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3月12日,在我国第31个植树节之际,陕西省委常委、省纪委书记郭永平,省委常委、西安市委书记孙清云,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黄玮,副省长姚引良,省政协副主席王晓安,省军区副司令员黄呈洲等,在西安唐大明宫国家遗址公园与省级机关干部职工、部队官兵近千人一起参加“万木万世万众心·大树大绿大明宫”唐大明宫国家遗址公园义务植树活动。 在植树现场,省市、省军区领导和社会各界代表兴...
记者从陕西文物部门获悉,继唐大明宫规模最大的门址——丹凤门遗址被发现之后,考古工作者近日又在其南宫城墙沿线发现三座城门遗址,分别位居大明宫正门丹凤门遗址的左右两侧。有关专家称,文献中记载唐大明宫共有十一座城门,截止目前,已发现了十座城门的遗址。 大明宫遗址位于西安市城区的北郊,是唐初规模较大的一座皇宫。初建于唐太宗贞观八年(公元六三四年),名永安宫,是唐太宗李世民为太上皇李渊避暑而建的夏宫。贞观...
日前,经过2010年上海世博会国际遴选委员会投票选举,西安唐大明宫国家遗址公园项目在全球五大洲87个城市和地区报送的百余个项目中脱颖而出,入选 2010年上海世博会城市最佳实践区,标志着西安市在大遗址保护方面取得的成就已得到国际社会的普遍认可。 唐大明宫遗址区保护改造项目将以“城市最佳实践区参展案例”参加2010年上海世博会,这也是此次上海世博会唯一入选的大遗址保护案例。...
唐大明宫西宫墙的确切位置终于确定了,其厚度至少12米;我市南郊发现的元代官员马车,活灵活现制作精益求精;黄河改道致使陕西和山西黄河两岸的居民常闹地界纠纷,清朝政府仔细考证丈量秉公划分两省地界,这些事迹全部刻记于刚刚发现的黄河地界碑上。这是记者昨天从省、市文物部门获悉的最新考古发现成果。 大明宫西宫墙究竟身在何处? 近日,我市文物人员对大明宫麟德殿遗址的一段宫墙进行了局部发掘。通过对麟德殿遗址宫...
8月3日,“唐大明宫国家大遗址保护展示示范园区暨遗址公园总体规划专家论证会”在西安召开,国家文物局相关负责人和历史、考古、文物保护及建筑领域的专家出席会议。会议通过了《唐大明宫国家大遗址保护展示示范园区暨遗址公园总体规划》。 论证会上,与会专家学者本着对历史负责、对人民负责、对世界遗产负责的精神和审慎的态度,对该规划方案进行了细致严谨的论证,最后一致通过了大明宫国家遗址公...
西安唐大明宫遗址是我国历史悠久、保护比较完整的皇宫遗址。前日,陕西省文物局在京宣布,唐大明宫遗址将建成国家级遗址公园,并公布了规划大纲。其中殿前区、宫殿区、宫苑区成为主体部分,遗址公园将于2010年向公众开放。 唐大明宫遗址是国务院公布的首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也是丝绸之路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西安市文物局副局长孙福喜告诉记者,在对大明宫遗址进一步发掘的同时,大明宫遗址将建成一国家级...
4月5日,“西安·唐大明宫遗址保护展示示范园区暨大明宫国家遗址公园丹风门遗址、御道遗址、宫墙遗址展示设计方案国际竞赛”正式启动,西安曲江新区管委会、市文物局、市规划局、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相关领导、专家分别介绍了项目情况和竞赛要求。 西安市文物局副局长孙福喜说,大明宫遗址区保护改造项目是国家“十一五”大遗址保护的重点工程。经过大量艰苦细致的准...
2月14日,西安大明宫遗址区保护改造办公室与西安十九粮油、家豪实业公司两家单位正式签署拆迁补偿协议,协议拆迁面积近6万平方米,标志着大明宫遗址保护改造工程有了实质性进展。 西安唐大明宫遗址区保护改造项目是国家“十一五”大遗址保护改造重点工程,环境改造涉及拆迁面积达800万平方米,其中包括260万平方米的棚户区拆迁、17个城中村改造拆迁,拆迁共涉及该地区的15万居民。今年,...
新华网西安7月17日专电(记者 冯国)为配合陕西唐大明宫含元殿御道保护工程建设,考古人员日前在百官上朝的含元殿南百米处发现了唐代渠道、桥梁、道路等遗址,因新发现遗址与含元殿及其朝堂的重要关联性,为人们进一步认识唐代大明宫、中国古代宫殿制度史等提供了重要资料。 据介绍,新发现的唐代殿前 渠道位于含元殿遗址土台以南130米处,东西走向,已探知长度为400余米。从部分试掘区看,渠道在唐代时南北宽约4...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