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9月19日至21日,“太和·世界古代文明保护论坛”在故宫博物院召开。本次论坛由外交部、文化部、新华通讯社、国家文物局支持举办,故宫博物院、北京故宫文物保护基金会主办,中国考古学会、中国文物学会、新华社国家高端智库协办。来自阿富汗、玻利维亚、柬埔寨、中国、埃及、埃塞俄比亚、希腊、印度、伊朗、伊拉克、以色列、意大利、黎巴嫩、墨西哥、巴基斯坦、秘鲁、斯里兰卡、苏丹、叙利亚、突尼斯、土耳其等21个国家,以...
作者:单霁翔(故宫博物院院长) 编者按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不仅为沿线近300座历史城镇、200余项世界遗产的保护和发展带来机遇,也为沿线国家的文明交流创造了新的平台。 意大利密特拉神像 李韵摄/光明图片 当前,世界各地的文化遗产保护面临着环境退化、战争与恐怖主义破坏、非法盗掘、过度旅游、快速城镇化等问题的威胁,亟须开展合作,共同应对挑...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不仅为沿线近300座历史城镇、200余项世界遗产的保护和发展带来机遇,也为沿线国家的文明交流创造了新的平台。 意大利密特拉神像 李韵摄/光明图片 当前,世界各地的文化遗产保护面临着环境退化、战争与恐怖主义破坏、非法盗掘、过度旅游、快速城镇化等问题的威胁,亟须开展合作,共同应对挑战。中国作为一个遗产大国和负责任的大国,必将在其中...
制图张园 站在古城遗址上,虽然已无法感受昔日地上宫殿的辉煌,以及城内可通船的壮阔场面,但却不妨碍你的无限遐想……看着正在复建的太原明县城,以及在旧址上拔地而起的新城墙,昔日的历史和场景似乎就在眼前——在古城街道上悠闲的人们,有着高鼻梁、蓝眼睛的带着满车的货物远道而来做生意的“外国人”,或许还有那战火纷飞诸侯争霸的厮杀场景……晋阳古城给了我们畅想的空间。 2010年10月,国家文物局公布...
10月20日,在故宫博物院举办的“世界古代文明保护论坛”上,中国、埃及、希腊、印度、伊朗、伊拉克、意大利、墨西哥等8个文明古国的考古学家、历史学家和博物馆学者,共同发起了旨在促进人类文明保护与发展《太和宣言》。单霁翔表示,发起《太和宣言》的一个重要目的,就是让文明古国联合起来,让过去遭掠夺流失的文物早些回家。文物是人类文明的历史记忆,就像陈设在故宫太和殿里的文物一样,只有存在于归属地和原始环境中才...
10月20日,来自印度、伊朗、伊拉克、希腊、埃及等国的文博专家不约而同在的北京“世界古代文明保护论坛”上呼吁,加强国际组织合作,追讨各文明古国的“流失文物”。 伊拉克文化、旅游和文物部总督察阿里·哈米德·阿尔舒克力提到,伊拉克现在已经建立了隶属于内政部的国家文物保护中心,但国内文物的非法盗掘和买卖十分猖獗。他建议能建立国际性的文物认证中心,规范世界拍卖行的交易以及建立文物信息的互联网,同...
世界古代文明保护论坛 “我们众多文明古国,都有着文物流失国外的历史,衷心希望能够通过文明古国集体的力量,使这些漂泊异国的文物能够早日回家。”故宫博物院院长单霁翔在19日的“世界古代文明保护论坛”开幕致辞中说。 由故宫博物院、北京故宫文物保护基金会主办的“世界古代文明保护论坛”19日在北京开幕。来自国际文物保护与修复研究中心、国际博物馆协会、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3个国际组织,与中国、埃及、...
2016年9月8上午会议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赵春青研究员主持,出席会议的嘉宾有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夏商周考古研究室许宏主任,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魏兴涛副院长,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夏商研究室樊温泉主任,新密市文化广播电视旅游局张银灿局长,南京大学考古实习队黄建秋教授、吴桂兵副教授,郑州大学历史与考古学院张国硕教授,河南大学历史与文化学院张立东副教授,新密市溱洧文化学会郑观洲会长,以及南京大...
袁广阔,男,汉族。1963年1月出生于河南镇平县,现为首都师范大学历史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中国古代文明的起源与国家的形成。已出版专著4部,发表论文30余篇。 1考古工作 自1986年以来,在河南先后主持发掘的重要遗址有汝州煤山、南阳叶胡桥、汝州洪山庙、伊川南寨、辉县孟庄、焦作府城、固始高墩等,其中一些为重大考古发现。 1、1989年,在汝州洪山庙发现仰韶文化最大的瓮棺...
中共莒县县委副书记、县长孟青和中国考古学会理事长、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所长王巍为“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鲁南古代文明研究基地”揭牌 12月10日,“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鲁东南古代文明研究基地”揭牌仪式在莒县隆重举行,莒县县委副书记、县长孟青和中国考古学会理事长、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所长王巍参加揭牌仪式并致辞。 据了解,莒文化秉承东夷文化的精华,有着数十万年的发展史。远古莒人在这里...
1921年,仰韶村遗址的发现和发掘,确立了“仰韶文化”,这也是中国新石器文化研究的开端,标志着中国近代考古学的诞生。纵贯两千年,仰韶文化形成了一个极为稳定的核心区域,深深影响着中华文明的起源、形成和发展进程。 近年来,随着河南灵宝西坡遗址、陕西高陵杨官寨遗址等重大考古发现的问世,有关仰韶文化的研究不断走向深入,对仰韶文化在中华文明起源中的地位和作用的认识也在不断深化。围绕相关问题,记者采访了中国...
3月7日,温州博物馆在一楼多功能报告厅开展《丝绸之路与新疆古代文明》讲座,特别邀请新疆博物馆馆长、中国敦煌吐鲁番学会理事侯世新主讲。 讲座从新疆的地理概貌和气候条件、丝绸之路上的考古发掘和文物概况、语言文字的多样化以及多种宗教文化并存的局面等4个方面对丝绸之路和古代新疆文明进行介绍,并详细讲解了部分出土文物的典故出处及其重要文化价值。讲座内容丰富有趣,向听众展示了一个多民族居住、多种宗教并存、文...
众多曾经辉煌繁盛的古代文明,包括古埃及、美索不达米亚、古希腊等,就其物质文化的发展阶段来说,都处于青铜时代范围。中国的古代文明也是这样。无怪乎一些著名历史学家、考古学家把他们论说中国古代历史文化的著作冠名为“青铜时代”。 说起青铜时代,使我们立即联想到古代文明。确实,众多曾经辉煌繁盛的古代文明,包括古埃及、美索不达米亚、古希腊等,就其物质文化的发展阶段来说,都处于青铜时代范围。中国的古代文...
说起青铜时代,使我们立即联想到古代文明。确实,众多曾经辉煌繁盛的古代文明,包括古埃及、美索不达米亚、古希腊等,就其物质文化的发展阶段来说,都处于青铜时代范围。中国的古代文明也是这样。无怪乎一些著名历史学家、考古学家把他们论说中国古代历史文化的著作冠名为“青铜时代”,例如郭沫若先生的《青铜时代》、张光直先生的《中国青铜时代》。不过,关于中国的青铜时代与古代文明,还有不少问题,这里只举出几点。 ...
由黑龙江省文化厅主办、黑龙江省博物馆承办的“白山·黑水·海东青——黑龙江古代文明之光”精品展近日在黑龙江省博物馆开幕。该展是为纪念金中都(现北京)建都860周年而制作的纪念展览,于2013年9月17日在首都博物馆展览半年后,今年3月撤展回到黑龙江省博物馆重新布展。 展览选取了256件(套)珍贵文物,80%以上为3级文物,包括金银器、玉器、瓷器、铁器、石器等。在这些文物中不但有象征女真族进取精神的...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