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郑板桥原迹展览现场 很多人以为荆州博物馆的展品都是出土的文物,其实不然,它还包括传世的名家字画。9月1日起,该馆展出他们珍藏的郑板桥、张大千等20多位名家的47幅珍品原迹,展期将持续至10月底,门票为10元/人。 这些作品均出自明清以来的大家之手,作者中,既有画家和书法家,也有政治家、国学家。其中,画作原迹,包括郑板桥的竹画、兰画,张大千、沈铨...
千载龙盘荣圣地,一代龙人壮神州。自古以来,荆楚大地就是群龙相争之地,为此给荆州留下了不少“龙”的遗迹。昨日上午,记者在荆州博物馆探寻到了“龙”迹。 在荆州博物馆的玉器展厅,记者见到了2000多年前的龙形玉器珍品。这些龙形玉器分为龙形玉壁、腾龙玉环、游龙玉珩、金龙玉璜、盘龙玉佩和护龙剑饰等几大类。 据博物馆工作人员介绍,玉器展厅共展出1364件玉器,这些玉器均出土于熊家冢。有礼玉、佩玉、葬玉...
百元人民币截图 网友发布的描边添须后的“跪拜猫”图片 网友找到的“跪拜猫”原形图片。该图来自《江陵雨台山楚墓》一书,为漆瑟上的几何云纹。 ■ “专家否认百元人民币‘藏猫猫’”追踪 对于近日网友热议的第五代100元人民币存“跪拜猫”图案,2月8日,...
人民网(微博)湖北1月30日电 (记者 黄蓓蓓)春节期间,全国考古重大发现的《楚墓暨熊家冢出土玉器展》在湖北荆州博物馆展出。其中展示龙形玉佩的展厅更是在龙年春节期间成为最热门场所。 今天上午,记者在荆州博物馆看到,博物馆前的广场上停满了车辆,前来参观游览的人络绎不绝。不少外地游客是春节期间专程到此参观。 由于前期,新闻媒体对熊家冢考古发掘和楚国玉器进行了大规模的宣传,不少游客都对玉器展有所...
荆州是楚文化的发源地,在灿烂的华夏文明中曾经独放异彩。然而,随着时光的流逝,荆州的文化底蕴和价值并不为多数人所关注——它仿佛只是长江三峡旅游线上一个可有可无的停靠点。有意思的是,法国的旅游团队到了荆州,停留的时间总比别国的团队要长一些。据说那是因为法国有一本介绍中国的专著,其中有整整一章留给了荆州。荆州到底有什么值得他们另眼相看?答案就在荆州博物馆,作为一部皇皇文化史的缩影...
昨日(5月18日)是第35个“国际博物馆日”,今年的主题是:博物馆与记忆。荆州博物馆举行了庆祝“国际博物馆日”主题活动。副市长朱惠民、市政府副秘书长张卫平出席活动。 朱惠民要求,荆州博物馆要进一步发挥文物藏品丰富的优势,继续举办贴近生活的优秀展览,不断开展丰富多彩的各类活动,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并动员公众一起探索与发现荆州的历史记忆...
虽然元旦第一天的阴天给荆州带来了一丝阴霾,但今天荆州的天气格外晴朗。许多市民在这难得的好天气里,呼朋伴友,或携带全家来到博物馆,争相观赏荆州古城的悠久历史。 在元旦节里,庄重的博物馆门前也焕然一新,大门两侧被彩旗装扮得格外好看,处处显示着节日里的浓郁气氛。前来参观的游客也是络绎不绝,年轻的大学生成为了主流。来自吉林松原的大学生沈冲,今天就和好朋友一道来到这里,充分领略着古城的历史文化气息。 不...
起吊转运主棺 转运主棺上取下的丝绸 今晚,长眠谢家桥一号墓2000多年的西汉墓主,首次入宿新家——荆州市博物馆。在那里,这位神秘墓主,将用随行的大量陪葬品向人们亮明身份,并解读封存千年的悠悠往事。 主室棺柩是考古人员今天瞄准的最后一个目标。随着边厢与主室之间的隔板、主室上面的横梁逐一拆除,陈放墓底的棺柩终于首次现形。棺柩长2.56米,高0.98米,棺身呈黑色,全部被精美的丝绸棺罩所覆盖...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