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宜兴窑惠逸公款紫砂凸莲瓣碗,清雍正,高5.9cm,口径12.6cm,足径5.5cm。 碗口微撇出边,圈足起弦线。碗上部光素,下部凸雕十三枚莲瓣,每瓣内以细线勾勒筋脉。底有篆书“惠逸公制”四字印章款。深紫色砂泥,细润光洁。 惠逸公为清雍正、乾隆时期的宜兴紫砂名匠。
宜兴窑紫砂三连核桃,清乾隆,高3.4cm,足距4.4cm。 核桃三联式。姜黄色砂泥。其造型、纹路、色泽、质感皆惟妙惟肖,技艺之精已臻巧夺天工之境。此类作品是专为皇帝和后妃赏玩的仿生文玩。
宜兴窑紫砂梅花鹿,清乾隆,高12.8cm,长13.8cm。 一只小鹿睁大眼睛机警地观察着周围的动静。姜黄色砂泥制成。鹿的毛色暗黄,通体布满白色梅花斑。双眼及四蹄皆为黑色,神情警觉,聪明可爱。鹿与 “禄”同音,寓意高官厚禄,因此明清以来被广泛应用于工艺美术品的装饰。 此紫砂小鹿形态逼真,做工精致,代表了宜兴窑制作皇室御用文玩的高超水平。
宜兴窑紫砂蓝釉加彩缠枝莲大花盆,清乾隆,高48cm,口径60cm,底径40cm。 花盆板沿,深腹,圈足,底中部有一大圆出水孔,周围围绕四个小孔。内壁光素,外壁深褐色紫砂胎上施彩绘。口沿里侧饰绿彩描金缠枝莲一周,口沿平面饰蓝彩松竹梅,口沿外侧饰蓝彩回纹、如意云头纹各一周。腹绘蓝彩缠枝莲,近底处有变形蕉叶纹。 此盆形体硕大,彩绘精细,所施蓝彩与紫砂胎的深褐色搭配和谐,素雅而不失活泼,它是清乾隆时期...
宜兴窑紫砂三折斜方花盆,清乾隆,高16.7cm,口径68.5×36cm。 花盆为三连斜方式,口边三折曲线,平底有二圆出水孔,下承八折角随形足。盆口以深栗色泥镶边,盆身为朱红色砂泥。此盆形状采用三连几何斜方体,打破了花盆造型的一般规律,风格独特,别出心裁。
宜兴窑紫砂芦雁纹六方茶叶罐,清乾隆, 高16.2cm,口径4cm,足径4.7cm。 罐六方形,小口,折肩,六方足。盖、钮皆带六棱。朱红色砂泥。腹六面绘通景芦雁纹,碧波粼粼的湖面上簇簇芦苇在微风中摇弋,一群大雁飞临水面,分别作飞、鸣、食、宿状。整幅画面用细润的泥浆堆绘而成,画面微微凸起,富有立体感。 芦雁纹是中国文人画常见的题材之一,宋徽宗时期就有芦雁纹的宫廷绘画,明清时被大量地运用在工艺美术的...
宜兴窑紫砂彩绘花鸟纹委角笔筒,清乾隆,高13.5cm,口径12×12cm,足径11×11cm。 笔筒方形,委角。浅黄色砂泥。外壁以白、粉、黄、绿等色设色,四面分别绘有:鹭鸶莲荷、飞燕桃花、喜鹊登梅、双蜂戏菊。笔筒色调丰富,制作技艺纯熟,所绘花树枝叶纷披,摇曳生姿,禽鸟等轻盈灵动,顾盼生辉。以紫砂胎施以粉彩的做法在清乾隆时期大量出现。
宜兴窑紫砂御题澄泥套砚,清乾隆,盒高9cm,长48cm,宽45.3cm。 六方紫砂澄泥砚置于大紫檀木盒内,盒面填金隶书“萃珍含润”。每方砚分别配有随形的紫檀木盒,盒盖上部均嵌玉一块,上分别刻玉螭纹、兽面纹、玉卧蚕等,下部为填金隶书乾隆皇帝御题。此套砚是在澄泥中掺进一定比例的宜兴紫砂精心制作而成,澄泥中掺紫砂不仅使砚的颜色微现深紫而凝重美观,而且会增加研墨的摩擦力,使砚膛更加“吃墨”。据砚身题字可...
宜兴窑紫砂百果诗句砚滴壶,清乾隆,高5.4cm,口径1.1×2cm,足距2cm。 此壶造型以石榴为身,蘑菇为盖,藕节为流,灵芝为柄。肩部饰瓜子,底承柿子、桃子、核桃三支足。壶身上的微缩瓜果均采用果实本色,形状逼真。主体壶身砂泥呈冷金黄色,掺杂点点暗红砂。腹部刻行书“仙家瓜果四时同”七字。 作为文房用具的砚滴最早出现时为铜质,两晋时期烧造出青瓷砚滴,此后历代都有瓷质砚滴问世,但精美的紫砂陶质砚滴则...
宜兴窑紫砂描金彩绘天鸡尊,清乾隆,高15.5cm,口径5.5cm,足径10.5cm。 尊作天鸡驮宝瓶式,天鸡腹中空,与宝瓶的底部相通,鸡首口部有出气孔。通体以白、绿两色砂泥制成,以金彩描绘花纹。天鸡立于祥云之上,背托宝瓶,翅膀、鸡冠等部位施红彩。宝瓶上绘金彩祥云及“寿”字纹。 此尊砂泥极细,装饰华丽,是乾隆朝宫廷御用文房清供之一。
宜兴窑紫砂泥绘烹茶图六方茶壶,清乾隆,通高16.5cm,口径4cm,足径4.3cm。 壶呈六方形,小口出唇边,一侧置弯流,另一侧置曲柄。附伞形盖,盖顶置宝珠形纽。壶腹两面有委角长圆形开光,一面开光内印刻乾隆七年(1742年)御制诗“雨中烹茶泛卧游书室有作”。诗云:“溪烟山雨相空蒙,生衣独坐杨柳风。竹炉茗碗泛清濑,米家书画将无同。松风泻处生鱼眼,中冷三峡何须辨。清香仙露沁诗脾,座间不觉芳堤转。”另...
宜兴窑紫砂提梁壶,清,通高14.5cm,口径8.2cm,足径7.3cm。 壶圆形,鼓腹,平底。高架三叉提梁相交于壶体上方,曲中有直,直中有弯,勾勒婉转,信手而成。圆盖凸起,以太湖石为钮。砂泥呈黄色,质地细润。此壶提梁的造型与壶身浑然一体,使作品具有平衡性而又不失活泼。 清中期以后,提梁壶多由单提梁改为双提梁,既增加了壶的稳定性,又体现出壶形的美观。
宜兴窑紫砂御题诗山水人物纹阔底壶,清乾隆,高14.3cm,口径6.5cm,足径10.9cm。 壶口微撇,粗颈,弯流,螭龙形长柄,硕腹,阔平底。圆盖,圆钮。偏黄色砂泥。腹两面各有一长方委角式开光。一面内刻乾隆御题诗《雨中烹茶泛卧游书室有作》(原诗见《清高宗御制诗初集》卷九),句末钤“乾”(圆)、“隆”(方)篆书印章款。另一面堆绘山水人物图:密林深处细雨濛濛,一股清澈的山泉顺流而下,通向茅屋的小桥上...
宜兴窑陈殷尚款紫砂菱花式壶,清乾隆,高10cm,口径7cm,足径6.8cm。 壶菱花筋囊式,长弯流,曲柄。五出边菱花式盖,宝珠钮。底有“陈殷尚制”四字隶书印章款。深栗色砂泥,砂质极细,色调纯正。 所谓“筋囊”就是将自然界中的瓜棱、花瓣分成若干等分的出筋纹纳入精确规范的壶体设计当中。自康熙中期开始,紫砂壶的造型多取自植物、动物的自然形态,给人以优雅亲切之美感。款识中的“陈殷尚”是清初紫砂名匠,善...
紫砂描金山水方壶,清乾隆,高9cm,口径4.5cm,底径10cm。 壶方口,三弯流,蝉肩方体,下承四方折角包边足。紫色砂泥,通体金彩篆书装饰,腹一面绘金彩山水人物纹,另三面有金彩乾隆御题五言诗《雨中留余山居即景杂咏》节选:“御制雨中留余山居即景径 穿玲珑石,簷挂峥嵘泉。小许亦自佳,昨来龙井边。”足内凸印“乾隆年制”四字篆书款。 此壶的金彩御题诗文笔势古峭,布局适宜,古雅中见富丽,是御用紫砂茗壶...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