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工作人员正在清理墓穴 实习记者 陈永辉 摄 近日,考古专家对洛南西寺墓群范围内的一处墓葬群进行抢救性发掘,初步探明8座春秋战国时期墓葬,现场出土青铜器及玉器40多件。其中最大的一座贵族墓椁棺保存完好的程度,及出土的带木制漆皮剑鞘的青铜剑,在省内较为罕见。 4座墓葬发掘完毕 最大一座保存完好 西寺墓群位于洛南县城北一条东西走向的山梁上,此次的发掘地点在墓群范围内,地形呈台塬状。今年10月...
墓穴中还可以看到逝者的遗骸 新郑校园发现战国墓葬群 文保部门已开始挖掘 10月28日,记者从新郑市有关部门了解到,位于新郑市的郑州大学西亚斯国际学院内一处建筑工地上发现一处战国时期平民墓葬群。目前,新郑市文物部门和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已经开始对该墓葬群进行保护性挖掘。 新郑播报 李显文 文/图 墓穴中遗骸骨骼能明显看出 在文物发掘现场,记者看到现场施工基本上已停了下来,由专业的文物工作人员...
墓穴中还可以看到逝者的遗骸 10月28日,记者从新郑市有关部门了解到,位于新郑市的郑州大学西亚斯国际学院内一处建筑工地上发现一处战国时期平民墓葬群。目前,新郑市文物部门和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已经开始对该墓葬群进行保护性挖掘。 新郑播报 李显文 文/图 墓穴中遗骸骨骼能明显看出 在文物发掘现场,记者看到现场施工基本上已停了下来,由专业的文物工作人员进行保护性挖掘。其中,墓穴较深的...
正在紧张挖掘的考古现场 发掘的一座古墓里有少量陪葬品。(杨正华摄) 近日,在新郑市一处建筑工地,考古人员发现一处战国晚期的平民墓葬群。经过一个多月的挖掘,已经发掘古墓五六十座,出土部分石器、陶器以及战国空心墓砖。值得注意的是,发掘的遗骸身下大多都有打碎的莲花盆,业内人士认为,这可能就是当时这一带生活的百姓特有的丧葬习俗。 28日,记者来到该考古现场,看到考古人员正在紧张地挖掘...
近日,新郑市旅游和文物局在配合新郑市基本建设进行文物勘探时发现一批战国墓葬,随后郑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对其进行了发掘。 该批墓葬位于郑韩故城以北约4公里,经过发掘,共清理墓葬51座,这些墓葬分布十分集中。此次发掘清理的墓葬除1座空心砖墓外,其余均为土坑竖穴墓。其中最大的一座墓葬长5米、宽3.8米、深5.5米,虽几经盗扰,仍出土了一把青铜剑及玛瑙环、铜铃等少数文物,其他墓葬也多被盗扰过,出土有一批陶...
新郑战国时期墓葬群考古发掘现场 (资料图片) 日前,河南省郑州市考古研究院在当地一处建设工地进行文物勘探时,发现一处战国时期墓葬群。这批墓葬多为土坑竖穴墓,虽然已遭多次盗掘,但依然有不少精美的随葬物出土,为研究战国时期墓葬习俗以及对郑韩故城的研究提供了珍贵实物资料。 今年2月,新郑市旅游和文物局在配合新郑华信学院新校区建设进行文物勘探时,发现了这处古墓葬群,随即将消息上报给郑州市考古研究院。3...
记者从河北宣化文物部门了解到,经DNA检测和研究,正式确认去年在这个区战国墓葬中出土的动物骨骼为野猪后大腿和山羊后腿骨。 宣化文物部门去年在对大东门外燃料公司院内综合楼工程进行文物勘探时,发现了由34座墓葬组成的战国墓群,今年6月,宣化区文物部门与吉林大学边疆考古研究中心联合对出土的22具人骨和7根动物骨骼进行DNA检测。 宣化文保所所长刘海文介绍说,宣化地区在战国时期属于燕国上谷郡,目前燕国...
图为老乃仁克考古现场 图为老乃仁克考古现场 9月11日,记者致电和硕县文物所了解到,此次发掘的乃仁克墓地,位于和硕县乃仁克尔乡本布图村西1000米。普查中,文物部门发现这片墓地共有160座墓葬,分布面积达4万多平方米,初步断定其年代为战国时代。 据该所负责人介绍,该墓地位于山区,墓葬被盗现象很严重。今年上半年,和硕县投资50万元,委托新疆文物考古部门对乃仁克墓地进行抢救性考古发掘。 8...
三门峡发现战国墓葬群 近日,在三门峡市区发掘出了一处有30座墓穴的墓葬群,其中大多属战国早期墓葬,距今2400余年。考古工作人员称,一些墓主人嘴里衔着碎玉料,系小型家族墓葬群。 墓葬群位于三门峡市湖滨区家王庄村涧河南岸一处拟建工地。昨日上午,记者在考古发掘现场看到,在一片半个足球场大小的范围内,分布着大大小小数十个墓穴,其中不少已经开始回填。在...
日前,在谯城区观堂镇崔庄村,村民建房取土时,意外在河堤旁挖出三个古墓葬。经市文物部门工作人员鉴定,墓葬为战国晚期的空心砖墓,且是平民家族式墓葬,现场没有发现陶器、铜镜等器物。可惜的是,墓葬已经被机器破坏的“体无完肤”,考古价值甚微。 古墓葬位于该村狐狸涧河东岸河堤上,受挖掘机破坏,三个并排的墓室都只剩下一小部分,墓室旁散落着很多碎砖片,从取土后的土层切面看,距地面有一米高...
图为新疆和硕县即将进行抢救性考古发掘的老乃仁克墓地现场。 记者10日从新疆和硕县文化体育广播影视局获悉,为确保该县老乃仁克墓地文物的安全,更好地推动该县文物保护工作的开展,该县将投资50万元对老乃仁克墓地进行抢救性考古发掘,其中有墓葬年代初定为战国时期。 据悉,和硕县老乃仁克墓地地处和硕县北部天山低山区的包尔图洼地西北端,乃仁克尔沟口东面的台地上,海拔1900米,墓地所在之处的谷地南北宽达50...
近两年,在内蒙古自治区和林格尔县盛乐古城周边已发现1800多处战国时期墓葬。考古证据表明,这些墓葬所在的土默特平原在战国时期处于战争状态。 为了配合和林格尔县基础设施建设工程,近两年,内蒙古考古人员对工程占地进行抢救性的考古发掘。在这一区域,除了发现大量战国时期墓葬之外,还发现多座汉、魏晋、唐代墓葬。 在这里发现的战国时期墓葬均为长方形土坑竖穴墓。部分墓葬有葬具,以单棺为主,部分墓葬有祭骨。骨...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