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环保”“绿色”是现代概念,但谈不上是现代观念,而是古已有之的传统理念。宋代延续前代的做法,设有专门的环境保护部门——虞部,各州县又设“农师”之职,聘请通晓农林知识者担任之,为民众种植作物、林木提供技术指导。朝廷还制订一系列涉及生态保护的法令,如宋太祖曾下诏:“令民二月至九月无得采捕虫鱼,弹射飞鸟,有司岁申明之”。又严禁捕食青蛙,因为宋人已发现青蛙乃庄稼害虫的天敌。这一立法大概是最早的“野生动物保...
竹简,就是竹书,它是我国古代最早的书籍。没有竹简,很多历史之谜,就难以解开。 当然,在这些竹简图书出现前,我国并不是没有文字,但那些刻在金属上、石头上的东西,因为篇幅有限和阅读、携带不便,都有很大的局限性,所以严格地说,它们都不能称书。只有到了竹子作书的时代,我国的文字才有了真正的载体,才让我国的那段历史得以保存。 别的不说,就拿1987年元月在湖北荆门发掘的战国中晚期楚墓——包山大冢来说,专...
红木行业持续近3年之久的焦点事件“假紫檀案”再次引发业内关注。11月8日,“拒绝假紫檀、坚守诚信暨绿色销毁近1500万元假紫檀新闻发布会”在北京举行。 “这批假紫檀经林科院相关机构检测为市场上俗称的非洲‘血檀’。”北京劲飞红木家具厂(以下简称劲飞红木)董事长吴新建说,血檀≠紫檀。从近年紫檀木料平均行情来看,真正的小叶紫檀价格50万元——100万元/每吨,而冒充小叶紫檀的血檀好料也仅有2万——5万...
你可知道,两千多年前的中国人就发明了可调节光线明暗的灯具,还能避免燃烧的烟气污染空气。记者从江西南昌西汉海昏侯墓考古现场获悉,海昏侯主墓的北藏閣中出土了多盏各式造型的青铜灯,其中以雁鱼灯的工艺价值和环保价值最引人关注。 记者在海昏侯墓文保房中看到,新发现的雁鱼灯共两盏,均为青铜质地,其整体作鸿雁回首衔鱼伫立状,雁体态宽肥,颈修长,身两侧铸出羽翼,有短尾,双足并立,掌有蹼。雁喙张开衔一鱼,鱼身短肥...
藏身闹市61年的文物楼,外形似飞机。阚力摄 文物楼楼顶檐角、花雕造型完整。彭保红摄 文物楼楼顶檐角、花雕造型完整。彭保红 摄 近日,郑州一栋藏身闹市61年、外型似飞机的楼房面临拆迁的消息披露后,引发市民关注,随即关于它不可移动文物、优秀近现代建筑、金融摇篮等身份也一一浮出水面。市民在为这栋楼特殊的外形和身份惊讶的同时,环保志愿者也奔走呼吁,希望城市建设能为这栋楼让路,让见证郑州金融文...
中国绿发会就“河南马固村文物被拆毁”事件提起环境公益诉讼,对于推进我国人文遗迹保护工作具有重大意义。案件尚未正式审理,就引起了广泛关注。10月20日《京华时报》声音版刊载来论文章《环保法怎么成了文物保护的救命稻草》,我以为,文中的个别观点值得商榷。 该文质疑,“以环保名义保护文物,是否有法律依据”,其实,这是有充分法律依据的。《环境保护法》第二条规定,“本法所称环境,是指影响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各种...
16日,民间环保组织“中国绿发会”收到了一份来自河南省郑州市中级人民法院的“受理案件通知书”。今年4月,河南郑州上街区峡窝镇马固村7处文物5处被拆毁,马固村村委会、上街区人民政府、上街区峡窝镇人民政府和郑州市上街区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因直接拆毁文物及不履行法定职责被民间环保组织诉至法庭。 尽管中国绿发会能否胜诉还是未知数,不少人尤其是民间环保人士,已将此案受理界定为推进我国人文遗迹(文物)保护的...
10月16日,民间环保组织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绿色发展基金会,收到郑州市中级人民法院的“受理案件通知书”。今年4月,郑州上街区峡窝镇马固村(有中原第一文物古村落之称)7处文物5处被拆毁,马固村村委会、上街区人民政府、上街区峡窝镇人民政府和郑州市上街区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因直接拆毁文物及不履行法定职责被民间环保组织诉至法庭。 据了解,这是国内首起人文遗迹(文物)保护公益诉讼,也是人文遗迹(文物)首...
今年4月22日,《京华时报》曾以《拆迁中消逝的文物》为题,报道马固村在拆迁中文物遭损毁一事。 10月16日,民间环保组织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绿色发展基金会(以下简称“中国绿发会”)收到了一份来自河南省郑州市中级人民法院的“受理案件通知书”。今年4月,河南郑州上街区峡窝镇马固村7处文物5处被拆毁,马固村村委会、上街区人民政府、上街区峡窝镇人民政府和郑州市上街区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因直接拆毁文物及不...
三伏天,连日来持续高温,很多同事连午餐都草草对付了事,还有人换了签名——“宁可在空调房饿死,也不做外出觅食的勇士”。习惯了与空调、电风扇为伴的现代人也许很难想象,在没有电也没有电器的古代,人们如何度过热浪滚滚的夏天?其实,古人度夏不但充分体现了智慧,还十分低碳环保且有情趣。 评论:用冰块降温的方法其实早在先秦就已经有了。那时存放冰块的地方被称为“窟室”。窟室是一间考究的地下室,每到酷热的夏夜,贵...
近日,一则关于“南红玛瑙”的消息,将大凉山里一条“灰色产业链”展现在外界面前。四川大凉山美姑县,山里人成群结队携带工具,挖出数十米深的“巨坑”,盗采玛瑙原石。他们只在意暴利,并不在乎对环境生态的破坏,于是,被挖出的巨坑,随着渐渐降低的地平面,呈现在眼前。(6月25日《新京报》) 美姑县,这个充满现实主义的名字,源自这里有很多“美丽的姑娘”。然而,伴随着新矿床的发现、原石价格的暴涨,“美丽的姑娘”...
5月23日,桐庐县非遗中心联合杭商青年志愿者,开展了“剪装上阵,环保先行”剪纸体验活动,带领孩子们一起走近桐庐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剪纸,孩子们用双手创造出属于自己的艺术,剪出自己的风格! 活动邀请了桐庐县民间剪纸艺人田金莲担任指导老师,田老师十分细心的用皮尺为每一位志愿者量身定做了小马甲和小短裙,并且贴上了老师提前准备好的剪纸,便于接下来的活动中给小朋友们带来立体兴趣。 活动开始,工作人员首先...
5月23日,桐庐博物馆举办了以“变废为宝,爱护环境”为主题的环保手工活动。此次活动共有20余位小朋友参加。 活动共有两个环节:问题抢答环节和动手绘画环节。第一环节在主持人向小朋友提出有关垃圾分类的知识后,小朋友们十分踊跃都积极的举手回答问题。在第二环节开始之前,主持人向小朋友展示了变废为宝后的工艺品。大家纷纷感叹一只废弃的餐盘可以变的这么漂亮,都跃跃欲试想要通过自己的双手画出一件精美的图案...
为迎接5.18国际博物馆日,浙江省博物馆联合魅力潮童举办的“万物生”少儿环保创意大赛于上周末在武林馆区举行。 本次比赛紧密围绕国际博物馆日“博物馆致力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主题,倡导环境和文化的可持续发展,希望让未成年人养成热爱地球、传承文化的理念,让博物馆以更有力、更创新的新姿态致力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此次比赛杭州市十个街道、百余社区、十二家幼儿园以及六家少儿艺术机构,共计四百多名小朋友参与海选...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