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昨日,记者从红寺堡文管部门了解到,红寺堡开发区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小组工作人员在太阳山镇发现一处大面积汉代遗址。 这处遗址位于太阳山镇水套村西南约2公里的一处山沟里,面积达2平方公里。遗址内散落着大量灰色、红褐色的碎陶片,部分陶片上面刻有精美的绳纹图案。普查人员对部分陶片进行了简单的复原,发现个别陶器高度达80厘米,胸径达50厘米。据介绍,目前这处遗址的性质和用途有待断定,普查小组正在积极联系自治...
记者25日从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文化局获悉,文物普查队员近日在位于川西北地区的阿坝州若尔盖县,发现一处新石器时代至汉代遗址。专家推测,该遗址为游牧民族的临时居住遗址。 据阿坝州文化局田雨介绍,此次发现的协玛坚(藏语译音,意即沙子地)遗址位于若尔盖县阿西乡阿西村南约5000米的草地中央一处低矮山梁上。遗址东、西、南三面均为沼泽水草地。遗址面积较大,呈南北走向,由连续不断的大小沙窝组成不规则的长...
这是8月11日拍摄的三杨庄汉代遗址博物馆内的汉代河流淤积遗址。 近日,河南省内黄县三杨庄汉代遗址博物馆主体工程完工。三杨庄汉代遗址是因黄河泛滥被整体淹没的汉代聚落遗址,这个保存完整的汉代建筑和农田遗迹,为研究汉代社会组织结构、经济发展、农业生产、建筑布局、人居环境和民俗民风提供了珍贵的实物见证。目前,三杨庄汉代遗址已被列为国家大遗址重点保护项目。
近日,吴桥县龙王河底部河壁上发现一处古代遗址,面积约一平方公里,文物部门初步确定为汉代遗址。 该遗址位于吴桥县沟店铺乡东崔庄东约500米处。东崔庄村的刘玉江说,早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就有人在龙王河挖河时发现了陶器残片,后来村民在离河不远的地方打井,打到六七米深就打不下去了,他觉得这事蹊跷,就于今年3月底把这个情况汇报给了县文保所。 随后,吴桥县文保所的工作人员在这处遗址淤层下1—2米处,发现了...
西安市文物工作者近日在西安临潼区普查时发现一处汉代遗址,判断其可能为汉成帝的废陵陵邑——昌陵邑遗址,其遗存的大量文物信息,为研究汉成帝废陵陵邑的规模、形制、社会状况提供了珍贵资料。 汉成帝刘骜(公元前五十二年—公元前七年),是西汉第九位皇帝,以荒淫奢侈闻名于世。据史料记载,刘骜即位不久始建渭城延陵,建造十年后一度停建,又于渭河南岸新丰戏乡的新址建造昌陵,未成而罢、复作延陵。《汉书》记载,成帝鸿嘉...
昨天,从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传来消息:考古人员在宣汉县下八乡陈家坝、建设坝、周家梁和南坝镇天车坝发现多处汉代遗址。 5—6月,为配合中石油在宣汉县境内的天然气勘探开发,受中石油委托,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会同宣汉县文物管理所联合对宣汉周家梁净化厂及其管道施工现场进行了全面调查并取得重要成果。省、县考古人员共发现10处文物点,其中汉代遗址4处,明清窑址1处,清代寨子1处,清代墓群3处,近现代战役遗址...
道教碑刻 近日,达州市通川区文物管理所在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中,北外镇新发现不可移动文物13处,其中张家坝的汉代遗址具有较高的历史、文物价值。 据了解,从4月14日起,区文物管理所在历时二十余天田野地毯式的调查中,在北外镇新发现13处文物点,其中包括汉代遗址1处,汉代墓群1处,崖墓(群)2处4座,明代墓葬1处,清代墓(群)6处,古寨1处,道教碑刻1处。 据该所相关负责人介绍,通川区以前也发现过...
图为从汉代遗址出土的瓦当残片(3月23日摄)。新华社记者苑坚摄 全是生活用品 这是座汉代城? 成都平原出土了不少汉代器物,却没找到过大型汉代遗址。令人振奋的是,昨日成都市考古队考古人员向记者透露,在青白江区城厢镇发现了一处保存较好的汉代遗址,它有望在成都改写只见器物不见遗址的遗憾。 目前,考古发掘正在进行,该处汉代遗址有多大规模?能不能找到一座汉城?考古学家希望发掘完毕后能够揭开其谜底。...
从汉代遗址出土的陶纺轮 从汉代水井中出土的井沿花边汉砖 从汉代遗址出土的瓦当残片 3月23日,四川省成都市文物考古研究院宣布,一处汉代先民生活场所的遗址在成都市青白江区被发现,这处遗址是成都平原少见的原生汉代文化遗存。主要遗迹为500余平方米的汉代遗址,汉代文化堆积层达0.3米至0.8米厚,是成都平原少见的原生汉代文化遗存,可分辨的器形主要有陶釜、陶罐、陶鼎、陶钵、陶缸、...
昨日,成都市青白江城厢镇东门某建设工地内发现一“汉代遗址”,目前挖出的已知面积约500平方米,堆积层厚度约为40至50米。据了解,此汉代遗址距今约1800年,是近年来成都范围内发现的最重要的汉代遗址。除此之外,还有不同朝代的古墓7座、汉代古井2口、汉代古窑1座,金耳环、陶器、宋代瓷器、陶钵等大批文物相继出土。到底这个汉代遗址有多大,当时又是什么场所,还有待考古学家进一步发掘...
近日,内蒙古自治区文物考古工作者在对临策铁路沿线古文化遗存进行抢救性发掘过程中,发现并清理了汉代文化遗址2处及烽火台遗址、古墓群各1处。 这些汉代遗址均位于巴彦淖尔市境内,其中巴音毛道遗址、巴音乌拉遗址两处遗址均位于狼山南侧,其中巴音乌拉遗址距汉代鸡鸣塞仅两公里,应与汉长城有密切联系。此次总发掘面积近2000平方米,出土遗物多为罐、碗等生活实用器,遗址中发现较多的灶,灰坑内多为生活垃圾。据考古人...
新华网福州5月3日电(记者孟昭丽)记者从福建省博物院了解到,厦深铁路福建段发现了17处古代文化遗存,年代从距今10000年的旧石器时代延续至明清时期,这些遗存对于研究中国古代历史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 厦深铁路福建段经过厦门市海沧、漳州市龙海、漳浦、云霄、诏安等县、区,全长179公里。为了配合铁路建设,福建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漳州市文物管理委员会办公室组织专业技术人员组成厦深铁路文物考古调查队,于...
去年9月,为配合南水北调工程建设,河北省文物研究所会同满城县文物部门对满城县尉公汉代遗址进行了抢救性考古发掘。 遗址位于尉公村西北面的山间台地上,分布面积约4万平方米,发掘区位在遗址的东北部,发掘面积400平方米。遗址地层堆积共分4层,其中3—4层为汉代文化层,厚0.8—1.2米,出土有泥质或夹砂、夹云母的陶盘、瓮、罐、碗、盆等多种器物。第2层下发现灰坑10座,平面分圆形、椭圆形、长圆形、不规则...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