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9月17日到23日是全国科普日,汉阳陵博物馆结合科协发普字(2016)67号文件精神和汉阳陵文化资源特点,策划开展了为期1周的“汉代科技之窗”全国科普日系列活动。本次活动包括汉代科技进校园,“兵器梦工场”和微信科普大赛三项主题活动。 9月20日,汉阳陵博物馆宣讲小分队走进咸阳华秦小学和咸阳渭河电厂英才学校,分别将“移动动物城”和“瓦当拓拓乐”带入课堂,通过主题讲座和互动体验,普及古人先进...
9月9日,以宜春市副市长魏晓奎为团长的宜春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一行6人来到汉阳陵国家考古遗址公园考察。汉阳陵博物馆馆长李举纲接待。李举纲首先向考察团简要介绍了汉阳陵的地理位置及考古发掘情况,重点介绍了汉阳陵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在文物遗址保护展示方面的探索实践及在文物资源利用方面所做的工作。魏晓奎副市长表示,陕西是文物大省,文化底蕴深厚,文物管理工作不断创新,尤其是大遗址保护及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建设实践中...
日前,汉阳陵帝陵15号外藏坑中出土的茶叶文物标本,引起社会广泛关注。2016年1月,中国科学院吕厚远教授等研究人员在英国《自然》(Nature)杂志旗下的《科学报告》(ScientificReports)上发表汉阳陵出土的茶叶研究成果,被称为迄今发现的“世界上最早的茶叶”。2016年5月,吉尼斯世界纪录大中华区总裁罗文(RowanSimons)为汉阳陵博物馆颁发了认证证书,对中国茶叶及汉茶文化的传...
日前,美国动画片“疯狂动物城”全球热映,再创票房新高,兔子朱迪的形象深深刻在每个小朋友的心中。借着动画片的余热,汉阳陵博物馆策划了“阳陵动物城”主题教育活动。7月28日,“阳陵动物城”主题教育活动如期举行,陕西电视台《都市快报》栏目组织的来自西安的10余个家庭参加了此次活动。 本次教育活动以汉阳陵出土的陶塑动物为蓝本,包括“陶塑动物”小课堂,陶艺制作,动物舞台剧三项内容。小课堂上,教育员...
2016年5月31日下午,汉阳陵博物馆特邀中国社科院考古研究所汉长安城工作队队长刘振东做《西汉墓葬等级制度概论》学术讲座,汉阳陵博物馆副馆长张云及陈列保管部、宣教部等部分职工参加了此次讲座。 刘振东有着多年的考古工作经验,对古代墓葬制度和形制的发展、演变有着深刻的认识,他认为墓葬的研究涉及面极广,与社会科学和自然的许多科学史关系密切,但作为古代社会礼仪制度的一部分,墓葬制度、亦即丧葬礼制...
经过近八年的鉴定,2015年中国科学院正式证实,从陕西汉阳陵出土的植物样品为古代茶叶,这些茶叶距今已经有2100多年的历史,而近日,汉阳陵出土的茶叶又获得了吉尼斯世界纪录认证,成为了迄今为止发现的最古老的茶叶。 这些黑褐色的茶叶就是从汉阳陵出土,考古研究员介绍说,这是迄今为止发现的最古老的茶叶标本,其实早在1998年,考古研究者就开始对汉阳陵进行考古研究,当时在陵墓封土的四周发现了86座...
经过近八年的鉴定,2015年中国科学院正式证实,从汉阳陵出土的植物样品为古代茶叶,这些茶叶距今已经有2100多年的历史,而近日,汉阳陵出土的茶叶又获得了吉尼斯世界纪录认证,成为了迄今为止发现的最古老的茶叶。 眼前这些黑褐色的茶叶就是从汉阳陵出土,考古研究员介绍说,这是迄今为止发现的最古老的茶叶标本,其实早在1998年,考古研究者就开始对汉阳陵进行考古研究,当时在陵墓封土的四周发现了86座...
2016年3月31日,西北大学文化遗产学院副院长段清波受邀来汉阳陵博物馆作《考古学中的汉文化》专题讲座。 作为陕西秦汉考古方面的专家,段清波从新时期考古工作的历史使命和困惑谈起,讲述了自己多年来从事考古和考古教学中的一些思考和感受,以及在目前社会环境下对文化遗产保护、展示、传承和研究方面的反思,进而推导出自己对汉代考古学和汉文化的独特见解。 他认为在“三维一体的中国文明论纲“的大框架下,汉文化...
为提升业务人员文化遗产保护与展示的理论水平,扩展业务人员的眼界和思路,汉阳陵博物馆特别邀请陕西师范大学教师卜琳于2016 年3 月18 日上午 ,作了《中国文化遗产保护与共享》的专题讲座。 卜琳毕业于西北大学文化遗产学院,取得文化遗产保护与管理专业方向的博士学位,目前从事于陕西师范大师历史文化学院从事博物馆学和考古学方面的教学工作。近年来,她致力于中国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展示研究工作,出版了《中国文...
1月15日,汉阳陵博物馆第一届理事会第五次会议召开,会议由陕西省文物局副局长、汉阳陵博物馆第一届理事会理事长周魁英主持。第一届理事会理事、监事会监事出席会议。 会议先后听取了博物馆管理层就2015年工作情况和财务收支状况、2016年整体工作安排、“十二五”规划执行情况,以及法人治理结构制度建设情况的报告,并对博物馆“十三五”规划和理事会权力清单进行了讨论。 出席会议的各位理事一致表决同意上述报...
12月20日,西北工业大学附属中学初二年级的50余名同学,在家长和老师的陪同下来到汉阳陵博物馆,感悟体验汉文化。 本次“汉文化大课堂”研学活动包括参观博物馆、汉服主题课和制陶体验课三项内容组成。参观之前,带队的老师就告诉教育员,“今天研学参观的主要目的是学习和体验,一定要注意参观体验活动的知识性。”在参观过程中,孩子们手拿《教育学习单》,跟随教育员闯关答题,寻找开启文景治世大门的钥匙;在汉服主题...
11月27日,江西省政府副秘书长宋雷鸣、一行14人在陕西省文物局副局长罗文利的陪同下参观汉阳陵博物馆,就汉阳陵文物保护与利用工作进行考察调研。 座谈会上,汉阳陵博物馆副馆长李举纲从汉阳陵概况、管理与服务、开放状况、保护与展示等内容向江西省政府一行就汉阳陵文物保护工作基本情况作了系统的阐述,针对我馆近年来在大遗址保护工作取得的成效、博物馆管理机构的运营情况、社会教育的深入开展及博物馆事业发展中存在...
11月12日,本报以《银杏树啥时成了“摇钱树”》为题,报道了汉阳陵景区进入银杏林参观游客必须购买80元博物馆(或遗址公园)门票,引发大量游客的不满和质疑。一经刊登,引起社会各界强烈反响。11月13日,记者采访了汉阳陵博物馆副馆长、党总支副书记、法人代表李举纲。作为博物馆官方的实际负责人,他会对此作何解释?他的说法又能服众吗? “贵报报道属实,观点客观” 李举纲称,“我个人认为,贵报的报道属实,...
作为中央编办直接联系的全国文化系统两座开展法人治理结构建设试点工作的博物馆之一,汉阳陵博物馆在陕西省文物局的正确领导下,在省编办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局的大力支持下,自今年2月2日,汉阳陵博物馆第一届理事会、监事会正式成立,《汉阳陵博物馆章程》获得通过,汉阳陵博物馆法人治理结构框架基本成型,试点工作稳步推进,不仅有效地推动了汉阳陵博物馆各项工作取得较大发展,也对全国事业单位法人治理结构建设工作产生了积极...
为了继续发挥汉阳陵丰富的文化遗产优势,做好汉阳陵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切实保护好文物遗址,汉阳陵博物馆专门编制了《文物保护能力提升规划纲要》,内容包括文保专业技术人员培养,文保实验室建设,保护关键技术攻关等多个方面,为下一阶段汉阳陵博物馆文物保护工作提出了明确的方向。 2015 年11 月4 日 ,汉阳陵博物馆邀请省内文物保护界的知名专家召开座谈会,围绕该《纲要》展开讨论。专家们提出,汉阳陵博物馆在...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