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2016年4月21日(星期四)上午,商丘柘城县文物管理局在县文化馆会议室召开了全县文物工作会议,参加会议的有各乡(镇)文化服务中心主任,各级文物保护单位的业余文物保护员以及县博物馆的全体工作人员。参加这次会议的领导还有商丘市文物管理局局长刘昭允,柘城县副县长赵来霞,宣传部副部长张培新,文化局党组书记刘子书,文化局副主任科员鲍建华,博物馆馆长张天军。 本次会议的主要内容有以下几点: 文化局党组书...
近日,中国侨联正式确认全国27个单位和机构为“中国华侨国际文化交流基地”,商丘古城榜上有名。 中国华侨国际文化交流基地是侨联组织对承载中华文化、富有侨的特色、广大侨胞向往、社会广泛好评,旨在弘扬中华优秀文化、促进中外文化交流的各类文化场所等所予以确认的展示窗口,是侨联组织整合社会资源、推进优势互补、合力开展海内外文化交流活动的重要平台。 随着商丘市对外开放程度的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海外侨胞、宗...
近日,从省会郑州传来喜讯,商丘市睢县平岗镇无忧寺塔入选河南省第七批文物保护单位。 无忧寺塔位于睢县平岗镇西2公里处,现存为三级楼阁式砖塔,每级有相对的两个门,无门者面饰有菱形砖雕假门、佛像塔。转角处为圆形擎檐柱,檐下有斗拱,用迭涩砖垒砌。檐上为反迭涩砖垒砌,翼角翘起,塔内梯形空心室,可盘旋而上;其建筑艺术有较高的研究价值。 自第七批省文物保护单位征集工作开展以来,睢县文物保护部门积极进行筛选,...
村民们发现的“表坊” 建于清代 “表坊”已近200年历史 刘楼村村民把这块躺在黄土中的石质建筑称为“贞节牌坊”。但从外观上看,这座石质建筑更类似于石碑,而不是通常所见的牌坊。 昨日上午,在刘楼村村民的引领下,记者见到了这座位于村东头的古代建筑。现场测量,“石碑”基座完好,长1.76米,宽1米,厚0.27米。碑身高1.56米,宽1.38米,厚0.35米,已与基座脱离,倒卧在土中,正面朝下,仅露...
近日,河南省第七批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公布,商丘市包括十里庙遗址在内的12处文物古迹入选。至此,商丘市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达55处。 第七批省级重点文物保护申报工作自2012年正式启动以来,商丘市共遴选推荐了34处有较高历史、艺术、科学价值的文物古迹申报第七批省保单位。此次名单的公布,意味着商丘市又有12处不可移动文物被纳入省政府的保护范围,文物价值和保护级别得到充分认可和提高,为进一步深入...
11月8日下午3时,睢县民俗摄影协会在睢县博物馆(袁家山)举行了“记录文化遗产摄影研讨基地”挂牌仪式。并围绕“发扬县域内文物资源宣传保护及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这一主题开展了座谈工作。 民俗摄影是突出以民俗为特点、以塑造出多方位、多角度来筛选提炼专项题目的新型摄影门类。倡导摄影者沿着某一民族题材的深入发掘和完整剖析。让民俗摄影者深入生活、深挖素材,系列完整地去反映民俗事象。是一项多元化与区域化共存...
这座明代归德府夫妻合葬墓的考古发掘,对研究豫东地区的墓葬形制和葬俗等都很有价值和意义。 11月3日,记者在正在建设中的汉梁文化公园内看到,考古工作者发掘出了一座古墓葬,文物部门初步判定为一座明代归德府的夫妻合葬墓。 今年5月下旬,我市文物部门配合汉梁文化公园建设,发现了这座砖石结构的墓葬。10月12日至今,市文物局、市文物工作队、睢阳区文物局三家联合对此进行了考古发掘。这座墓葬的地点位于睢阳区...
日前,来自河南省商丘市的颜世林、李峰等13名油画家,结束了为期两天的“文化睢县·抒写水城”著名油画家中原水城之行,陆续踏上归程。 油画家们参观了北湖襄园等景区,对睢县的旅游发展和文物保护工作给予了很高的评价。尤其是袁家山这座全国罕见的明代船型建筑,使他们流连忘返、纷纷用画笔描绘了其深刻印象和喜爱之情。 睢县籍画家常山如是说,袁家山在过去的记忆中,一直是脏乱差的地方,四周是商铺、民房,几乎看不到...
记者近日获悉,经河南商丘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商丘日报报业集团、商丘市旅游局、中国艺术书画研究院研究决定的“弘扬传统艺术,营造人文商丘”商丘书画艺术北京展活动将全面启动,展览活动定于今年 6月27日至30日在北京军事博物馆举办。 据记者了解,此次活动是为深入落实党的十八大会议精神、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展现商丘“商之源”魅力,借助书...
位于商丘市睢县西南45里的后台乡阎庄村的圣寿寺塔,始建于宋代,距今已有1000多年历史。经记者多方采访考证,圣寿寺塔是目前商丘市现存最古老的地面文物古迹。 商丘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历史遗存也星罗棋布,目前我市现存最古老的文物古迹是哪一个,距今已有多少个春秋?想必也是众多商丘人所关心的一个话题。近几天来,记者就这个问题进行了采访和多方考证。前天,市文物局局长刘昭允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我市...
2015年3月18日,2015年全市文物工作会议在新城国际大酒店3楼会议室隆重召开。参加会议的有商丘各县区文物局长、文广新局分管副局长、博物馆馆长、文物工作队队长以及普查办主任等负责人,会议的主要内容是总结全市2014年的文物工作,表彰先进,安排部署2015年文物工作。 在过去的一年里,全市文物系统认真学习贯彻十八大精神,努力拼搏、狠抓落实、不断创新、克难攻坚,全市文物工作取得了繁荣发展的局...
2月3日下午,商丘历代古城遗址保护与利用规划评审会在北京建银饭店举行。商丘市委副书记、代市长李公乐,市领导王仲田、朱明伦出席。 为充分挖掘商丘古城深厚的历史文化资源、打造商丘古城文化旅游产业大格局、拉动商丘第三产业快速发展,市政府启动建设以古城为核心、辐射周边45平方公里的文化产业园区,于2014年委托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和中国对外建筑有限公司城市建设规划设计院着手编制《商丘历代古城遗址保护...
王蔚波先生亲临睢县博物馆拍摄指导 徐泽源 摄 日前,河南商丘睢县博物馆通过文物摄影、数据汇总、录入上报等各项工作,已圆满完成“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信息化任务。 特别是睢县博物馆紧密结合“三区”人才支持计划,作为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受援单位,还聘请了该院专家王蔚波先生亲临现场拍摄指导,为这项工作保质保量的顺利开展奠定了基础,同时也是对睢县文物建档与研究等方面的一次促进和提升。 ...
16日,了解到,为了防止拆迁改造过程中产生的大量建筑垃圾污染环境,商丘旭龙再生资源有限公司引进大型建筑垃圾粉碎机,对商丘古城棚户区改造过程中产生的建筑垃圾进行粉碎,变成可再生的建筑材料,实现了循环再利用。 目前,商丘古城棚户区改造房屋征收工作正有序推进。昨日下午,在商丘古城小隅首,记者看到,旭龙再生资源有限公司的一台大型机器前停着铲车、推土机以及十几辆全新的渣土车。经粉碎后,建筑垃圾变成了...
墓中发现的瓷器 近日,河南省商丘市睢县城郊乡村民在起坟时,发现一处明代尚书墓残留。目前,已出土一块墓志铭石碑及若干瓷器。 现场一块已经出土的石碑的背面刻有“大明少保李恭敏之墓”的字样。睢县博物馆馆长焦凯亮介绍,目前之所以叫残留,是因为目前还没发现墓室。 “目前已经确定,这座古墓的主人是明代一位尚书的墓室,属于正二品官员。这处古墓残留,对研究明代高官的墓葬、样式及本人生平,具...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