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昨天,市民牛先生和袁女士经过维扬路翠岗中学对面时,在一块农田附近发现了一块石头,上面密密麻麻全是字,根据文字推断,这块石头很可能是唐代墓碑。于是,他们迅速向我市文物部门报告。 考古人员闻讯后立即赶至现场,可惜,墓碑旁边并没发现古墓葬踪迹。考古人员发现,原来,此前有农民发现这方墓碑后,把它放在河边当垫脚石。考古人员初步辨别了墓志铭上面的文字后,确认这是唐代墓志,墓主人姓彭,死亡时间为咸通七年...
内蒙古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所日前公布2014年度重要考古发现时称,考古人员在位于呼和浩特市境内的盛乐古城周边新发现95座战国至唐代墓葬。 内蒙古文物考古部门自1997年开始对盛乐古城遗址以及周边的墓葬进行抢救性考古发掘和清理工作。2014年度发掘95座墓葬,其中,战国时期67座,汉代2座,唐代26座,出土各类遗物百余件。 新发现的战国墓葬均为方形竖穴土坑墓,部分墓葬带有头龛和头箱,有棺椁葬具,葬...
重庆三峡库区丰都赤溪遗址群近日进行了考古发掘工作,发现了峡江地区比较罕见的唐代墓葬。 重庆市文化遗产院考古专家介绍,丰都赤溪遗址群为三峡库区消落带考古发掘项目,由赤溪遗址、赤溪墓群和溪嘴墓群组成。抢救性考古发掘中,赤溪遗址发掘1100平方米,清理汉至唐宋时期的各类遗迹45座;赤溪墓群发掘300平方米,清理东汉至六朝时期墓葬3座;溪嘴墓群发掘300平方米,清理东汉至六朝时期墓葬4座。 文化遗存主...
近日,市博物馆接到开发区一位谢姓村民反映,称在取土时发现一座古墓,市博物馆当即组织人员前往调查。经调查,该墓葬是一座由多块天然巨石垒砌构成的东西向石室墓,墓穴空间不大。因长期风化作用及雨水剥蚀的影响,墓葬保存状况不佳,未见葬具及骨骼。 这处新发现的墓葬位于市开发区中云街道大炮台训练场东北约200米左右的半山腰之上。墓室东西长315厘米、南北宽120厘米。仅北壁和西壁保存原状,东壁与南壁以及...
据陕西省考古研究院透露,今年3月开始,考古人员对西安市南郊的一座拥有5个天井的唐代壁画墓进行考古发掘,出土墓志表明墓主人是唐代以《五牛图》闻名于世的著名画家韩滉的父母韩休与柳氏的合葬之墓。该墓的巨幅山水图是目前发现的唐代墓葬里幅面最大、最完整的一幅山水画。 据了解,此次发现的韩休墓巨幅山水图是独立的整幅山水画,尤其构图非常有意思,它没有中心点,构图布局和现代山水构图布局不相同,基本上可以说...
唐代壁画墓局部画面 资料图片 日前从陕西省考古研究院获悉,今年3月开始,考古人员对西安市南郊的一座拥有5个天井的唐代壁画墓进行考古发掘,出土墓志表明墓主人是唐代以《五牛图》闻名于世的著名画家韩滉的父母韩休与柳氏的合葬之墓。该墓的巨幅山水图是目前发现的唐代墓葬里幅面最大、最完整的一幅山水画。 据主持考古发掘的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副研究员刘呆运介绍,这座唐代壁画墓位于西安市长安区大兆街办郭...
唐代壁画墓局部画面 资料图片 本报西安11月23日电 记者杨永林、张哲浩日前从陕西省考古研究院获悉,今年3月开始,考古人员对西安市南郊的一座拥有5个天井的唐代壁画墓进行考古发掘,出土墓志表明墓主人是唐代以《五牛图》闻名于世的著名画家韩滉的父母韩休与柳氏的合葬之墓。该墓的巨幅山水图是目前发现的唐代墓葬里幅面最大、最完整的一幅山水画。 据主持考古发掘的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副研究员刘呆运介绍,这座唐代壁...
17日,记者从内蒙古文物考古研究所获悉,从今年4月至今,该所与相关单位在北魏重要都城——盛乐古城周边新发现60多座战国墓葬。 资料显示,盛乐古城是拓跋鲜卑代政权时期的北都,位于今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和林格尔县。盛乐古城所在的这一区域,战国属云中郡管辖,汉代为定襄郡成乐县,北魏时为盛乐都,唐代为单于大都护府,辽金元为振武县。 据悉,新发现的60多座墓葬中,战国时期墓葬44座,汉代2座,唐...
8月14日,在黄骅市205国道和学院路附近的一个施工现场,建设工人在施工作业时发现了一座古墓葬。接到报告后,黄骅市博物馆联合山西大学,立即赶到现场对该墓进行抢救性发掘。经发掘发现该墓葬为竖穴砖室结构,长 3.35米 ,宽 1.35米 ,清理出灰陶罐一个、骨架一具,初步推断为唐代墓葬。该古墓葬的发现,对于研究黄骅当地的历史文化具有一定的意义。
固原博物馆馆长魏瑾日前代表博物馆高兴地接受了已故国际友人、美国唐研究基金会创办人罗杰伟委托友人捐赠的5盒完整的唐代墓志,有关部门专门为此举行了捐赠仪式。 唐研究基金会是美国电脑天才罗杰伟于1991年在芝加哥创办的。其宗旨是支持、鼓励和促进中美两国的学者对中国古代文化特别是唐代文化的研究,帮助美国人民特别是美国青年学生加深对中国文化的了解,鼓励中国学者特别是中国大陆地区的专家学者对唐代文化进...
记者昨日从巩义市文物和旅游局获悉,近日,为配合巩义正和·紫荆尚城项目建设,该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对其钻探发现的一处墓葬群进行了发掘,共发掘唐墓30座,出土文物100多件(套)。 据介绍,这些出土文物包括方形瑞兽葡萄镜、“安史之乱”时期史思明发行的“顺天元宝”铜钱、白瓷枕、白瓷罐、白瓷碗以及镇墓兽、天王俑、侍女俑、动物俑等,具有重要的历史和文物价值。专业人士认为,这些出土文物丰富了巩义地区唐代墓葬的考...
近日,汾阳市三泉镇北榆苑村一砖厂农民在取土时,发现一唐代墓志铭,现收藏于汾阳市博物馆。 出土的《田君墓志》墓主人为武则天大周时期西河郡人。据有关专家介绍,这是目前为止汾阳市出现田子方后裔的最早记载。田子方为战国初期魏国大夫,是孔子弟子子贡的学生。
近日,在三门峡市区发掘出了一处墓葬群,现场出土陶壶、铜镜等文物近百件。据考古人员称,该墓葬群包括11座墓穴,均属晚唐时期,距今1000余年。 三门峡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副所长郑立超告诉记者,该墓葬群是在对某在建小区进行考古勘察时发现的,发现的11座墓穴,为南北走向,由台阶式墓道和土洞墓室构成,带一至两个天井,现场出土了陶壶、铜镜、铜簪、瓷碗等近百件珍贵文物。 “从墓葬形制和出土器物判断...
近日,北京房山发现大型唐代墓葬。6月22日,墓葬主人正式确定为唐代幽州节度使刘济夫妇合葬墓。刘济是当时该地区的最高长官,被其儿子毒死后安葬在此地。北京市文物局表示,将对其遗址进行原地保护;文物专家表示,该墓地有很多疑点有待进一步论证。图为出土的精美瓷器。中新社发 崔楠 摄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