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7月24日,山东省阳谷县文物工作者在侨润街道办前杨村,对发现的一座墓葬进行了抢救性清理,发现部分珍贵文物,经初步判断为隋唐时期墓葬。 这处墓葬位于侨润街道前杨村村北1500米外的鱼塘内,当地村民在用挖掘机进行鱼塘清淤时意外将该墓葬的墓顶挖开,该县文物管理所在接到村民打来的举报电话后,立即组织人员赶赴现场进行保护性清理。 据阳谷县文物管理所副所长陈德山介绍说,该墓葬位于6米深的鱼塘底...
出土国家一级文物6件、国家二级文物6件、国家三级文物6件、一般文物10件,追回国家一级文物2件、国家二级文物1件、国家三级文物1件……日前,一批文物在庆元历史名人胡紘夫妻合葬墓中出土。市文管所称此案是我市古墓考古挖掘价值最大的一次。 工程挖出古墓穴陪葬品现场私分 离庆元县城约4公里的和山村有一所和山小学,学校边上是一片荒地,被政府征用于庆元县成人职业技术学校的建设。 ...
民警协助考古人员清理古墓 墓室内的文物清晰可见,而且都保存完好 5月11日,南平吴坍村一高速公路施工现场,发现一座北宋古墓。昨日,记者从文物部门获悉,南平市博物馆负责清理工作,墓室内的器物已经清理完毕,进入后期整理鉴定阶段。 南平市博物馆王世亮馆长告诉记者,这座墓葬建于北宋早期,为夫妻合葬墓,出土了比较多的青白瓷,在该地区同时期的墓葬中较为罕见。 陪葬物保存完好 ...
[内容摘要]5月9日,南通市崇川区北濠桥路附近一工地在进行市政工程建设时,发现了一处嵌有厚重石块的古墓。昨日下午,该古墓附近土方已经大致清理完毕,工作面积在50平方米左右,目前考古挖掘队正在对其进行整体测绘。 5月9日,南通市崇川区北濠桥路附近一工地在进行市政工程建设时,发现了一处嵌有厚重石块的古墓。经考古学家初步勘测,该古墓建成年代在明朝中后期,疑似为一夫妻合葬墓,保存程度较为完整。目前...
西安首次发现汉代“石椁墓” 为夫妻合葬墓 考古工作者近日在西安市北二环一个基建工地发掘了10座汉墓,其中在汉长安城遗址东4800米处发现两座用石块垒筑的“石椁墓”,这是西安地区的首次考古发现。从积石为椁的墓葬形制看,相当罕见,凸显了墓主人非同寻常的地位。专家推断,这是身份显贵的夫妻合葬墓。从丈夫墓中出土了一套锈迹斑斑的铁铠甲,推断墓主人生前应是...
唐奕 昨日记者从无锡市考古所获悉,考古人员近日从无锡阖闾城遗址发掘出三座唐代的夫妻合葬墓,均为船形墓。令人惊喜的是,发现其中两座船形墓中出土的墓志铭上记载着墓主人均姓吴,这意味着唐代就有吴王寿梦的长子阖闾一族的子孙重返故乡无锡,打破了原来无锡吴氏追溯至南宋的说法,将吴氏后代回到无锡的历史提前了近400年。
据新华社10月30日电甘肃兰州市和平新村最近发现一处古墓,兰州市博物馆初步判断该古墓为明代弘治年间所建,根据墓室构造情况和碑文判定,为明代夫妻合葬古墓。 据兰州市博物馆工作人员介绍,今年10月中旬,建筑工人在此打地基定桩位的时候发现古墓,相关工作人员闻讯后进行了抢救性挖掘。目前先期挖掘出土的墓葬位于该工地东南角,墓室门朝向北方,呈拱形。墓门后侧出现窑洞形状的墓身,外径高达4米,长约6米,宽约5...
黄思近侧室之墓昨天被大型吊车整体平移 昨日上午11时许,南安丰州镇后田村的金星山上,一座明代古墓室被“打包”,整体迁移至距原墓70米外的新墓坑。文物部门称,这是南安首次整体迁移数百年前的古墓,意义非凡。这座明代古墓,墓主是黄氏八世祖黄思近的侧室吴氏和杨氏。 7月7日,因政府工程用地所需,黄思近古墓被抢救性挖掘,考古人员发现在黄思近及三个妻室的墓室内,有三块墓志铭及铜镜、...
潜山县余井镇柴各村牛形组发现一夫妻合葬墓。7月1日,潜山县文物管理部门在古墓现场,根据所挖掘的文物,初步确定系南宋墓。 据了解,古墓系当地修路时发现的,文物部门在古墓内挖掘出古钱币及一些瓷碗等,具有一定的研究价值。
合葬墓内左侧有一“恩爱窗” 合葬墓内开有一扇罕见的小门,考古工作者称之为“幸福门”。 出土墓志铭 香炉与油灯 南安丰州镇后田村的金星山上,有一座气势恢弘的明代古墓,墓碑长2.26米、宽2.34米、厚0.4米,为无字墓碑。墓分内外庭,全由重达五六吨的 巨石建成。墓主的后人从族谱中知道,这是黄氏八世祖黄思近与其正室洪氏的合葬墓。黄思近...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