘,所发现遗迹、遗物甚多[1],被认为是对20世纪50年代初南唐二陵考古发掘的重要补充,也是除南汉康陵之外经过正式考古工作确认的五代十国时期唯一一处布局比较完整的陵园,为全面揭示该陵园布局,为进一步研究南唐乃至唐宋时期的帝王陵寝制度等提供了弥足珍贵的实物资料。 ...
纪念先祖的石碑被私家陵园包裹,村民们很是窝火。 在程震墓原址上修建的私家陵园 5月4日,偃师市缑氏镇程村村民向大河报记者反映,位于该村的市级文物保护单位程震墓碑被人修在了私家陵园内,且该私家陵园无正规手续,属违规建筑。 “这个陵园1亩多地,是本村村民、偃师市政协委员张宏伟私自修建的,里面有他姥姥、姥爷的墓碑。”村民告诉记者,这个私家陵园是在程震墓的原址上修建的,程震是宋元时期重臣,也是该...
今年,“秦人第一陵园”甘肃礼县大堡子山遗址及墓群环境将得到大规模保护和修复。这项估算约1.78亿元人民币的工程包括大堡子山遗址及墓群内部道路整治、河道疏浚改造、绿化、基础设施建筑周边村落治理等工程。 “礼县大堡子山遗址及墓群环境整治工程已于近日得到国家文物局批准立项。”礼县文物局副局长独小川5日向中新社记者透露,该项目是规划中的大堡子山遗址及墓群国家考古遗址公园重要组成部分,在保持原有历史...
朱仓M722东汉陵园遗址考古工地全景 朱仓M722东汉陵园遗址动物祭祀坑 【发现】明确了“寝殿”与“园省”的结构,发现烧窑和祭祀坑遗址 朱仓M722东汉陵园遗址位于洛阳市孟津县朱仓村西部,地处邙山陵墓群东汉陵区——帝陵核心区内。从2014年3月至当年年底,工作人员在此发掘面积近3500平方米,弄清了“寝殿”东门、“园省”夯土台基、“园寺吏舍”局部的基本形制。 “寝殿”...
朱仓M722东汉陵园遗址考古工地全景 朱仓M722东汉陵园遗址动物祭祀坑 图片由洛阳市文物考古研究院提供 核心提示:昨日,记者从洛阳市文物考古研究院了解到,经过考古人员的不懈努力,朱仓M722东汉陵园遗址考古发掘取得阶段性进展:明确了陵园“寝殿”与“园省”的结构,发现了烧窑和祭祀坑遗址,对了解东汉陵寝制度有着重要意义。 【发现】明确了“寝殿”与“园省”的结构,发现烧窑和祭祀坑遗址...
随着陕西省富平县宫里镇唐代窑址的持续考古,专家们发现这处窑场的窑炉数量达500座,可谓目前所知唐代规模最大的砖瓦窑场遗址,并且确证了闻名遐迩的“唐十八陵”中半数以上在陵园附近配有烧制砖瓦的窑场,从而为古代中国的陵园规划和建筑史等提供了新资料。 据了解,陕西省考古研究所1995年首次对这处称为富平桑园的窑址进行考古调查,局部试掘时一组呈“品”字形的窑炉遗址出土了鸱吻、兽面砖等唐代建材。到2012...
青铜器秦公镈,一套3件,这是其中一件。宝鸡青铜器博物院摄 陕西省考古研究院研究员田亚岐20日向中新网记者透露,考古人员在该省宝鸡市境内发现一座秦公大墓和车马坑,得以证明秦公陵园的存在,也揭开了30多年前宝鸡县太公庙出土,秦武公祭祀祖先的青铜器秦公镈谜底,墓主可能即秦武公。 史料显示,秦人自西而东迁徙过程中,历经八迁共“九处都邑”,即“西垂”、“秦邑”、“汧邑”、“汧渭之会”、“平阳”、“...
近日,考古专家在唐武宗陵园的首次科学考古发掘中,清理出土较为完整的蕃酋像等近50件 (组)珍贵文物,对陵园地下石刻的大规模清理发现,以及为复位地下石刻和制订帝陵保护规划等提供了科学依据。 据介绍,考古专家在唐代帝陵考古调查与发掘过程中,主要是对唐武宗陵园——端陵陵园东门北侧门阙和南神道西侧蕃酋殿遗址进行了考古发掘,对陵园南、北神道掩埋于地下的石刻进行了清理,并对石刻进行了测量记录。 考...
陕西省考古研究院研究员张建林14日透露,考古人员在对唐武宗端陵陵园建筑遗址及石刻的首次科学考古发掘中,清理出土石人、石马等石刻近50件组,其中10件蕃酋像头部均有缺失。 唐武宗端陵位于陕西省三原县,东距唐高祖献陵4公里,西北距唐敬宗庄陵约6公里。陵园四周地势平坦,多年的生产生活对陵园遗址造成一定破坏,建筑遗址保存情况较差。 张建林介绍,考古人员对端陵陵园东门北侧门阙和南神道西侧蕃酋殿遗址进行了...
历史上闻名的“毁佛皇帝”唐武宗陵园的首次科学考古发掘清理出土较为完整的蕃酋像等近50件组珍贵文物,对陵园地下石刻的大规模清理发现,以及为复位地下石刻和制定帝陵保护规划等提供了科学依据。据陕西省考古研究院研究员张建林称,在2013年度的唐代帝陵考古调查与发掘过程中,主要对唐武宗陵园——端陵陵园东门北侧门阙和南神道西侧蕃酋殿遗址进行考古发掘,对陵园南、北神道掩埋于地下的石刻进行了清理,并对石刻进行测量...
日前,永嘉县公安局江北派出所相继接到了三起祖坟被盗的报警。 据悉,被盗的都为现当代墓葬,其中两起发生在永嘉一陵园内。“陪葬的物品以死者生前的玉器、银手镯、小件金饰等为多,价值不算太大,但盗墓对死者后人心理上带来较大的伤害。”永嘉县公安局江北派出所民警介绍,第三起被盗的为民国墓葬,报警人的3位先人墓穴都被砸开。除陪葬品外,其中两位先人的颅骨也不翼而飞,他们怀疑是因为镶有金质假牙而被盗走。 警方分...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