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专家对2000多年前的遗址进行考古发掘,游客在旁边“零距离”观赏,这种奇妙的体验在河南成为现实。2月6日,位于新郑市的郑国车马坑景区启动三号坑的考古发掘工作,全过程均向公众开放,这在河南考古界尚属首次。 郑国车马坑景区主任李宏昌介绍,除了可以隔一道栏杆观察发掘过程,发掘现场还设置有巨大的显示屏,考古人员进行发掘时会在头上佩戴小摄像机,在有特别发现的关键节点,会将图像实时投射到大屏上,游客...
2月6日,河南省新郑市郑国车马坑三号坑考古发掘启动仪式在郑国车马坑景区举行,该考古发掘的全过程均向公众开放。 郑国车马坑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郑韩故城遗址的重要区域,是春秋时期郑国国君及其家族墓地,内有郑国墓葬3000多座,大中型车马坑18座,其中6米以上的大型墓近180座,长宽均超过20米的特大型墓4座,目前已发掘的一号车马坑、郑公中字形大墓、郑国大夫级贵族墓葬已对外展示。 此次发掘...
2月6日,新郑郑国车马坑三号坑考古发掘正式启动,并且发掘全过程向公众开放。这是我省首次进行考古发掘过程向公众零距离展示的尝试。 新郑郑国车马坑景区有春秋时期郑国墓葬3000多座,大中型车马坑18座,其中6米以上的大型墓近180座,长、宽均超过20米的特大型墓4座,此前已发掘的一号车马坑展示厅、郑公中字型大墓和郑国大夫墓已对外展示。 据介绍,此次发掘的三号车马坑位于郑公大墓西侧,...
秦东陵考古队领队孙伟刚今天(26日)在2015年度陕西考古新发现公众汇报会上表示,2015年,考古人员宣太后陵园所在的四号陵园内发现的一座中字形墓葬所属的建筑遗址与外藏坑进行了发掘,是近年来有关秦车马坑的首次发掘,墓主可能为宣太后“芈月”之子女。 据介绍,考古发掘地点位于秦东陵四号陵园东南部,中字形墓葬南侧。经发掘,东墓道南侧的外藏坑为埋藏三辆木车,每辆车有两匹马。特别的是,这座外藏坑底部,也就...
记者从洛阳市文物考古研究院了解到,经过2年多的考古勘探与发掘,洛阳市伊川徐阳墓地考古工作有了不少新发现:考古人员从2013年夏天开始对徐阳村展开大面积勘查,发现长方形竖穴土坑墓200余座,车马坑8座,从已发掘车马坑形制分析,车马坑放置牛羊头蹄的葬俗与春秋战国时期西北地区戎人埋葬习俗相似,与中原地区埋葬习俗差别较大,这个发现首次证实了《左传》中对陆浑戎迁伊川这个历史事件的记载。 现场考古人员对车马...
现场考古人员对车马坑进行发掘 昨日下午,记者赶到伊川县鸣皋镇徐阳村。正在发掘中的考古现场,有车马坑,还有墓葬。几名考古人员正在忙碌着,在车马坑中,记者看到已经清理出来的随葬车辆,车轮清晰可见,车座上的几处朱砂经过两千多年的变迁,依然鲜艳。在车马坑的一角,有马头骨、马蹄骨等。 宁静的小村庄下,隐藏着怎样的“历史”?考古人员为啥会将目光锁定在此?洛阳市文物考古研究院的专家们向记者介绍了背后的故事。...
徐阳墓地位于洛阳市伊川县鸣皋镇徐阳村,伊河支流顺阳河中游两岸台地上。自2009年以来,徐阳村周围陆续发现盗墓活动。 2013年9月-2014年6月,市考古院报请国家文物局批准抢救性发被盗掘墓葬2座,其中一座实为陪葬车马坑(2013LYXK1)。车马坑口长7.55米,宽5.95米,深2.8米。随葬车6辆,马13匹,车马坑东北角还发现随葬大量牛羊头蹄等。 抢救性发掘期间我们在徐阳村周围调查发现土坑墓...
昨日,山西省考古研究所发布消息,考古工作者日前临汾市襄汾县陶寺村北发现了西周时期一处大型高等级贵族墓群,经过考古勘探和抢救性发掘,目前已探出墓葬1283座、车马坑1座,对于研究西周至春秋早期的墓祭制度提供了实物资料。 陶寺北两周墓地位于襄汾县陶寺村北的800米处,因近年盗墓被发现。墓地总面积约24万平方米,墓区随地势大体沿西北向东南延伸,东西长约600米,南北宽约400米。从墓葬分布情况来看,墓...
江西南昌西汉海昏侯主墓的西侧有一个占地约80平方米的长方形土坑。考古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这个不起眼的土坑是我国长江以南地区首次发现的车马陪葬坑,在这个坑里共发现5辆木质彩绘车和20匹马的痕迹。 海昏侯墓考古领队、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员杨军介绍,车马坑南北长17.7米、东西宽4.24米、距地表深2.5米。坑内木椁和加固木椁的柱子均腐朽殆尽,仅留有痕迹。从修建木椁时留下的熟土二层台和二层台上腐朽殆...
江西南昌西汉海昏侯主墓的西侧有一个占地约80平方米的长方形土坑。考古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这个不起眼的土坑是中国长江以南地区首次发现的车马陪葬坑,在这个坑里共发现5辆木质彩绘车和20匹马的痕迹。 海昏侯墓考古领队、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员杨军介绍,车马坑南北长17.7米、东西宽4.24米、距地表深2.5米。坑内木椁和加固木椁的柱子均腐朽殆尽,仅留有痕迹。从修建木椁时留下的熟土二层台和二层台上腐朽殆...
江西南昌西汉海昏侯主墓的西侧有一个占地约80平方米的长方形土坑。考古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这个不起眼的土坑是我国长江以南地区首次发现的车马陪葬坑,在这个坑里共发现5辆木质彩绘车和20匹马的痕迹。 坑内有5辆车和20匹马的痕迹 海昏侯墓考古领队、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员杨军介绍,车马坑南北长17.7米、东西宽4.24米、距地表深2.5米。坑内木椁和加固木椁的柱子均腐朽殆尽,仅留有痕迹。从修建木椁时...
江西南昌西汉海昏侯主墓的西侧有一个占地约80平方米的长方形土坑。考古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这个不起眼的土坑是我国长江以南地区首次发现的车马陪葬坑,在这个坑里共发现5辆木质彩绘车和20匹马的痕迹。 陪葬马匹已腐朽殆尽 海昏侯墓考古领队、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员杨军介绍,车马坑南北长17.7米、东西宽4.24米、距地表深2.5米。坑内木椁和加固木椁的柱子均腐朽殆尽,仅留有痕迹。从修建木椁时留下的熟土...
海昏侯墓现车马坑 江西南昌西汉海昏侯主墓的西侧有一个占地约80平方米的长方形土坑。考古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这个不起眼的土坑是中国长江以南地区首次发现的车马陪葬坑,在这个坑里共发现5辆木质彩绘车和20匹马的痕迹。 海昏侯墓考古领队、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员杨军介绍,车马坑南北长17.7米、东西宽4.24米、距地表深2.5米。坑内木椁和加固木椁的柱子均腐朽殆尽,仅留有痕迹。从修建木椁时留下的熟土二...
考古工作人员从车马坑里清理出土各类文物3000余件。“车马坑埋葬浅受氧化非常严重,有的甚至一碾成泥,提取难度特别大。”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教授胡东波说,在去除车马器具氧化表层时,拿棉签棒都会碰出一个坑。为了不破坏其机体,只能拿棉花蘸药剂慢慢清洗。 信立祥说,从清理出的车具如盖弓帽、杠箍、龙虎首轭饰、辕首饰、衡饰、车义、车軎等,马具如络饰、衔镳、当卢(古代系于马头部的饰件)等多鎏金错银和麻质伞盖看...
5月11日,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公布在宜川虫坪塬墓地的考古收获,陕北高原首现周代车马坑。 虫坪塬墓地位于延安市宜川县,处于县城西南10公里的丹州镇虫坪塬村,东距黄河约30公里。墓地分布在两条冲沟间的狭长黄土塬上,地势由西北向东南缓倾,面积约14万平方米。因被盗掘破坏,陕西省考古研究院经国家文物局批准,从2014年5月开始对该墓地进行考古勘探和抢救发掘,11月初田野工作结束。 根据墓葬分布及地势情况...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