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18日,宁夏回族自治区水洞沟遗址博物馆正式对外开放,成为我国西部唯一一所以展现旧石器时代文化为主题的博物馆。 水洞沟遗址位于宁夏银川市东南28公里处,最早是由法国地质学家德日净和博物学家桑志华于1923年发现并进行发掘的。该遗址与内蒙古的萨拉乌苏遗址,并称为中国最早发现和进行正式发掘的两大旧石器时代文化遗址。 1928年,法国考古学界公布研究结果,水洞沟地区在三万年前曾有人类居住。而且,水洞沟...
近日,宁夏回族自治区水洞沟遗址博物馆正式对外开放,成为我国西部唯一一所以展现旧石器时代文化为主题的博物馆。水洞沟遗址位于宁夏银川市东南28公里处,最早是由法国地质学家德日净和博物学家桑志华于1923年发现并进行发掘的。该遗址与内蒙古的萨拉乌苏遗址,并称为中国最早发现和进行正式发掘的两大旧石器时代文化遗址。1928年,法国考古学界公布研究结果,水洞沟地区在三万年前曾有人类居住。而且,水洞沟出土的石器...
记者从河北省邯郸文物保护研究所获悉,经过考古工作者十多年的持续努力,在河北西南部山区发现了多处旧石器文化遗存,把这个区域历史起源由8000年前的新石器时期前推至距今20万年。 据邯郸市文物保护研究所副所长薛玉川介绍,河北西南部山区位于黄河中下游的漳河、洺河和滏阳河流域,是中国石器文化较为集中发达的地区。在涉县石门乡新桥村、北原古坟脑、河南店清漳砖厂、西戊村南等地发现了多处旧石器文化遗存。从遗存...
记者从26日召开的首届水洞沟文化旅游节新闻发布会上获悉,为纪念水洞沟遗址发现88周年,首届水洞沟文化旅游节将于6月18日至20日在水洞沟景区举办。 据了解,本届文化旅游节以“保护·传承·发展”为主题,将举办水洞沟科考探秘体验旅游、水洞沟古代立体军事防御体系体验、水洞沟遗址国际学术专题研讨会等9项主题活动,全方位向外界展示这块3万年前人类繁衍生息的神秘土...
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3月7日通报我省2010年重大考古发现。其中,郧县刘湾遗址对于研究汉江中游新石器时期的区域性文化提供了重要资料。 据介绍,在郧县刘湾遗址,省考古所工作人员共清理出新石器灰坑68个,发现新石器时代窑址1座。据了解,去年该所在我省共完成36处遗址和墓地的考古发掘工作,出土各类文物标本万余件。其中,郧县刘湾新石器遗址、浠水忠三湾商周遗址、沙洋黄歇村东周墓等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
众所周知:细石器文化与畜牧的起源,发展密切相关。细石器文化是研究人类社会由狩猎采集经济到畜牧经济发展过程的重要依据之一。新疆史称“西域”,我国西域地区的早期历史,是一部从狩猎采集经济到畜牧经济的发展史。 考古界把细石器分为几何形细石器和细石叶形细石器两大系统。几何形细石器主要分布于地中海、北欧、非洲、印度、澳大利亚等地。细石叶形细石器主要分 布于亚洲东北部和美洲西部。我国...
宁夏中卫市博物馆工作人员日前在中卫市沙坡头附近的荒漠沙丘地带考察后发现,这里存在一处距今约3000年的细石器文化遗址。 遗址位于一处东西长约1公里,南北宽约1.5公里的台地之上。工作人员考察的主要是风吹沙移后遗物露出地表的区域,大部分区域由于黄沙覆盖给考古工作带来一定的困难。 博物馆工作人员第一次考察时在遗址采集到石器50余件、陶器残片30多片以及动物头骨等。石器包括敲砸器、石磨棒、石斧、...
细石器文化,距今10000~7000年。黄土高原多处发现该时代文化遗址,如陕西大荔沙苑、山西沁水下川等地。 以细小打制石器为特征的文化。石器原料主要为石髓、玛瑙、燧石等。有多角锥状石核、细长石片(石叶)、小石片等,已出现复合工具,如以小长石片嵌在骨刀上使用,并已广泛使用弓箭。 峙峪文化、许家窑文化均具细石器文化的原始面貌;细石器文化繁盛于旧石器时代晚期到中石器时代,如我国最早的细石器文化发...
榆中县连搭乡马家屲村是兰州的新石器文化遗址,但近日来一些不法分子乘着黑夜在此盗窃文物,使得国家文物流失,百余亩村民耕地被挖得千疮百孔,刚刚长出的庄稼惨遭破坏。 5月25日,记者来到榆中县连搭乡马家屲村看到,地里到处都是直径约1厘米左右的小孔,有的小孔甚至打在村民耕地的地膜上,而在一些堤埂上,随处可见挖掘的大坑,在一处坑内,记者还发现了陶器的碎片。村民刘女士称,她家的洋芋地今年连续3次被偷挖文物的...
华龙网讯(日报记者匡丽娜实习生陈茂霖)近日,市文物考古所对黔江区两河镇北面的箱子岩水电站工程库区及坝区进行勘探,发现了31处各类文物点。其中,新石器时期和商周遗址的发现,证明该地早在4000多年前就有人类活动,填补了阿蓬江流域黔江地区早期文化遗迹的空白,对于建立渝东南地区文化序列具有重大意义。 据介绍,31处文物点中有商周时代4处、汉代2处、唐宋时代7处、明清时代2处。甘家坝、队尾坝、龚家屋基、...
记者从河北省有关部门获悉,泥河湾考古又有重大发现。河北省文物工作者在泥河湾盆地马圈沟遗址第三文化层之下,又发现了第四、第五和第六文化层,将泥河湾盆地旧石器文化年代向前推进了10万年。 马圈沟遗址发现于1992年,其第三文化层的年代,专家根据地磁学研究结论认为,应距今166万年。去年7月至11月,河北省文物研究所重点组织了对泥河湾盆地旧石器考古的调查,同时对马圈沟遗址第三文化层之下进行了发掘。发...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