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h1 { FONT-WEIGHT: bold; TEXT-JUSTIFY: inter-ideograph; FONT-SIZE: 22pt; MARGIN: 17pt 0cm 16.5pt; LINE-HEIGHT: 240%; TEXT-ALIGN: justify } .h2 { FONT-WEIGHT: bold; TEXT-JUSTIFY: inter-ideograph; FON...
记者从省博物院获悉,从今年4月份到年末,吉林省博物院将向广大市民免费开放10余个展览。其中5月1日-6月15日将举办的《剑舞楚天——湖北九连墩战国墓出土文物展》,展出春秋战国时期出土的青铜器乐器、兵马器、玉器等共148件(组),其中青铜编钟34件,此套青铜编钟刚从比利时展出归来,在吉林首次亮相。 关注1:《剑舞楚天——湖北九连墩战国墓出土文物展》 展出全国最早的梳妆盒 据介绍,湖北九连墩位于...
我们的祖先不仅用铜制造了劳动工具和炊器,而且在长期的劳动过程中,逐渐认识了音乐,在陶钟的基础上,铸造了铜编钟。在世界音乐史上写下了辉煌的一页。 建国以后,我国考古工作先后在陕西、河南、安徽、四川、山东、河北等地发现了西周至战国时代的铜编钟。1977年9月,解放军某部在湖北省随县(现为随州市)县城西北约三公里处擂鼓墩的地方,兴建营地,发现了一个战国早期的特大墓葬——随州曾侯乙墓。被人们誉为地下乐...
16日,173件距今2000多年前的先秦青铜编钟在大钟寺博物馆亮相,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首个以出土青铜编钟为主题的大规模精品文物展。据大钟寺博物馆馆长助理庾华介绍,这批展品分别来自山西、河南和湖北三省,仅一组河南出土编钟是复制品,其余均是真品。 据介绍,此次展览的编钟共有10套,其中的一个“亮点”是擂鼓墩二号墓编钟,它出土自曾侯乙夫人的墓穴,共有36件,与著名的曾侯乙编钟只...
5月28日,太湖县弥陀镇界岭村刘家组村民郝华书将一枚西周早期的编钟捐献给了县文物管理局。 据了解,5月16日上午,地处太湖县城70多公里之外的山区弥陀镇界岭村民郝中宜正在界牌组制砖厂生产工地取土。当他挖土一米多深时,突然发现土层的下方一角呈现出一块灰黑色的“铁制”东西。 随后,老郝将这件足有三、四十斤重的“宝物”搬回家中,并及时向当地镇政府领导报...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