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阿勒泰出土的金饰品。 阿勒泰出土的部分金饰品 本文照片由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提供 黄金出土数量创纪录 肥硕的羊、雄健的豹、憨态的野猪……一个个体态优美、筋肉强健;一串串金箔饰品,圆形、三角形……形状不同,做工极为精美。 如果不是考古人员告诉我们,谁也想不到这是2000多年前的古人制作的。 新疆阿勒泰地区哈巴河县一处由61座古墓构成的古...
经自治区文物局批准,8月5日至8月18日,自治区考古所在阿勒泰地区文物局和富蕴县文物局的大力支持配合下,对富蕴县可可托海国家地质公园停车场建设区域内的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哲勒巴尕什墓地”中的10座墓葬进行了抢救性发掘,共出土文物14件。其中陶罐6件、铜器3件、铁刀3件、铜马镰2件、金箔饰品1件。此次出土文物,对进一步研究阿勒泰地区古代人类的民族族属、迁移、原始宗教和图腾崇拜及阿尔泰山地草原游牧民族的...
目前,地区定居兴牧水利工程区域内考古发掘工作已全面完成,共发掘古墓葬113座,出土了石器、陶器、铜器、铁器、骨器等约120件(套)。发掘表明,这些古墓葬的年代跨度较大,早到青铜时代或早期铁器时代,晚至汉晋时期,出土文物总量居历次考古发掘之首。 据了解,为确保地区定居兴牧水利工程顺利实施,4月10日,地区开始对三座水库建设区域内涉及的113座古墓葬进行考古发掘。 在此次发掘中,考古人员首次发现了...
为配合地区“定居兴牧”水利工程建设施工,日前,阿勒泰市巴勒哈那克和布尔津县也勒曼水库建设区域内的考古发掘工作全面展开。根据前期的考古勘察,阿勒泰地区6处“定居兴牧”水利工程中,有4处保存有古代文化遗存,其中现已施工的巴勒哈那克水库遗存有21座古代墓葬,也勒曼水库遗存有90座古代墓葬。为确保水利工程建设的顺利开展,同时,也为了保证古代文化遗存的安全,经自治区文物局批准,日前,自治区考古研究所、阿勒泰...
5月21日,新疆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办公室成员、新疆考古所副研究员于建军和阿勒泰地区文物普查成员在普查新发现的岩画群。 部分岩画 5月21日,新疆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办公室成员、新疆考古所副研究员于建军和阿勒泰地区文物普查成员在普查新发现的岩画群。 阿勒泰山素有“千里岩画长廊”之美名,新发现的岩画群,位于阿勒泰市切木尔切克乡前山一带,为凿刻在洞穴内壁上,岩画中的动物...
在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田野调查中,截止到5月2日,阿勒泰市文物局共普查文物点47处,并首次发现一处古代人类的居址。 在汗德尕特乡复查敦德布拉克墓葬中,发现了目前阿勒泰地区最大的墓葬点,共计220座。在墓地北面首次发现一处古代人类的居址。同时,敦德布拉克岩画位于该点附近,证明这一区域在古代阿勒泰是一个重要的聚居地,对于研究阿勒泰地区的历史文化有一定的价值。
为防止新疆阿勒泰草原面积最大的岩画群被水淹没,眼下,当地正在采取切割搬迁方式,将这些珍贵的历史遗迹整体保存到博物馆内。 正在搬迁中的岩画群是也根布拉克岩画群。记者从布尔津县了解到,在当地一项新疆重点建设项目——冲乎尔水电站开工后,也根布拉克岩画群面临被水淹没的威胁。为保护这一古代游牧民族的文化遗存,当地政府决定对岩画群实施切割搬迁,并进行异地复原保护。在搬迁中,工人们采取大面积开凿取石,之后再小...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