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考古与文献可以证实,商周青铜器上的龙纹饰是对中原地区上古文化的继承与发展,体现着鲜明的区域性特征。生物进化与历史地理的研究成果,又为商周青铜器上龙纹饰的生物原型是中华扬子鳄,提供了有力的证据。于此基础上讨论龙纹饰的文化意义,实应导源于上古四灵观念的形成。四灵作为类属之长,是各类现实动物的代表,也是人类食物的重要来源,而此正是四灵纹饰与青铜食器建立关系的根源所在。 龙纹是青铜礼器上重要的...
施劲松,男,汉族。1968年7月出生于云南省昭通市。1986年考入四川大学历史系考古专业,1993年毕业并获历史学硕士学位。1993年考入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考古系,1996年毕业并获历史学博士学位。 1996年至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考古编辑室工作, 1998年任《考古》编辑部主任,1999年任编辑室副主任,1999~2000年在丹麦哥本哈根大学考古系进行学术访问,2001年主持编辑室...
近日,《礼乐中国——湖北省博物馆藏商周青铜器特展》在俄罗斯展出,吸引了该国众多中小学生参观,当地博物馆还为此组织了一次绘画活动,将孩子们手绘的青铜器和文物展一同展出。 该展览于3月3日在俄罗斯国立普希金造型艺术博物馆开幕,将持续到4月10日。这是近10年来大型中国文物展在莫斯科的首次展出,展览展出了湖北省博物馆馆藏的116件(组)精品,包括鹿角立鹤、编磬、建鼓座等国家一级文物。普希金造型艺...
“皿方罍”什么时候才能合上这一页? “皿方罍”器身 商周青铜器的名字大多很生僻,除了大名鼎鼎的“鼎”,其它念起来都很困难,想引发热议就更难了。可近日,纽约佳士得决定将一件“皿方罍”器身上拍,此事立刻引起了藏界的高度关注。这件名字拗口的“罍”到底什么来头?原来它不是一般的青铜器,而是号称“方罍之王”的国宝重器。听到“皿方罍”,一些考古爱好者不由惊呼—— 身世和流转之谜 那么“皿方罍”或者...
商周青铜器的名字大多很生僻,除了大名鼎鼎的“鼎”,其它念起来都很困难,想引发热议就更难了。可近日,纽约佳士得决定将一件“皿方罍”器身上拍,此事立刻引起了藏界的高度关注。这件名字拗口的“罍”到底什么来头?原来它不是一般的青铜器,而是号称“方罍之王”的国宝重器。听到“皿方罍”,一些考古爱好者不由惊呼—— 身世和流转之谜 那么“皿方罍”或者“皿天方罍”是如何发现并流失,器身与盖子又是...
湖南省博物馆藏“商周青铜器”在深博展出,图为人面纹方鼎。 1月31日,深圳博物馆2013年“开年之展”湖南省博物馆藏“商周青铜器”在新馆一楼开幕。此次展览集结了湖南省博物馆藏商周时期各类青铜器珍品116件(套)。据悉,此展既是深圳博物馆跨农历春节的文物大展,也是湖南省出土青铜文物首次集中赴外省展出。 深圳博物馆副馆...
北京 贾文熙 2.目前了解国内外有彩饰的部分商周青铜器 (1)商晚期青铜爵,南阳十里庙出土,出土时腹部纹饰满填泥状物红漆。(2)商晚期青铜鼎六件,信阳罗山天湖墓地出土,纹饰填黑漆,色彩格外醒目。(3)商晚期青铜卣,信阳罗山天湖墓地出土,纹饰填黑漆。(4)周晚期青铜鬲西,平顶山应国墓地95#墓同时出土4件。鬲的沿口平宽,上有一道铭文,铭文字口深,刻道上下垂直规整,外腹壁的纹道同样...
(湖北省鄂州市博物馆) 摘要:商周青铜器的型体制作,靠的是原始机械造型,不是靠雕塑造型。商周青铜器的纹饰制作,靠的是几何造形,不是靠任意绘画技巧造形。在这些工艺的操作中,逐渐形成了规矩。按规矩制作出来的范就是规范,即当今“规范”一词的原型及原意。按规矩制作出的青铜器纹饰,属于规范纹饰。只要掌握规矩,虽隔千里可制作出相同的青铜器。这种按规矩操作的工艺思想,一直被延续至今,并...
中国古代青铜器在二里头文化时期之后,主要是铜与锡或铅(或锡铅)的合金。而近年来研究表明,多元青铜实际上一直存在。目前在二里头、甘肃四坝文化、新疆东部等地还发现了含砷(超过2%)青铜器,表明中国古代青铜器合金的多元性。 二里头文化之后,青铜器所需合金都是经过人为有意配置而成。在精炼青铜过程中,调剂加入锡、铅配置青铜合金。对青铜器合金进行分类主要分为锡青铜、铅青铜、铜锡铅三元青铜,锡铅含量均低于...
商周时期青铜器数量多,器物精,形成了举世瞩目的青铜文明。人类物质文化史的金属时代是从冶炼铜与铸造铜器开始的,而青铜器的铸造对于人类从原始状态走向文明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中国古代青铜器的铸造技术是上古文明中最突出的技术成就之一。中国青铜工艺有着自己独特的渊源与风格,在合金成分、铸造手段、造型技术等方面表现出独有特性。其本身所反映出的工艺特色,又可以作为青铜器分期断代的依据之一。 商周时期的青铜器铸...
湖南省博物馆和华美协进社中国美术馆(China Institute Gallery)联合主办的“长江沿岸——湖南商周青铜器展”自今年2月1日起在纽约正式开放,展出4个月以来引起了美国公众的强烈反响。 2011年6月3日,极具国际影响力的美国《纽约时报》(New York Times)在“艺术评论”(Art in View)版...
经过一年多的专业考察、专家鉴定和多方论证,苏州博物馆成功征集14件商周青铜器。日前,这批文物已经正式入藏,成为苏博馆藏的重要组成部分。 14件青铜器从器型种类到纹饰铭文都各具特色,包括鼎、簋、爵、觚、卣、觯等典型青铜器皿,8件铸有铭文,其中口径22厘米、高16厘米的西周中期“公丰父”簋器形最大,铭文最多,24字内底铭文精彩优美,主要记录了这件器物的铸造经历。另外,“父甲”铭文和“贮”字铭文的各类器...
经过一年多的专业考察、专家鉴定和多方论证,苏州博物馆成功征集14件商周青铜器。日前,这批文物已经正式入藏,成为苏博馆藏的重要组成部分。 “父甲”带把觯 “公丰父”簋 14件青铜器从器型种类到纹饰铭文都各具特色,包括鼎、簋、爵、觚、卣、觯等典型青铜器皿,8件铸有铭文,其中口径22厘米、高16厘米的西周中期“公丰父&rdqu...
12日,由省博物馆与河南博物院联手主办的《礼仪之邦―――夏商周文物展》将在省博物馆举行。所展出的84件(套)共162件珍贵文物,于昨晚安全抵达省博物馆。据省博物馆馆长丘刚介绍,此次展览分为:青铜文明、“器以藏礼”、“脩我戈矛,与子同仇”,以及食、衣、住、行等部分,以文物和图片相互结合的形式,不同侧面向观众们展示夏商周时期的社会生活、礼乐制度及文化面貌...
.h1 { FONT-WEIGHT: bold; TEXT-JUSTIFY: inter-ideograph; FONT-SIZE: 22pt; MARGIN: 17pt 0cm 16.5pt; LINE-HEIGHT: 240%; TEXT-ALIGN: justify } .h2 { FONT-WEIGHT: bold; TEXT-JUSTIFY: inter-ideograph; FON...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