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唐 传河南省郑州市出土 直径36.2厘米 唐代铜镜的铸制手法有许多创新,出现了被称为“特种工艺镜”的金银平脱镜、螺钿镜、贴金贴银镜等。金银平脱镜是将金银饰片用胶漆贴在镜背,其上再髹漆数重,晾干后细加研磨,使金银片组成各种纹饰既与漆面平齐,又各自显露出来。中国的金银平脱技术生产较早,但用于铜镜则始于唐代。金银平脱镜纹饰以花鸟居多,因金银具有鲜明的色泽,整个铜镜的纹饰银光闪闪,金光熠...
这件明代万历景德镇窑花鸟虫纹青花罐,高14厘米,全品。直口短颈,丰肩鼓腹,腹下渐敛,平底,宽圈足。采用上下接胎,腹部有明显胎接痕。釉面开片,釉闪青白色;青花采用国产料,由于烧造火候不够,青花蓝中泛灰。明罐上部开窗绘有花卉图案,罐中描绘山石、兰草、花卉、鸣鸟、虫纹、风及太阳。整体用写意的手法描绘了风和日丽下一派和谐安详、鸟语花香的景色,给人一种平和宁静的自然气息。此器为明代万历景德镇窑烧造的典型民窑...
清 通长104.5厘米、下摆145厘米 裙暗花蝙蝠红色纱,布裙腰,前方马面,镶彩绣花鸟边饰及机织绦边,边内下方打籽绣螳螂、促织、杂花。左右各十二褶,补花刺绣蝙蝠灵芝作垂带状,下摆镶彩绣花鸟边饰及机织绦边。
唐 至德元年(公元756年) 照面用具 1955年河南洛阳涧西唐墓出土 直径23.9厘米 圆形,圆钮,纹饰华美,以螺钿镶嵌而成,螺片光泽莹润。镜钮上方正中位置是一棵花树,右边树梢上悬一轮明月。钮两侧各有一位身着宽袍大袖的男子坐于树下,他们伴着清风明月、落英缤纷、禽鸟啾啾,一人弹阮,一人把酒欣赏。执杯人面前有一盆一壶,身后立有侍女。在钮的下方,山石、水池错落,并有禽鸟起舞。螺...
唐 酒具 1963年陕西省西安市沙坡村窖藏出土 高5厘米、口径7.2厘米 这件高足杯的形制分为上下两部分。杯体虽呈碗形,担腹部较深,高足上部有托盘,中部有“算盘珠”式的节,足底为花瓣形,纹饰装饰面以九瓣划分等作法在中国传统的杯类器皿中少见,明显受到西方金银器的影响。沙坡村窖藏共出土15件金银器皿,从其风格看,应为公元8世纪中叶以前的用品。
唐 食器 高4.3厘米、口径11.5厘米、重203.1克 此银碗为葵瓣形口,平腹圈足,内壁及底部錾花鎏金。其底部为二鸟展翅于花丛中,外围弦纹、绳纹和花瓣纹,内壁饰有两两相对的璜形图案,錾有花叶。边缘花瓣纹正反相间环列一周。
明 长36.7厘米、宽22厘米、高11.2厘米 这件长方形漆盒,是利用“剔红”工艺制作而成,全器雕刻精美的花鸟纹浮雕,是明代宫廷漆器的代表作。 “剔红”是一种雕漆工艺,是在器面上反复涂数十层甚至上百层红漆,等漆干后,再在厚厚的漆上雕刻出浮雕的纹样,其中用红色漆的称作“剔红”,用黄色漆的称为“剔黄”。雕漆工艺早在宋元时期已经盛行于世,到明代,雕漆技术远超前代。这件明代剔红花鸟纹长方...
春意融融,鸟语花香。桐乡市博物馆迎来了“翰墨花语——桐乡市博物馆馆藏花鸟画精品展”。 花鸟画是中国画的一种。北宋《宣和画谱•花鸟叙论》云:“诗人六义,多识于鸟兽草本之名,而律历四时,亦记其荣枯语默之候,所以绘事之妙,多寓兴于此,与诗人相表里焉。”花鸟画自中晚唐时期逐渐从人物画、山水画的衬景中脱离出来,成为中国画的三大画种。历代花鸟画家辈出,他们以花卉、翎毛、蔬果、草虫、畜兽、鳞介等动植物为主...
景泰蓝,学名“掐丝珐琅”,是盛行于明朝景泰年间的一种金属与陶瓷相结合的器皿。因其颜色为蓝色,故得名“景泰蓝”。这件清代景泰蓝花鸟笔筒,紫铜胎质,圆柱形,筒高10.7厘米,直径6.1厘米;周围为靛蓝色,上有红、绿、棕、白、灰等颜色的花鸟图案,底和内壁为绿色珐琅,筒口和底足曾镀过银,但因年深日久,镀银已磨损褪色;外壁的花为含苞待放的和盛开的牡丹花,花芯、花苞为红色,花为粉红色,花叶为绿色,花枝为棕色,...
“翰墨求是”——浙江大学百廿书画作品展今天( 11月2日)在浙江美术馆开幕,展出自浙江大学建校以来与学校有血缘关联的书画名家们的作品与广大师生、校友创作的书画共190余幅,展现学校百廿办学历史流传下来的宝贵文化财富和深厚的人文积淀。 展览展出包括竺可桢、郁达夫、马一浮、常书鸿、沈尹默、马叙伦、丰子恺、陈之佛、沙孟海、陆维钊、王蘧常等名人名作,呈现了有别于专业美术院校的综合性大学书画人才培养的成功...
瓷器藏品经典之作 雍正款珐琅彩珊瑚红地花鸟象耳尊 一双巧手,携一抔净土,经揉泥做坯到开窑检验打磨,十多个步骤才得一件精美瓷器。世人都知中国是瓷器的故乡,但是在中国五千年的滚滚历史长河之中,真正谈得上是瓷器经典之作的,却寥寥无几。 中国瓷器的发展,自商代开始,宋代为鼎盛时期。但元明清时期的瓷器却是中国最具收藏价值的瓷器。按照瓷器造型上的价值来看,陈设器是最具价值;装饰价值上又是彩饰为最高...
期盼千年,回归故里。今年年底,大家可以到长沙铜官窑博物馆与“黑石号”文物碰面了!昨日,千年沉船“黑石号”文物征集签约仪式在望城举行,长沙铜官窑遗址管理处与德国收藏家蒂尔曼·沃特法签订文物征集协议,并就150余件“黑石号”文物回归故里达成共识。 打捞故事 千年沉船掩藏在黑珊瑚下 “黑石号”的发现,是“海上丝绸之路”最可靠证据,并将这一海上航行线路的开通前推到了唐朝时期。 “你会惊叹...
9月25日,中国扇博物馆迎来了来自北京故宫博物院收藏的“国宝级藏品”---宋徽宗《枇杷山鸟图》团扇面,并将在9月26日至10月8日期间面向社会公开展示。这是该作品首度公开面世,在中国扇博物馆进行为期13天的展览之后,该作品下次复展将在3年之后。 “北京故宫博物院非常重视这次展览,这次故宫带来参加‘明月入怀·中国团扇文化印象展’的4件作品均为一级品,其中宋徽宗《枇杷山鸟图》和马远《寒山子像图》...
说到丰富多彩、空前繁荣的宋代绘画,绕不开一个人。 他“身兼数职”,是一国之君,更是当之无愧的天才画家,是工笔画的开创者; 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中的两幅宋画,如今正在故宫博物院如火如荼地开展的王希孟《千里江山图》和张择端《清明上河图》都出自他的画院。 这个人就是宋徽宗赵佶。 他自创的瘦金体和花鸟画广为人称颂。从9月26日开始,他的花鸟画第一次与杭州的观众见面。...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