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景胜别墅石柱上镌刻着红底楹联家训。 石刻家训:拓下来,传下去 近日,在石狮市博物馆一楼,“清风美德润狮城”主题展馆又迎来一批参观者。博物馆馆长李国宏当起了义务讲解员,他说得生动有趣,参观者听得入迷。 该展馆从去年8月开放以来,已接待参观者2000多人次。展品从传统古厝拓印而来,以石刻楹联、石雕画为主,内容大都是家训。 传统古厝藏家训 “同气连枝...
近代齐白石镌青田石狮钮印(一对,图1、2),高11厘米,印面6厘米见方,赵启騄后裔捐赠。这两方印章均为寿山冻石,长方形,狮钮,锦盒包装。印文一为白文“赵启騄印”(图3),边款“白石七十三年作”(图4);一为朱文“次骅长寿”(图5),边款仅署“白石”二字(图6)。 齐白石,原名纯芝,小名阿芝,名璜,字渭清,号兰亭、濒生,是一位木匠出身而又诗书画印均卓绝出众的艺术家。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中央...
资料图 图文无关 11月28日上午,天台山民俗博物馆工作人员来到天台县公安局城西派出所,将一面印有“恪尽职守铸金盾,破案神速保平安”的锦旗交到民警手中,对民警及时破案追回被盗石狮表示感谢。 11月17日晚,城西派出所值班民警接到报警,称民俗博物馆门口有一石狮子被盗。值班民警庞闽强、胡小杰迅速出警,立即对案件展开调查。经调查取证,第二天下午民警在微信上发现有出售石狮的信息,通过图片比对,...
近日,武汉晚报报道了汉口大董家巷34号在进行危房拆除时,现场惊现写有“长郡会馆”四个大字的清代砖墙以及部分建筑构建,这里并最终被确认是清代长沙会馆所在。前天,文保部门赶往现场调查保护,成功清理出一尊极具文物价值的石狮并移走保护。 前天下午,江汉区文体旅游局相关负责人看到本报报道后,立即派文保人员到现场调查,发现石柱上立有一尊精美的小石狮。 查阅相关记载得知,长沙会馆大门前原立有8根石柱...
河北临漳县农民日前犁地时出土一石狮造像,13日,考古专家初步认定其为东魏北齐时期的产物,距今已1400多年。 犁出石狮造像的农民为马营村郭树平,当有人听说他犁出值钱的宝贝时,多次找他出高价购买,都被拒绝。郭树平主动与文物部门联系,上交了造像。 石狮造像造型独特,品相完好,工艺精湛,比较罕见。邺城考古队专家研究初步认定,石狮为汉白玉石质造像,是东魏北齐时期产物,推断其为佛前护狮。...
河北临漳县农民日前犁地时出土一石狮造像,10月13日,考古专家初步认定其为东魏北齐时期的产物,距今已1400多年。 犁出石狮造像的农民为马营村郭树平,当有人听说他犁出值钱的宝贝时,多次找他出高价购买,都被拒绝。郭树平主动与文物部门联系,上交了造像。 石狮造像造型独特,品相完好,工艺精湛,比较罕见。邺城考古队专家研究初步认定,石狮为汉白玉石质造像,是东魏北齐时期产物,推断其为佛前...
去年10月13日凌晨,桐梓县夜郎镇庙坝村显灵庙的一对石狮、一座半身佛像及化钱炉被盗。警方接到报案后,历经3个月缜密侦查,成功抓获5名嫌疑人。近日,桐梓县人民法院公开审理该案,主犯金某被判处有期徒刑三年二个月,并处罚金八千元;范某被判处有期徒刑三年,并处罚金八千元。 收藏家看到文物起歹意 2015年10月初的一天,金某(X市收藏协会会员)寻访文物到桐梓县夜郎镇庙坝村,见该村显灵庙...
位于泉州湾出海口的石狮市蚶江镇石渔村,历史文化底蕴深厚,是宋元时期刺桐港的门户。记者昨日获悉,石渔村拥有唐代林銮渡、宋代六胜塔、明代再借亭碑记等历史古迹,拟规划建设一座海丝之路航海历史博物馆,目前正处于设计阶段,计划明年内建成。 海丝之路航海历史博物馆的建设,将填补目前石湖古码头有遗存、无阐释的空白,是海丝申遗工作的重要内容。项目位于与石湖古码头林銮渡相连的村道南侧的空地上,与石湖古码头...
河北省清河县油坊镇劝礼村一名村民近日在京杭大运河劝礼村段耕作时,意外发现三件文物,包括一尊赑屃、一尊石狮子和一通石碑。当地文物部门接报后,已将三件文物运回文保所保管。 清河县文保所所长侯书娥介绍说,此次出土文物的地段是明代嘉靖年间的崇兴寺遗址。经初步鉴定,赑屃与石狮均是明代早期文物;石碑为乾隆二年文物。三件文物的出土表明,明代初期清河县崇兴寺已是香火旺盛、远近闻名,同时也表明这个县运河宗...
“村里南宋吏部尚书薛良朋墓的一对石狮被盗了!”天刚亮,这个消息就在瓯海区丽岙街道霞嵊村流传。经过5天的侦查,瓯海警方于5月29日成功告破此案,并揪出了参与盗墓、运送的赵某甲、涂某等五人团伙。目前,被盗的石狮已被追回。 古墓石狮神秘失踪 瓯海区丽岙街道霞嵊村妇女主任左女士是薛良朋墓的“看守者”。5月24日一早,她像往常一样巡视墓园时,发现位于墓园口的一对石狮不见了。“我昨天看过都...
石狮蚶江镇是闽南文化生态区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海都记者昨日从蚶江镇政府获悉,该镇已经确定58项非遗保护项目。 58项非遗项目包括民间文学、传统音乐、传统舞蹈、传统戏剧、曲艺、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传统技艺、民俗等8大类。其中,民间文学的《再借亭传说》,传统音乐的唢呐演奏跟莲埭什音,传统舞蹈的公背婆和拍胸舞,曲艺类的讲古,传统技艺类的木帆船模型制作技艺、竹排制作技艺、豆豉制作技艺、箍桶手工技...
古人常在住宅大门前摆放两尊石狮,以镇宅护院,这种习俗沿袭至今。 那么,这种习俗是怎样形成的呢? 这种用石狮子做守门神兽的习俗,大约形成于唐宋之后。唐朝时,长安城是当时世界上最辉煌的都城,政府规划了“坊”——相当于现在的街区——作为住宅区。坊有围墙,有坊门,便于防火防盗。坊门一般制成牌楼式,并在上面写上坊的名字。坊柱由一对大石块夹着,以防风抗震,固定坊门。为了避免石块的生硬单调,能工巧匠们就在上...
在石狮星期Yi服饰文化创意园内,有一家特别的博物馆,展品是33件由石狮当地失恋者捐赠的“爱情遗物”,包括纯白的婚纱、发霉的咖啡渣、一张紧握双手的照片、打不开的日记本等等。日前,记者前往探访“失恋博物馆”,了解展品背后的感人故事。 发霉咖啡渣 缅怀车祸身亡丈夫 走进展馆,便可看到100多平方米的空间内,陈列着布娃娃、自行车、吉他、内衣、手机等33件物品,每件物品旁都附上一张卡片,上面写着失恋主人...
“石狮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丰富、有特色,已经融入市民生活,鲜活有生命力。”10日上午,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全国政协委员田青教授首次来石,他不仅是著名的音乐学家,也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专家。 田青实地走访了石狮市文化馆、博物馆、沙美狮阵武术馆,听取了石狮非物质文化遗产介绍,欣赏了美江小学师生什音演奏、石狮市南音艺术团南音表演。“石狮什音、南音、狮阵等非物质文化遗产保存得很完整,实...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