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元代黑釉花棱双系罐 老窑瓷博物馆藏 元代青瓷蒜头瓶 老窑瓷博物馆藏 插花之美 历史悠久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在一千多年前,诗人就曾写下田园逸世的美好,到了现代仍旧不失其追求者。在物质横飞的当下,对于如何提高精神修养,人们也正努力寻找着某种方式,而这也许能在插花艺术中得到慰藉。中国插花艺术历史悠久,距今已有1500多年的历史,《南史·晋安王子懋传》记载了最早的佛...
茶与品茶本源于古老的中国,茶文化源远流长。在中国,三五好友品茗论道,谓之雅集;但“下午茶”的称谓确是近代的舶来品,名称历史可以追溯到英国17世纪时期,是一种从上流社会流传开来的休闲方式。之所以将其二者如此嫁接,是取雅集之精髓,“下午茶”之时间,姑且也算是东西方文化的一种交流,而茶,自然成为众缘合和的使者,能让每周的一个下午,成为各位朋友们在老窑瓷博物馆济济一堂,共享生活美学的雅集盛会,共同体会畅趣...
老窑瓷博物馆寻宝活动启动
5月13日上午,老窑瓷博物馆在西城区铁树斜街116正式开馆。该博物馆为公益属性,免费对外开放,是北京首家专注老窑瓷学术研究、展览展示、文化创新和收藏交流的主题性小微博物馆。 博物馆邀请文博专家定期举办鉴定、讲座、研讨、沙龙和体验等活动,让老窑瓷和传统文化的爱好者了解老窑瓷的历史价值、艺术价值和收藏价值。 老窑瓷博物馆开馆当天,北京市西城区大栅栏街道正式授予老窑瓷博物馆“大栅栏街道第一博...
大栅栏街道老窑瓷博物馆于5月13日举行揭牌仪式,正式开馆。 作为历史上重要的文物遗存,老窑瓷的历史悠久,器物传世量颇大。那么如何让这些传世器物焕发新的生机,让这些老物件在百姓文化生活中“活”起来呢,北京首家专注老窑瓷学术研究、展览展示、文化创新和收藏交流的主题性小微博物馆——大栅栏街道老窑瓷博物馆于5月13日举行揭牌仪式,正式开馆。 据介绍,老窑瓷博物馆开馆后,将会通过举办不同主题的老...
为了保护和活化文物,探索文物合理适度利用的创新模式,让文物在百姓文化生活中“活”起来,5月13日,老窑瓷博物馆在北京西城区大栅栏街道开馆。据悉,该博物馆为公益属性,免费对外开放,是北京首家专注老窑瓷学术研究、展览展示、文化创新和收藏交流的主题性小微博物馆。
中国老窑瓷的诞生与发展历经了漫长的沧桑岁月,从远古人类粘土陶器的起源,历经商周的萌芽期,春秋战国、秦汉、三国两晋南北朝的原始期,直至隋、唐、宋末元初的成熟巅峰期期,有约近2000多年的历史。 金钱纹石榴尊 现藏北京老窑瓷博物馆 老窑瓷,是指明清以前的古瓷器,主要以唐、宋、元瓷器为主。老窑瓷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价值,它跨越年限达千年,是中国陶瓷史重要的组成部分。 ...
2016年2月24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会议认为,文物是不可再生的历史文化资源,是国家文明的“金色名片”。加强文物保护、管理和合理利用,对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提升国民道德素养,增强民族凝聚力,具有重要意义。会议强调,鼓励民间文物合法收藏,支持非国有博物馆发展。 为了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响应国家政策呼吁,5月13日,老窑瓷博物馆将在北京西城区大栅栏...
12月4日下午在位于北京市西城区铁树斜街116号院的老窑瓷博物馆里,举办了一场“文物专家进社区”公益活动。本次活动由西城区社工委联合大栅栏琉璃厂商会主办,特别邀请到了北京首都博物馆原常务副馆长张宁、北京市文物出境鉴定所所长李晨、中国文物学会副秘书长傅公钺三位文物界资深专家走进社区,来到隶属于北京市西城区大栅栏琉璃厂社区的老窑瓷博物馆,为社区百姓分享文物鉴定及收藏方面的专业知识。
文物收藏神秘而又充满玄机。藏品的真假难辨和一掷千金让收藏成了许多人心中的风险投资。或一夜暴富,或一无所有,收藏从此成了危险却又迷人的游戏。其实,收藏“有道”。如何进行收藏投资,如何火眼金睛辨识真伪,这些在老窑瓷博物馆就能学到。 老窑瓷博物馆位于北京文化核心琉璃厂地区,是北京首家专注老窑瓷学术研究、展览展示和收藏交流的主题性小微博物馆。老窑瓷博物馆以展示老窑瓷精品,推广老窑瓷文化,倡导老窑瓷的...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